【医学类职业资格】重症医学-14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重症医学-1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重症医学-14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重症医学-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因有(分数:2.00)A.心源性猝死B.脑源性猝死C.肺源性猝死D.代谢性猝死E.以上都是2.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分数:2.00)A.心房颤动B.心动过速C.心室颤动D.肺炎E.心力衰竭3.呼吸骤停的原因是(分数:2.00)A.创伤B.会厌炎C.心肌梗死D.卒中E.以上都是4.心搏骤停的心电图类型包括(分数:2.00)A.心室颤动B.无脉搏性心动过速C.心室停搏D.无脉搏性电活动E.以上都是5.2010AHA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对婴儿及青春期前
2、儿童患者实施双人心肺复苏(CPR),其按压:呼吸比例为(分数:2.00)A.30:2B.20:2C.15:2D.3:1E.30:16.CPR 中,成年人除颤采用双相波及单相波除颤时其能量分别为(分数:2.00)A.150200J,300JB.200J,360JC.120J,300JD.120J,360JE.50100J,360J7.心肺脑复苏是指(分数:2.00)A.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B.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尤其是脑保护措施C.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尤其是脑保护措施及脑复苏措施D.维持充分的脑灌注、维持正常的 PaCO2E.轻度低温疗法8.生存链环
3、节中,哪项为抢救患者生命中的关键一环(分数:2.00)A.早期识别B.早期电除颤C.早期心肺复苏D.早期启动急救医疗体系E.早期高级生命支持9.心肺脑复苏中长期生命支持中的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自主循环恢复后的体温管理B.呼吸管理、血流动力学支持C.抽搐及肌阵挛的控制D.肾衰竭的预防及内环境稳定的维持E.以上都不是 A2 型题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发呼吸、心搏骤停,经积极 CPR 后心电监护示“室颤”,应如何处理(分数:2.00)A.口对口人工呼吸B.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C.非同步直流电除颤D.同步直流量除颤E.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双相截指数波 120J11.心肺复苏的四项
4、基本技术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口对口人工呼吸B.胸外心脏按压C.体外电击除颤D.肾上腺素药物的应用E.经鼻气管插管12.目前脑复苏的治疗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加强呼吸、循环支持B.调节内环境和代谢紊乱C.保证脑的血供和氧供D.提高脑细胞代谢E.减轻脑水肿,控制颅内压13.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需血液循环停止时间是(分数:2.00)A.20 秒左右B.2 分钟左右C.5 分钟内D.58 分钟E.1013 分钟14.全脑停循环后的血流灌注分为 3 个阶段为(分数:2.00)A.无血流灌注期、脑充血期、低灌注期B.昏迷期、脑充血期、低灌注期C.无血流灌注期、昏睡期、昏迷期D
5、.嗜睡期、昏睡期、昏迷期E.昏迷期、脑充血期、脑死亡期15.在心脏恢复搏动,恢复脑血流灌注后出现再氧合损害包括 A.ATP-依赖性 Na+-K+泵功能障碍,细胞膜除极化 B.谷氨酸释放,经 NMDA 受体介导,造成兴奋性损伤 C.铁离子、氧自由基、NO、儿茶酚胺、氨基酸等释放以及钙移位 D.激活一系列第二信使,增加钙通透性和谷氨酸释放,从而扩大损伤 E.与线粒体呼吸链相互作用,而增加氧自由基的形成(分数:2.00)A.B.C.D.E.16.脑死亡出现功能不可逆性丧失的部位是(分数:2.00)A.全脑B.大脑皮质C.脑桥D.中脑E.延髓17.国际上通用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计分系统评估脑复苏
6、结局,可划分为 5 级。其中属于良好神经学结局的是(分数:2.00)A.1、2 级B.2、3 级C.3、4 级D.4、5 级E.1、5 级二、A2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患者男性,80 岁,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合理的诊断是(分数:2.00)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心搏骤停D.昏迷E.颅内高压19.患者男性,82 岁,原有冠心病,胸闷 1 小时,就诊时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为明确诊断合理的检查是 A胸部 X 线片 B心电图 C血气分析 E心脏 B 超 F电解质 (分数:2.00)A.B.
7、C.D.E.20.患者男性,76 岁,在门诊就诊时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行 CPR,衡量胸外按压有效的标志中,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摸到颈动脉搏动B.口唇发绀减轻C.收缩压在 80mmHg 以上D.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E.偶尔出现自主呼吸动作21.全脑循环停止后的血流灌注分为 3 个阶段,错误的是(分数:2.00)A.无灌注期B.脑充血期C.低灌注期D.昏迷期E.以上均错误22.全脑循环停止无灌注期病理生理改变错误的是 A.ATP-依赖性 Na+-K+泵功能障碍,细胞膜除极化 B.谷氨酸释放,经 NMDA 受体介导,造成兴奋性损伤 C.钠离子内流,细胞钠水平增高 D.激活
8、一系列第二信使,增加钙通透性和谷氨酸释放,从而扩大损伤 E.与线粒体呼吸链相互作用,而增加氧自由基的形成(分数:2.00)A.B.C.D.E.23.临床上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发生脑缺血 46 分钟后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病变,究其原因主要与脑再灌缺失有关,其再灌注缺乏的原因笪误的是(分数:2.00)A.颅内压增高B.血-脑屏障的破坏C.脑血管内微小物质沉积及脑缺氧改变D.钙代谢失调E.以上都不正确三、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患者男性,74 岁。因“胸闷、胸痛 4 小时”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入院时查心电图示胸前导联 ST 段明显抬高,抽血检查示肌钙蛋白阳性。(分数:1
9、0.00)(1).患者目前诊断为(分数:2.00)A.稳定性心绞痛。B.不稳定性心绞痛C.非 ST 抬性心肌梗死D.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E.急性心肌炎(2).现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考虑首选使用(分数:2.00)A.外周静脉穿刺B.中心静脉穿刺C.胸外心脏按压D.气管插管E.大量补液(3).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需进行(分数:2.00)A.中止胸外心脏按压B.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C.非同步直流电除颤D.同步直流量除复律E.立即安置心脏起搏器(4).电除颤后转为窦性心律,但几分钟左右又反复出现室颤,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首选(分数:2.00)A.奎尼丁B.维拉帕米C.胺碘酮D.补钾E.
10、异丙肾上腺素(5).首次使用剂量(分数:2.00)A.150mgB.300mgC.10mgD.1200mgE.随意四、B 型题(总题数:3,分数:25.00) A.张力性气胸 B.心室颤动 C.脑出血 D.暴发性重症胰腺炎 E.高血钾(分数:10.00)(1).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分数:2.00)A.B.C.D.E.(2).导致肺源性猝死的原因(分数:2.00)A.B.C.D.E.(3).导致脑源性猝死的原因(分数:2.00)A.B.C.D.E.(4).导致胰源性猝死的原因(分数:2.00)A.B.C.D.E.(5).导致代谢性猝死的原因(分数:2.00)A.B.C.D.E. A.心肺复苏
11、B.心肺脑复苏 C.胸外按压原理 D.电除颤原理 E.脑复苏治疗原则(分数:10.00)(1).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是(分数:2.00)A.B.C.D.E.(2).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尤其是脑保护措施及脑复苏措施是(分数:2.00)A.B.C.D.E.(3).通过心泵机制和胸泵机制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4).使用全部心肌同时除极化,终止异位兴奋灶及折返,所有心肌细胞处于不应期,从而使窦房结能够重新主导心脏节律,恢复窦性心律是(分数:2.00)A.B.C.D.E.(5).加强呼吸、循环支持,调节内环境和代谢紊乱,保证脑的血供和氧供,降低脑细
12、胞代谢,减轻脑水肿,控制颅内压是(分数:2.00)A.B.C.D.E. A.20 秒 B.5 分钟内 C.58 分钟 D.超过 5 分钟 E.30 分钟左右(分数:5.00)(1).大脑的氧储备即耗尽,患者意识丧失时常温下心脏停搏时间是(分数:1.00)A.B.C.D.E.(2).大脑的葡萄糖和 ATP 储存丧失殆尽时常温下心脏停搏时间是(分数:1.00)A.B.C.D.E.(3).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时血液循环停止时间是(分数:1.00)A.B.C.D.E.(4).在无血流灌注期中即使自主血流恢复,仍存在血流灌注障碍提示停搏时间是(分数:1.00)A.B.C.D.E.(5).脑充血期大约持续时
13、间是(分数:1.00)A.B.C.D.E.五、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1.00)24.心搏、呼吸骤停的表现包括(分数:2.00)A.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B.大动脉搏动消失C.突发意识丧失D.无自主呼吸E.以上都不是25.心搏、呼吸骤停的判断包括(分数:2.00)A.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B.触摸大动脉搏动C.判断有无意识D.有无自主呼吸E.肠鸣音26.20 世纪 5060 年代现代 CPR 的基本框架形成,其标志是(分数:2.00)A.口对口人工呼吸B.胸外心脏按压C.体外电击除颤D.肾上腺素药物的应用E.清除呼吸道异物27.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的原理(分数:2.00)A.心泵机制
14、B.胸泵机制C.电除颤原理D.脑复苏原理E.心肺复苏原理28.解除气道梗阻可采用的方法(分数:2.00)A.腹部冲击法B.胸部冲击法C.手指清除异物法D.舌上颌上提法E.启动急救医疗体系,行心肺复苏29.关于心搏、呼吸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首先必须立即心电图确诊,然后处理B.迅速有效的人工呼吸C.立即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D.立即建立静脉通道E.根据情况选用合适药物,使心脏复苏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8.00)患者女性,79 岁。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史。此次因呼吸困难入院。现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分数:8.00)(1).首先考虑的可能诊断是(分数
15、:2.00)A.窦性心动过速B.高血压危象C.心搏骤停D.高钾血症E.心室颤动F.低钾血症(2).在进行心肺复苏前应进一步做检查(分数:2.00)A.10 秒内明确大动脉搏动B.30 秒内明确是否有呼吸C.血心肌酶D.胸部 X 线片E.心脏 B 超F.血气(3).可采取哪些治疗措施(分数:2.00)A.口对口人工呼吸B.胸外心脏按压C.体外电击除颤D.肾上腺素药物的应用E.经鼻气管插管(4).下面应考虑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心肺复苏程序开始是胸外心脏按压,即所谓 C-A-B 顺序。B.成年人胸外心脏按压深度为至少 5cmC.胸外心脏按压与呼吸比为 30:2D.胸外心脏按压次数
16、为至少 100/分钟E.电除颤单相波电压为 360JF.观察等待重症医学-1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因有(分数:2.00)A.心源性猝死B.脑源性猝死C.肺源性猝死D.代谢性猝死E.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 猝死的常见原因包括心源性猝死、脑源性猝死(如突发脑出血)、肺源性猝死(如大气道梗阻)、代谢性猝死(如严重高血钾)。2.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分数:2.00)A.心房颤动B.心动过速C.心室颤动 D.肺炎E.心力衰竭解析:解析 各器官系统的病变严重时均可能发生心搏骤停。可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
17、,前者占绝大多数;心源性主要为:冠状动脉痉挛、严重心肌病变、心肌电活动紊乱、大血管病变、瓣膜性心脏病、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心血管突发事件、其他突发心血事件(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桥、心脏肿瘤及其他不明原因)。其引发类型根据心电图改变可分为以下 3 种类型:心室颤动(最常见约占 80%)、心室停搏、心电机械分离。3.呼吸骤停的原因是(分数:2.00)A.创伤B.会厌炎C.心肌梗死D.卒中E.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 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缺氧均可引起呼吸骤停。如窒息及急性呼吸道梗阻(如气管异物和喉痉挛等)、支气管哮喘和严重呼吸衰竭(如 ARDS)等。4.心搏骤停的心电图类型包括(分数:2.00)
18、A.心室颤动B.无脉搏性心动过速C.心室停搏D.无脉搏性电活动E.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 心搏骤停根据心电图改变可分为以下类型:心室颤动(最常见约占 80%)/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停搏、心电机械分离。5.2010AHA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对婴儿及青春期前儿童患者实施双人心肺复苏(CPR),其按压:呼吸比例为(分数:2.00)A.30:2B.20:2C.15:2 D.3:1E.30:1解析:解析 2010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规定:按压/通气比例,单人或双人对成年人施救时统一为30:2,专业急救人员对婴儿及青春期前儿童进行双人 CPR 时,可采用 15:2,新生儿为 3:1。6.CP
19、R 中,成年人除颤采用双相波及单相波除颤时其能量分别为(分数:2.00)A.150200J,300JB.200J,360J C.120J,300JD.120J,360JE.50100J,360J解析:解析 心肺复苏指南建议除颤剂量:双相切角指数波 150200J,双相直线波 120J,单相波初始及后续电击均采用 360J,不了解所用设备的有效剂量范围时,首次电击用 200J。7.心肺脑复苏是指(分数:2.00)A.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B.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尤其是脑保护措施C.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尤其是脑保护措施及脑复苏措施 D.维持充分的脑灌注、
20、维持正常的 PaCO2E.轻度低温疗法解析:解析 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尤其是脑保护措施及脑复苏措施是心肺脑复苏的完整定义,A、B 不完整,D、E 是治疗措施。8.生存链环节中,哪项为抢救患者生命中的关键一环(分数:2.00)A.早期识别B.早期电除颤 C.早期心肺复苏D.早期启动急救医疗体系E.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解析:解析 患者生存链环节是指早期启动 EMS、早期 CPR、早除颤、早高级救护,在此环节中以早期除颤为最重要。9.心肺脑复苏中长期生命支持中的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自主循环恢复后的体温管理B.呼吸管理、血流动力学支持C.抽搐及肌阵挛的控制D.肾衰竭的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重症 医学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