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学专业知识-46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学专业知识-4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学专业知识-46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学专业知识-4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下列关于整体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D.病情白天较重,夜间减轻E.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2.下列关于劳力过度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多伤及心脾B.耗气C.脏气虚少,功能减退D.伤形E.体倦神疲,喘息汗出3.下列关于正邪与发病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感受阳邪则实热证B.感受阴邪则实寒证或寒湿证C.正虚邪衰则实证D.感邪轻或正气强则病位表浅病
2、变轻E.感邪重或正气弱则病位较深4.下列选项中,患者症见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可能的病机是_(分数:1.00)A.阳偏衰B.阴偏衰C.阳偏胜D.阴偏胜E.阴损及阳5.下列选项中,患者症见日晡,申时(下午 35 时)发热明显,口渴饮冷,腹满硬痛,大便秘结,可能的病证是_(分数:1.00)A.阳明经证B.阳明腑实证C.阴虚火旺D.湿温病E.温病热入营分6.下列脉象中,常提示虚证的是_(分数:1.00)A.实脉B.洪脉C.弦脉D.长脉E.细脉7.下列关于上焦病证症状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发热,微恶风寒B.大便不爽或溏泄C.咳嗽,汗出,口渴D.头痛,舌边尖红E.脉浮数或两
3、寸独大8.下列药物中,适于炒炭的是_(分数:1.00)A.山楂B.白术C.麦芽D.黄芪E.艾叶9.下列止血药中,有小毒的是_(分数:1.00)A.艾叶B.炮姜C.灶心土D.白及E.仙鹤草10.下列药物中,滋肾,用于久咳虚喘的是_(分数:1.00)A.乌梅B.诃子C.罂粟壳D.五味子E.五倍子11.下列关于攻毒杀虫止痒药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攻毒疗疮,杀虫止痒B.以外用为主,形式多样C.少数可内服的药宜作丸散剂D.大多数药物无毒E.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12.下列病证中,适用于吐法的是_(分数:1.00)A.瘀血内停B.宿食不消C.结痰停饮D.虫积E.宿食壅阻胃脘13.下列方剂中,
4、患者症见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适用的是_(分数:1.00)A.桂苓甘露饮B.清络饮C.清暑益气汤D.六一散E.新加香薷饮14.下列关于泰山磐石散功效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滋阴降火B.滋阴补肾,填精益髓C.滋补肝肾D.温补气血,生肌敛疮E.益气健脾,养血安胎15.下列方剂中,功效宣降肺气,化痰清热的是_(分数:1.00)A.橘皮竹茹汤B.旋覆代赭汤C.苏子降气汤D.定喘汤E.橘核丸16.下列病证中,适用于桃核承气汤的是_(分数:1.00)A.胸中血瘀证B.下焦蓄血证C.气虚血瘀之中风D.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E.无名肿毒,烧伤烫伤17.下列方剂中,适用于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
5、证的是_(分数:1.00)A.黄土汤B.槐花散C.小蓟饮子D.十灰散E.咳血方18.下列方剂中,患者症见手足痪疚,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适用的是_(分数:1.00)A.阿胶鸡子黄汤B.大定风珠C.天麻钩藤饮D.镇肝息风汤E.羚角钩藤汤19.下列关于三仁汤功效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宣畅气机,清利湿热B.利湿化浊,清热解毒C.清热化湿,理气和中D.利水渗湿,温阳化气E.利水,清热,养阴20.下列关于祛痰剂注意事项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配伍补脾益肾之品,以图标本同治B.配伍理气药,痰随气而升降C.配合软坚散结之法,防止痰流经络、肌腠而成为瘰疬、痰
6、核D.有咳血倾向者,应使用燥烈之剂E.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21.下列关于痰饮辩证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辨别标本的主次B.辨别病邪的兼夹C.为阴邪,湿证居多D.初起若有寒热兼证,为夹表邪E.饮积不化,气机升降受阻,常兼气滞22.下列便秘各证型中,患者症见大便干结,面红心烦,小便短赤,可能的诊断是_(分数:1.00)A.热秘B.气秘C.冷秘D.脾肺气虚E.血液亏虚23.下列治法中,适用于风寒头痛的是_(分数:1.00)A.疏散风寒止痛B.疏风清热和络C.祛风胜湿通窍D.平肝潜阳息风E.养血滋阴,和络止痛24.下列典籍中,明确提出“痛则不通”病机学说的是_(分数:1.00
7、)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仁斋直指方E.医学发明25.下列关于腹痛实证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暴痛B.腹胀C.呃逆D.拒按E.病程较久26.下列关于消渴辩证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上消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B.中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C.下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D.初病兼见阴虚燥热E.日久以阴虚、气阴两虚为主27.下列虚劳各证型中,治法应补益肺气的是_(分数:1.00)A.肺气虚B.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心血虚28.下列方剂中,适用于湿热浸淫型痿证的是_(分数:1.00)A.清燥救肺汤B.四妙丸+加味二妙散C.参苓白
8、术散+补中益气汤D.虎潜丸E.圣愈汤+补阳还五汤29.下列腧穴中,主治热病、昏迷的是_(分数:1.00)A.少泽B.后溪C.养老D.小海E.天宗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输穴的是_(分数:1.00)A井B荥C输D俞E合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下列选项中,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是_(分数:2.00)A.古代解剖学的认识B.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D.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E.阴阳学说32.下列关于胃脘痛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实证,进食后痛势加剧B.虚证,进食后疼痛缓解C.寒证,胃脘冷痛D.寒证,得温则减、遇寒加剧E.热证,胃脘灼痛,喜凉恶热
9、33.下列选项中,属阴证的是_(分数:2.00)A.里证B.表证C.实证D.寒证E.虚证34.下列药物中,泻水逐饮,用于胸胁停饮,水肿,鼓胀的是_(分数:2.00)A.甘遂B.大戟C.商陆D.芫花E.巴豆35.下列关于牛膝功效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利水通淋,用于淋证,水肿B.下乳消痈,用于产后乳汁不下及乳痈C.活血祛瘀,用于痛经、妇科瘀血证D.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腰膝酸痛,下肢无力E.清热解毒消痈,用于疮疡肿毒36.下列方剂中,属于扶正解表剂的是_(分数:2.00)A.参苏饮B.麻黄细辛附子汤C.加减葳蕤汤D.柴葛解肌汤E.败毒散37.下列病证中,适用于当归四逆汤的是_(分数
10、:2.00)A.血虚寒厥证B.寒入经络C.血痹D.阴疽E.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38.下列关于肺痈治疗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以祛邪为原则B.清热解毒C.脓未成,重在排脓解毒D.脓已成,重在清肺消痈E.化瘀排脓39.下列关于头痛性质与病因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痰湿:重坠或胀B.肝火:跳痛C.寒厥:痛、胀D.阳亢:刺痛E.气血、肝肾阴虚:隐痛绵绵或空痛40.下列关于涌泉穴主治病证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昏迷、晕厥,癫痫,小儿惊风B.头痛,头晕,目眩,失音C.遗精,阳萎,月经不调D.气喘,咳血E.小便不利,便秘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
11、10.00)41.任脉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鼻流清涕见于外感风热或肺胃蕴热。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怒则气上,肝胆之气疏泄失常,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并冲头脑或肝气亢盛,乘克心肾。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温里药是以温里祛寒,治疗表寒证为主的药物。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半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用于风痰留滞经络。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四逆散中君药为芍药,功效养血和营,柔肝缓急。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7.完带汤补脾与祛湿相配,重在祛湿。 (分数:1.00)A.正确
12、B.错误48.心悸实证治疗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颤证以内伤为主,尤以年老体衰多见。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足少阳胆经联络脏腑器官包括心包、胆、耳、目。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51.偏食生冷寒凉,耗伤 1,寒湿内生。 (分数:1.00)52.唇色 1 或暗黑见于心气虚所致血瘀、心阳虚或呼吸困难的重病者。 (分数:1.00)53.肝郁气滞证症见胸胁或少腹 1,情志抑郁或易怒,喜叹息。 (分数:1.00)54.榧子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 1 病。 (分数:1.00)55.刺蒺藜具有祛
13、风明目之功效,用于 1,风疹瘙痒,白癜风。 (分数:1.00)56.清营汤组方中寒凉清解配伍辛凉宣散,力求“ 1”。 (分数:1.00)57.黄芩桂枝五物汤 1、散邪、通经三者并用,固表不留邪,散邪不伤正。 (分数:1.00)58.呃逆以 1,降逆止呃为基本治法。 (分数:1.00)59. 1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分数:1.00)60.针刺的穴位皮肤用 75%酒精的棉球擦拭,应从 1 向外绕圈擦拭。 (分数:1.00)五、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61.病名 (分数:3.00)_62.活血化瘀药 (分数:3.00)_63.平肝息风药 (分数
14、:3.00)_64.祛湿剂 (分数:3.00)_65.不寐 (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66.简述数脉、疾脉、促脉、滑脉脉象的异同。 (分数:5.00)_67.简述龙胆泻肝汤的功效和主治病证。 (分数:5.00)_68.简述郁证各证型的治法和代表方剂。 (分数:5.00)_中医学专业知识-4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下列关于整体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D.病情白天较重,夜间减轻 E.脉象表现为春
15、弦、夏洪、秋毛、冬石解析:解析 整体观念包括: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春温、夏热、秋燥、冬寒,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昼夜变化对病情的影响,白天较轻,傍晚加重,夜间最重。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下列关于劳力过度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多伤及心脾 B.耗气C.脏气虚少,功能减退D.伤形E.体倦神疲,喘息汗出解析:解析 劳力过度可见:耗气,脏气虚少,功能减退;伤形,体倦神疲,喘息汗出。劳神过度多伤及心脾。3.下列关于正邪与发病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感受阳邪则实热证B.感受阴邪则实寒证或寒湿证C.正虚邪衰则实证 D.感邪轻或正气强则
16、病位表浅病变轻E.感邪重或正气弱则病位较深解析:解析 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正胜邪却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感受阳邪则实热证,感受阴邪则实寒证或寒湿证,正盛邪实则实证,正虚邪衰则虚证,正虚邪盛则虚实夹杂;感邪轻或正气强则病位表浅病变轻,感邪重或正气弱则病位较深,病变重。4.下列选项中,患者症见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可能的病机是_(分数:1.00)A.阳偏衰B.阴偏衰C.阳偏胜D.阴偏胜 E.阴损及阳解析:解析 阴偏胜是指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症见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5.下列选项中,患者症见日晡,申时
17、(下午 35 时)发热明显,口渴饮冷,腹满硬痛,大便秘结,可能的病证是_(分数:1.00)A.阳明经证B.阳明腑实证 C.阴虚火旺D.湿温病E.温病热入营分解析:解析 阳明腑实证症见日晡,申时(下午 35 时)发热明显,口渴饮冷,腹满硬痛,大便秘结。6.下列脉象中,常提示虚证的是_(分数:1.00)A.实脉B.洪脉C.弦脉D.长脉E.细脉 解析:解析 寒热:迟脉、紧脉多主寒证;数脉、滑脉,多主热证。虚实:虚、弱、细、微之类的脉象,常提示正气不足的虚证;实、洪、弦、长之类的脉象,多提示邪气亢盛的实证。7.下列关于上焦病证症状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发热,微恶风寒B.大便不爽或溏泄
18、 C.咳嗽,汗出,口渴D.头痛,舌边尖红E.脉浮数或两寸独大解析:解析 上焦病证为温热之邪侵袭肺、心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汗出,口渴,头痛,舌边尖红,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或见但热不寒,咳嗽,气喘,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甚则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8.下列药物中,适于炒炭的是_(分数:1.00)A.山楂B.白术C.麦芽D.黄芪E.艾叶 解析:解析 炒炭可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增强收敛止血、止泻功能。适用于艾叶、地榆等。9.下列止血药中,有小毒的是_(分数:1.00)A.艾叶 B.炮姜C.灶心土D.白及E.仙鹤草解析:解析 艾叶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
19、经。10.下列药物中,滋肾,用于久咳虚喘的是_(分数:1.00)A.乌梅B.诃子C.罂粟壳D.五味子 E.五倍子解析:解析 五味子的功效包括:滋肾,用于久咳虚喘;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消渴;涩精止遗,用于失精;敛汗,用于多汗;宁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11.下列关于攻毒杀虫止痒药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攻毒疗疮,杀虫止痒B.以外用为主,形式多样C.少数可内服的药宜作丸散剂D.大多数药物无毒 E.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解析:解析 攻毒杀虫止痒药多有毒,功效攻毒疗疮,杀虫止痒。主治皮肤、五官科疾病:痈疮疔毒,疥癣,湿疹,聘耳,梅毒,虫蛇咬伤,癌肿等。注意事项包括
20、:以外用为主,形式多样;少数可内服的药宜作丸散剂;严格炮制;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12.下列病证中,适用于吐法的是_(分数:1.00)A.瘀血内停B.宿食不消C.结痰停饮D.虫积E.宿食壅阻胃脘 解析:解析 吐法是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毒物等从口中吐出,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干霍乱而无法吐泻者,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13.下列方剂中,患者症见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适用的是_(分数:1.00)A.桂苓甘露饮 B.清络饮C.清暑益气汤D.六一散E.新加香薷饮解析:解析 桂苓甘露饮功效清暑解热,化气利湿;主治暑湿证,症见发热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中医学 专业知识 4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