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5-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5-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5-1及答案解析.doc(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5-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白血病中细胞遗传学改变往往与预后有关,预后较好的是 At(6;9) Bt(9;22) Ct(8;21) Dt(1;22) E染色体 5q、7q 缺失或单倍体(分数:1.00)A.B.C.D.E.2.患者,因持续高热入院 1 周,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接受化疗 1 周。现患者口腔内有白色膜状物,最可能的感染的病原体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白假丝酵母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厌氧菌感染 E大肠埃希菌(分数:1.00)A.B.C.D.E.3.下列不是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标准的是 A原始细
2、胞(型+型)或者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B外周血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30% C骨髓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50% D脾进行性肿大 E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分数:1.00)A.B.C.D.E.4.攻膜复合体(MAC)是指 AC5667 BC56678 CC566789 DC6789 EC678(分数:1.00)A.B.C.D.E.5.人是惟一宿主,且患者主要为学龄儿童的病毒 A流感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风疹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麻疹病毒(分数:1.00)A.B.C.D.E.6.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发病率最低的是 A原发性 B 细胞缺陷病 B原发性 T 细胞缺陷病 C原发性吞
3、噬细胞缺陷病 D原发性补体缺陷病 E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分数:1.00)A.B.C.D.E.7.血清补体水平不发生显著变化通常见于 A类风湿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D接触性皮炎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分数:1.00)A.B.C.D.E.8.患儿男,5 岁。因脸色苍白就诊。诉平素饮食规律,但间常有上腹痛,查体: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口唇苍白,心肺无异常,肝右肋下 1.5cm,脾左肋下 1.5cm,实验室指标:RBC 3.010 12/L,Hb 60g/L, WBC 7.3109/L,N 0.67,L 0.35,M 0.02,MCV 66fl,MCH 20pg,Hb
4、F 2%,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生理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 D叶酸缺乏所致营养性贫血 E维生素 B12缺乏所致营养性贫血(分数:1.00)A.B.C.D.E.9.若存在血小板抗体,为了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最理想的方法为 A加大血小板的输注剂量和次数 B输注浓缩血小板 C输注冰冻血小板 D输注亲属的血小板 EHLA 和 HPA 配合的血小板(分数:1.00)A.B.C.D.E.10.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的肠外感染是 A手术创口感染 B腹膜炎 C泌尿系感染 D败血症 E脑膜炎(分数:1.00)A.B.C.D.E.11.可能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变种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5、 C麻疹病毒 D冠状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分数:1.00)A.B.C.D.E.12.下列有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 B慢淋绝大多数为 T 细胞性 C特殊体征为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 D感染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E本病主要发生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分数:1.00)A.B.C.D.E.13.初生第一天的新生儿,血常规:红细胞 6.51012/L,血红蛋白 175g/L,白细胞 18109/L,N 0.60,L 0.38,M 0.02,血红蛋白电泳 HbF 60%,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少量幼稚红细胞及幼稚中性粒细胞,血常规结果提示 A正常新生儿 B
6、新生儿贫血 C新生儿白血病 D新生儿败血症 E新生儿地中海贫血(分数:1.00)A.B.C.D.E.14.流式细胞仪荧光信号的放大采用线性放大器,当输入信号比过去增加 20 倍时,其输出信号是 A原来的十分之一 B不变 C比过去增加 20 倍 D由 1 变为 2 E由 2 变为 3(分数:1.00)A.B.C.D.E.15.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垂直传播的病毒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 D日本脑炎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分数:1.00)A.B.C.D.E.16.临床上患者尿检查中,检出异常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意义最大的是 A蛋白尿(+) B血尿 C蛋白管型尿 D
7、上皮细胞 EB-J 蛋白(分数:1.00)A.B.C.D.E.17.在骨髓涂片检查中,下列指标通常在低倍镜下观察的是 A骨髓细胞分类 B粒红比值 C血细胞形态变化 D巨核细胞计数 E片尾肿瘤细胞观察(分数:1.00)A.B.C.D.E.18.骨髓涂片中的特点对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最有价值的是 A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B淋巴细胞增多 C非造血细胞增多 D可见 Reed-Stemberg 细胞 E纤维细胞增多(分数:1.00)A.B.C.D.E.1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要点为 A血涂片找到幼稚红细胞 B血涂片找到幼稚粒细胞 C是否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D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EPh 染色体阳性
8、(分数:1.00)A.B.C.D.E.20.Raji 细胞的表面标志除了有 C3b 受体,没有 SmIg 外,其他是 A有 C1q 受体,无 C3d 受体 B有 C1q 受体,有 C3d 受体 C无 C1q 受体,无 C3d 受体 D无 C1q 受体,有 C3d 受体 E无 C1q 受体,有 C3a 受体(分数:1.00)A.B.C.D.E.21.早粒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 A胞浆着油墨蓝 B胞体直径大 C核大偏位,染色质较细致 D核仁清晰可见 E胞浆含有大小不一的非特异性颗粒(分数:1.00)A.B.C.D.E.22.下列疾病中与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是 A荨麻疹 B胰岛素抗性糖尿病 C输血反应 D药
9、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E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分数:1.00)A.B.C.D.E.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母儿血型不合羊水呈黄绿色 B胎盘功能减退时,羊水呈五色混浊的液体 C足月妊娠时,羊水约为 800ml D足月妊娠时,羊水 pH 为 7.07.3 E妊娠晚期羊水量600ml,称为羊水过少(分数:1.00)A.B.C.D.E.24.下列微生物中属于人体口腔及咽部“正常菌群”中的真菌的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白色念珠菌 D不动杆菌 E卡他莫拉菌(分数:1.00)A.B.C.D.E.25.在速率散射比浊分析中,不出现第二峰值信号提示 A结果准确 B被测定抗原量太低,应取上一个稀释浓
10、度 C第一峰值信号是由全部待测抗原产生 D第一峰值信号是由部分待测抗原产生 E第一峰值信号是由全部抗体产生(分数:1.00)A.B.C.D.E.26.中和试验是利用下列原理建立起来的鉴定病毒和测定中和抗体的经典实验,该原理是 A抗原的破坏 B抗原亲和性 C特异性受体与病毒结合 D特异性抗体抑制病毒的感染力 E细胞膜的选择性(分数:1.00)A.B.C.D.E.27.在荧光酶免疫分析中,碱性磷酸酶催化的底物是 A邻苯二胺 B鲁米诺 CAMPPD D吖啶酯 E4-甲基伞形酮磷酸盐(分数:1.00)A.B.C.D.E.28.下列疾病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正常,但杀菌功能显著降低的是 A慢性肉芽肿 B髓过氧
11、化物酶缺乏症 CG6PD 缺乏症 DSwachman 综合征 E类白血病(分数:1.00)A.B.C.D.E.2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 A淋病奈瑟菌 B肺炎链球菌 C乙脑病毒 D脑膜炎奈瑟菌 E链球菌(分数:1.00)A.B.C.D.E.30.DNA 进行染色通常采用的荧光染料是 AFITC BPE CRB200 DPeCy5 EPI(分数:1.00)A.B.C.D.E.31.立克次体常用的染色方法为 AGiemsa、Macchiavello、Gimnez B革兰染色、镀银染色、荧光染色 CGiemsa、荧光染色、Gimnez DMacchiavello、荧光染色、Gimnez EGim
12、nez、荧光染色、fontana(分数:1.00)A.B.C.D.E.32.浆细胞瘤对体液免疫抑制作用机制为 AIL-4 合成增加,B 细胞活化抑制,APC 抗原呈递抑制 BIL-4 合成减少,B 细胞活化抑制,APC 抗原呈递抑制 CIL-4 合成增加,B 细胞活化增强,APC 抗原呈递抑制 DIL-4 合成减少,B 细胞活化抑制,APC 抗原呈递增强 EIL-4 合成增加,B 细胞活化抑制,APC 抗原呈递增强(分数:1.00)A.B.C.D.E.33.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A所有的革兰阳性菌 B所有的革兰阴性菌 C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 D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 E少数
13、革兰阳性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分数:1.00)A.B.C.D.E.34.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应怀疑 A消化道恶性肿瘤 B消化性溃疡 C急性胃黏膜病变 D溃疡性结肠炎 E肠结核(分数:1.00)A.B.C.D.E.35.每个人的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 A4% B6% C8% D10% E12%(分数:1.00)A.B.C.D.E.36.骨髓增生程度为 100:1 时,最有可能是 A急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类白血病反应 C单纯红细胞性再障 D急性失血性贫血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数:1.00)A.B.C.D.E.37.在速率散射比浊分析中,出现第二峰值信号提示 A被测定抗原量过高,应稀释重新测定
14、 B被测定抗原量太低,应取上一个稀释浓度 C第一峰值信号是由全部待测抗原产生 D第一峰值信号是由部分待测抗原产生 E第一峰值信号是由全部抗体产生(分数:1.00)A.B.C.D.E.38.引起红细胞沉降率加快最常见的原因为 A各种炎症 B组织坏死 C恶性肿瘤 D红细胞增多症 E肝病(分数:1.00)A.B.C.D.E.39.血小板。颗粒释放的特异蛋白质是 AADP,ATP B5-羟色胺和钙离子 C血小板第 4 因子(PF4)和 血小板球蛋白(-TG) D血小板促生长因子(PDGF)和凝血酶致敏蛋白(TSP) E纤维连接蛋白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数:1.00)A.B.C.D.E.40.培养幽门螺
15、杆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骨髓 D胃黏膜组织 E粪便(分数:1.00)A.B.C.D.E.41.下列不是型超敏反应特点的是 A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于细胞膜上 B介导的抗体是 IgG 和 IgM C有补体、吞噬细胞和 NK 细胞参与 D后果是靶细胞被破坏 E有大量效应性 T 细胞增殖(分数:1.00)A.B.C.D.E.42.无包膜的 RNA 病毒 A胞核内组装,出芽释放 B胞质内组装,出芽释放 C胞核内组装,裂解释放 D胞质内组装,裂解释放 E胞核内复制核酸,胞核内合成蛋白质(分数:1.00)A.B.C.D.E.43.T 细胞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细胞识别 B细胞免疫 C分泌调节
16、 D分泌细胞因子 E抗原递呈(分数:1.00)A.B.C.D.E.44.新生儿溶血病诊断试验中,关于直接抗球蛋白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抗球蛋白实验是检测红细胞是否被抗体致敏 BRh-HDN 直接抗球蛋白实验一般较 ABO-HDN 弱 C直接抗球蛋白实验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与红细胞抗原相应的抗体 D直接抗球蛋白实验检测红细胞上释放的抗体是否针对红细胞抗原 E直接抗球蛋白实验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最有力的证据(分数:1.00)A.B.C.D.E.45.柯氏(Koplik)斑对该病毒感染有诊断意义的是 A腮腺炎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麻疹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流感病毒(分数:1.00)A.B.C.D
17、.E.46.细胞核圆形,居胞体中央,染色质呈打碎墨块样,核仁消失,胞浆呈嗜多色性,该特征符合 A早幼红细胞 B中幼红细胞 C晚幼红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淋巴细胞(分数:1.00)A.B.C.D.E.47.下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叙述错误的是 APNH 是红细胞膜的获得性缺陷引起的对激活补体异常敏感的一种慢性血管外溶血 B血象检查血红蛋白常低于 60g/L C患者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 试验)可持续阳性 D蔗糖溶血试验可用作初步筛选 ERous 试验特异性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分数:1.00)A.B.C.D.E.48.根据单克隆抗体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单一的生物学功能 B高度
18、的均一性和可重复性 C特异性强 D对 pH 和温度的耐受性强 E纯度高(分数:1.00)A.B.C.D.E.49.流式细胞仪采集的荧光信号反映 A细胞的大小 B细胞的多少 C细胞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 D细胞表面的光滑程度 E被染成荧光部分细胞数量的多少(分数:1.00)A.B.C.D.E.50.绝经期妇女阴道涂片可见 A挖空细胞 B早熟角化细胞 C核内包涵体细胞 D移形上皮细胞 E角化不良细胞(分数:1.00)A.B.C.D.E.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5-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白血病中细胞遗传学改变往往与预后有关,预后较好的是 At(6;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中级 临床医学 检验 主管 技师 相关 专业知识 5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