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3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3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30.00)1.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 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 400 例,而 500 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 100 例,其 OR 值为_。(分数:1.00)A.1.25B.1.6C.16D.1602.OR 或 RR 值大于 1 是表明_。(分数:1.00)A.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危险性的联系B.因素与疾病之间不产生影响C.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有益的联系D.因素与疾病之间不存在联系3.疫苗的预防效果的评价用下列哪种方法_。(分数:1.00)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
2、究C.现况调查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4.混杂因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分数:1.00)A.与混在偏倚相结合、混杂因子的独立性、外来因素的存在。B.多病因研究中的偏倚、多种因素所致的结局、与暴露因素无关的因子。C.不影响效果的评价、与判别因素存在联系、与暴露程度相关。D.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混杂因素必须与所研究的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混杂因素不是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环节。5.离散趋势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_。(分数:1.00)A.5B.ORCRD.CV6.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_。(分数:1.00)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
3、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7.欲用统计图表示某市 2010 年痢疾、肝炎、流脑、麻疹和腮腺炎 5 种传染病的构成情况,应用_。(分数:1.00)A.条图B.线图C.百分条图D.直方图8.反映疾病危害居民生命健康严重程度的指标有_。(分数:1.00)A.某病病死率、死亡率B.某病患病率、发病率C.某病病死率、发病率D.某病死亡率、患病率9.医学模式是_。(分数:1.00)A.人类对健康问题观察、处理的高度概括B.人类对疾病问题观察、处理方法的高度概括C.人类对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方法的高度概括D.人类对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的标准方法10.健康危险因素
4、是_。(分数:1.00)A.导致死亡的外部因素B.导致疾病的外部因素C.导致疾病或死亡的内部因素D.使疾病或死亡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11.社区卫生服务是指_。(分数:1.00)A.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需求B.针对某一人群开展社区保健工作C.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D.以上都是12.为了预防工作有关疾病,应该_。(分数:1.00)A.加强个人防护B.开展心理卫生教育C.采取正确的作业方式D.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教育13.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肥胖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标准,肥胖的标准是 BMI 等于或大于_。(分数:1.00)A.26B.27C.28D.291
5、4.水体的物理自净作用方式不包括_。(分数:1.00)A.稀释B.逸散C.中和D.凝聚15.环境污染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慢性毒作用引起的是_。(分数:1.00)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B.四日市哮喘病C.痛痛病事件D.博帕尔异氰酸甲酯事件16.常用于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指标是_。(分数:1.00)A.溶解氧B.化学需氧量C.生化需氧量D.氯化物17.碘缺乏病对人体产生的多种危害之中不包括_。(分数:1.00)A.克汀病B.单纯性聋哑C.视野缩小D.甲状腺肿王某在玻璃计量厂工作多年,长期接触和使用金属汞对量器进行校正。两年前,王某出现了全身乏力、失眠、牙齿松动等症状,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易怒,家人认
6、为其得了精神病。(分数:3.00)(1).为了确定汞中毒应进行哪项实验室检查_。(分数:1.00)A.测定血 WBC 数量B.测定血红蛋白含量C.进行驱汞试验D.测定血中 ZPP 含量(2).题中未明确提及,但需要确认的汞中毒症状是_。(分数:1.00)A.类神经症B.易兴奋性C.口腔炎D.震颤(3).金属汞在环境中主要以何种形态进入人体_。(分数:1.00)A.烟尘B.粉尘C.蒸汽D.气溶胶18.某女性,从事高温作业 4 小时后,感觉剧烈头疼,并迅速进入浅昏迷状态,体温 39.5。考虑最可能的中暑类型是_。(分数:1.00)A.机体蓄热B.热射病C.热痉挛D.热衰竭19.体内氮的唯一来源_。
7、(分数:1.00)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C.脂肪D.维生素20.含锌丰富的食品主要是_。(分数:1.00)A.蔬菜和水果B.精白大米C.薯类D.肉类21.河豚鱼中毒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_。(分数:1.00)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2.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和实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_。(分数:1.00)A.实事求是B.从实际出发C.预防为主D.危险性分析23.下面有关生长发育描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生长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开始,经历了胎儿、儿童、青春期直至成年期B.生长为质的改变C.生长发育过程基本结束时,个体达到成熟D.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24.青春
8、期的主导思维是_。(分数:1.00)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觉行动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逻辑思维25.细胞色素 P 450 酶系催化的反应是_。(分数:1.00)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26.下面关于蓄积作用的哪个说法是正确的_。(分数:1.00)A.外源化学物一次染毒后留在体内称为蓄积作用B.机体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化学物原形留在体内,称为蓄积作用C.外源化学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D.化学物都是以原形的形式蓄积在体内27.唐氏综合征是因为_引起的。(分数
9、:1.00)A.染色体结构的改变B.染色体数目的改变C.碱基错配D.基因突变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调查偏倚属于信息偏倚的一部分B.如果一个因子做了匹配,那么它和疾病的关系不能分析C.好多传染病病原体的特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D.毒力是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29.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肺癌患者占 10.4%,则_。(分数:2.00)A.10.4%是强度指标B.10.4%是频率指标C.10.4%是相对比指标D.10.4%是相对数30.非参数检验的特点正确的是_。(分数:2.00)A.检验效能高B.适用范围广C.受限条件
10、少D.稳健性高31.反映门诊服务利用量的指标有_。(分数:2.00)A.两周患病天数B.两周就诊率C.两周患者未就诊率D.两周卧床率32.成瘾性行为的形成阶段包括_。(分数:2.00)A.诱导阶段B.衰竭阶段C.形成阶段D.巩固阶段33.室内空气致癌物质污染的来源有_。(分数:2.00)A.吸烟产生的烟气B.建筑材料释放的氡气C.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D.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苯并(a)芘34.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药有_。(分数:2.00)A.阿托品B.氯磷定C.亚甲蓝D.硫堇35.油脂酸败的鉴定指标有_。(分数:2.00)A.皂化价B.酸价C.羰基价D.过氧化值36.女性青春期发育特征有_。(
11、分数:2.00)A.身高体重生长突增B.体成分发生变化C.出现第二性征D.出现月经初潮37.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的机制有_。(分数:2.00)A.致突变物引起 DNA 结构的改变B.致突变物引起细胞分裂过程的改变C.致突变物影响 DNA 合成和修复有关的酶系统D.致突变物影响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三、填空题(总题数:9,分数:10.00)38.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新发现的传染病有 30 余种,其中包括: 1、 2、 3、 4、 5 等。 (分数:1.00)39.某年某市城区 120 名 5 岁女孩体重均数为 17.71kg,标准差为 1.44kg,同年该地 120 名 5 个月女婴
12、体重均数为 7.37kg,标准差为 0.77kg,比较其离散程度应选用 1。 (分数:1.00)40.标准误随 n 的增大而 1。 (分数:1.00)41.开展慢性病一级预防常采用双向策略,即 1 和高危策略。 (分数:1.00)42.成瘾是指 1。 (分数:1.00)43.我国居住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 1。 (分数:1.00)44.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 1。 (分数:1.00)45.进行职业环境监测常用的采样方式有 1 和 2 两种。 (分数:1.00)46.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意义是 1 和 2。 (分数:2.00)四、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
13、0.00)47.统计学检验的 P 值越小,则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同质的个体间不存在变异。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的 LSD-t 检验适用于专业上有特殊意义的均数之间的比较。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平均期望寿命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可以直接比较。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确定优先项目遵循的原则,重要性原则、不变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2.环境质量评价按评价因素分为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和综合环境质量评价。 (分数:1.00)A.正确B
14、.错误53.C 声级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用作噪声卫生评价的指标。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毕脱氏斑的形成是维生素 A 摄入过多所致。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5.少年儿童每日总热能需要(Kcal/kg 体重)生长发育占的最多。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6.致癌过程中引发阶段是可逆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五、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57.HAPPC 系统 (分数:3.00)_58.社区健康教育 (分数:3.00)_59.性发育迟缓 (分数:3.00)_60.水体富营养化 (分数:3.00)_61.职业卫生监督 (
15、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62.简述食物中毒的定义及发病特点。 (分数:5.00)_6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分数:5.00)_64.中毒性肺水肿的机制与临床表现。 (分数:5.00)_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30.00)1.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 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 400 例,而 500 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 100 例,其 OR 值为_。(分数:1.00)A.1.25B.1.6C.16 D.160解析: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
16、露之间联系强度的指标为比值比(odds ratio,简写 OR)。 因此, 2.OR 或 RR 值大于 1 是表明_。(分数:1.00)A.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危险性的联系 B.因素与疾病之间不产生影响C.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有益的联系D.因素与疾病之间不存在联系解析:解析 RR 或 OR1 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增加,暴露与疾病之间为“正”关联。3.疫苗的预防效果的评价用下列哪种方法_。(分数:1.00)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现况调查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解析:解析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后,随访观察
17、一段时间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4.混杂因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分数:1.00)A.与混在偏倚相结合、混杂因子的独立性、外来因素的存在。B.多病因研究中的偏倚、多种因素所致的结局、与暴露因素无关的因子。C.不影响效果的评价、与判别因素存在联系、与暴露程度相关。D.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混杂因素必须与所研究的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混杂因素不是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环节。 解析:解析 混杂因素的基本特点: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必须与研究因素有关;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关系链上的中间变量。5.离散趋势指标中
18、,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_。(分数:1.00)A.5B.ORCR D.CV解析:解析 极差是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因此最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6.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_。(分数:1.00)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解析:解析 P 值的含义是在 H 0 成立的情况下,出现当前统计量值及更极端值的概率,P 值的大小不等于差别的大小,所以 AB 错误;再者统计学的结论针对总体而非样本,故 C 错误。7.欲用统计图表示某市 2010 年痢疾、肝炎、流脑、麻疹和腮腺炎 5 种传染病的
19、构成情况,应用_。(分数:1.00)A.条图B.线图C.百分条图 D.直方图解析:解析 百分条图表示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构成比的图形。8.反映疾病危害居民生命健康严重程度的指标有_。(分数:1.00)A.某病病死率、死亡率 B.某病患病率、发病率C.某病病死率、发病率D.某病死亡率、患病率解析:解析 反映疾病危害程度的指标有疾病某病死亡率、病死率。9.医学模式是_。(分数:1.00)A.人类对健康问题观察、处理的高度概括B.人类对疾病问题观察、处理方法的高度概括C.人类对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方法的高度概括 D.人类对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的标准方法解析:解析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辩
20、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10.健康危险因素是_。(分数:1.00)A.导致死亡的外部因素B.导致疾病的外部因素C.导致疾病或死亡的内部因素D.使疾病或死亡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 解析:解析 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11.社区卫生服务是指_。(分数:1.00)A.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需求B.针对某一人群开展社区保健工作C.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D.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
21、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12.为了预防工作有关疾病,应该_。(分数:1.00)A.加强个人防护B.开展心理卫生教育C.采取正确的作业方式 D.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教育解析:解析 为了预防工作有关疾病,应改变不良作业方式。不良作业方式一方面由客观的劳动生产条件所决定,
22、另一方面也与个人主观的习惯有关。消除不良作业方式影响,保护健康的措施主要包括:采取正确的作业方式;坚持工间操制度;合理组织和安排劳动生产或工作时间。13.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肥胖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标准,肥胖的标准是 BMI 等于或大于_。(分数:1.00)A.26B.27C.28 D.29解析:解析 根据中国人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公斤/(身高(m)身高(m)】的标准,BMI 在18.523.9 范围者为正常体重;24 者为超重;28 者为肥胖。14.水体的物理自净作用方式不包括_。(分数:1.00)A.稀释B.逸散C.中和 D.凝聚解析:解析 稀释、逸散、凝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医疗 卫生系统 招聘 考试 公共卫生 管理 专业知识 2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