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数:1.00)A.B.C.D.2.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混杂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选择偏倚(分数:1.00)A.B.C.D.3.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
2、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多级抽样(分数:1.00)A.B.C.D.4.反映疾病恢复情况的指标有( )A病死率、疾病构成比、罹患率B死亡率、发病率、疾病构成比C续发率、患病率、发病率D治愈率、好转率、复发率(分数:1.00)A.B.C.D.5.在 40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定期筛查血压、血脂,询问心绞痛病史,这属于( )A一级预防措施 B二级预防措施C三级预防措施 D疾病诊断措施(分数:1.00)A.B.C.D.6.传播途径是( )A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的B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地
3、区C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D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分数:1.00)A.B.C.D.7.对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她怀孕期间的吸烟情况,而后分析吸烟暴露与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关系,这种研究的类型是( )A现况调查 B临床研究 C现场试验 D队列研究(分数:1.00)A.B.C.D.8.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集中水平和离散水平 B对称性和偏态性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正态性和偏态性(分数:1.00)A.B.C.D.9.标准正态分布的位置参数和形状参数分别是( )A1 和 1 B0 和 1 C1 和 0 D0 和 0(
4、分数:1.00)A.B.C.D.10.减少假设检验的型错误,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A减少型错误 B增加样本含量C减少测量的随机误差 D提高检验界值(分数:1.00)A.B.C.D.1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主要反映(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C测量误差 D个体差异(分数:1.00)A.B.C.D.12.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B麻疹患者数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分数:1.00)A.B.C.D.13.在 RC表的检验中 x2,计算每格理论数的公式为( )(分数:1.00)A.B.C.D.14.完全随机设计两
5、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描述正确的是( )A将两组数据统一由小到大编秩B将两组数据取绝对值后由小到大编秩C求出两组数据的差值后由小到大编秩D两组数据分别由小到大编秩(分数:1.00)A.B.C.D.15.第一次卫生革命的目标是( )A传染病、寄生虫病 B传染病、地方病C传染病、营养不良性疾病 D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分数:1.00)A.B.C.D.16.目前医学模式的演变是( )A从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B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向机械论医学模式转变C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转变D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分数:1.00)A.B.C.D.17.下列哪项不属于家
6、庭的主要功能( )A养育子女 B休息和娱乐 C婚姻和恋爱 D生产和消费(分数:1.00)A.B.C.D.18.下列哪项不属于慢性病的自然病程阶段( )A危险因素出现 B致病因素出现C体征出现 D合并症出现(分数:1.00)A.B.C.D.19.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社会公正 B社区参与 C部门间协作 D合理分布(分数:1.00)A.B.C.D.20.曼谷宣言对 21世纪全球健康目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提出了主要承诺,该承诺不包括( )A使健康促进成为全球发展议程的中心B使健康促进成为全国政府的一项核心责任C使健康促进成为社区民间社会的一个主要重点D使健康促进成为防范公共卫生事件的一
7、项任务(分数:1.00)A.B.C.D.21.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B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发展的结果C健康教育包括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内容D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核心和基础(分数:1.00)A.B.C.D.22.学校健康促进的新模式( )A学校健康促进 B健康服务中心C绿色学校 D学校管理体系(分数:1.00)A.B.C.D.23.属于患者门诊教育形式的是( )A入院教育 B随访教育 C出院教育 D随诊教育(分数:1.00)A.B.C.D.24.属于化学污染物的是( )A放射性物质 B噪声和振动C细菌和病毒 D金属、重金属(分数:1.0
8、0)A.B.C.D.25.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 B烟尘和二氧化硫C烟尘和一氧化碳 D铅烟尘和苯并芘(分数:1.00)A.B.C.D.26.饮用水标准规定,每毫升水中菌落总数不应超过( )A100 CFU B10 CFU C5 CFU D1 CFU(分数:1.00)A.B.C.D.27.地方性氟病是由于长期食用( )水和食物所引起的。A高氟 B低氟 C氟含量正常 D或高或低的含氟(分数:1.00)A.B.C.D.28.我国最佳住宅朝向是( )A东向 B西向 C南向 D北向(分数:1.00)A.B.C.D.29.总悬浮颗粒物的粒径为( )A100m B10m100m
9、C0.1m10m D10m(分数:1.00)A.B.C.D.30.下列可以引起矽肺的粉尘是( )A含结合型二氧化硅粉尘 B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C石棉尘 D煤矽尘(分数:1.00)A.B.C.D.31.根据三级预防的原则,劳动卫生的二级预防不包括( )A劳动者的定期健康检查B早期识别职业性病损C对职业性病损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D对可疑及确诊病人进行及时的治疗(分数:1.00)A.B.C.D.32.慢性铅中毒主要损伤( )A消化、血液及造血、神经系统 B神经、消化、循环系统C消化、血液及造血、泌尿系统 D消化、血液及造血、免疫系统(分数:1.00)A.B.C.D.33.关于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俗称
10、水银,为银白色液态金属 B不溶于稀硝酸和类脂质C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D可与金银等金属生成汞合金(汞齐)(分数:1.00)A.B.C.D.34.刺激性气体的刺激反应不包括( )A眼结膜充血、流泪 B流鼻涕、打喷嚏C接触性皮炎 D咽痛、咽部充血(分数:1.00)A.B.C.D.35.石棉所致的职业肿瘤是( )A膀胱癌 B肝癌 C直肠癌 D胸腹膜间皮瘤(分数:1.00)A.B.C.D.36.混溶钙池是指( )A人体所有的钙 B骨骼中的钙C牙齿的钙 D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的钙(分数:1.00)A.B.C.D.37.牛奶中哪种无机盐含量低( )A钙 B磷 C钾 D铁(分数:1.00)A.B.C.D.
11、38.以下哪种模式是基本合理的膳食结构( )A发达国家模式 B东方型模式C日本模式 D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39.人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含量最多的时期是( )A产后 23 天的初乳 B产后 2周C产后 3个月 D产后半年(分数:1.00)A.B.C.D.40.食品中菌落总数是食品的( )标志。A酸败程度 B腐败程度 C食品质量 D清洁状态(分数:1.00)A.B.C.D.41.一旦发现病畜感染炭疽杆菌需在多长时间内采取措施( )A2 小时内 B4 小时内 C6 小时内 D8 小时内(分数:1.00)A.B.C.D.42.Vd等于体液总量时,说明该毒物( )A分布在血液中 B在
12、体液中分布均匀C毒物贮存在某些特定组织中 D分布在细胞外液中(分数:1.00)A.B.C.D.43.机体内正常细胞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称( )A原癌基因 B癌基因 C抑癌基因 D均对(分数:1.00)A.B.C.D.44.脂/水分离系数低的毒物,经肾排泄时( )A易被重吸收 B易排泄C不易重吸收 D都可对(分数:1.00)A.B.C.D.45.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小肠 B肾 C肺 D肝(分数:1.00)A.B.C.D.46.致畸敏感期是指( )A着床前期 B器官形成期 C胎儿期 D围生期(分数:1.00)A.B.C.D.47.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 )A关键生长期
13、 B轨迹现象 C头尾发展律 D向心律(分数:1.00)A.B.C.D.48.相关回归法可评价( )A体型与发育速度 B发育水平与趋势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匀称程度(分数:1.00)A.B.C.D.49.反映龋齿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C牙别龋患率 DDMFT(分数:1.00)A.B.C.D.50.教育过程卫生中用来评价学习负荷的主要指标是( )A学习内容的数量 B学习时间C教学方法 D学习内容的难度(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5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是( )(分数:1.00)A.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
14、学各种研究方法的基础B.现况调查一般不能验证假设,但可以为分析性研究和试验性研究提供假设依据C.从研究方法本身对于病因的论证强度来看,试验性研究高于队列研究,队列研究高于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高于一般的描述性研究D.实施队列研究之前,最好先有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阳性结果52.下面的调查方法属于概率抽样调查的有( )(分数:1.00)A.整群抽样B.分层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滚雪球抽样53.人口发展与健康主要研究的内容有( )(分数:1.00)A.人口数量B.人口性别C.人口素质D.人口流动54.人际传播的基本沟通技巧( )(分数:1.00)A.说话技巧B.观察技巧C.示范与演示技巧
15、D.提问技巧55.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 )(分数:1.00)A.城市一般设居住区,工业区,对外交通运输和仓储区,郊区B.居住地用地应选择城市中卫生条件最好的地段C.工业用地应按当地主导风向配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下风侧、河流的下游D.保证在到达规划期时,各功能分区仍有进一步扩展的余地,并保证城市各部分用地协调发展56.CO中毒机制包括( )(分数:1.00)A.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 Hb结合形成 HbCO,使 Hb失去携氧能力B.与肌红蛋白结合影响氧从毛细血管弥散到细胞线粒体,损害线粒体功能C.与细胞色素 P450酶系结合,阻断电子传递,抑制细胞呼吸,致细胞内窒息D.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 Fe3
16、+络合,使其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断裂57.属于优质蛋白的有( )(分数:1.00)A.谷蛋白B.大豆蛋白C.蛋白 D58.黄曲霉毒素的代谢途径主要有( )(分数:1.00)A.还原B.羟化C.环氧化D.脱甲基59.急性毒性试验应注意( )(分数:1.00)A.实验动物的选择B.剂量的选择C.染毒途径的选择D.观察周期和观察指标60.有关生长素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幼年时缺乏将患侏儒症B.幼年时缺乏将患呆小症C.成年时缺乏将使血糖增高D.幼年时过多可引起巨人症三、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61.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有( )(分数:2.00)A.
17、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6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分数:2.00)A.母婴传播B.血液传播C.日常生活接触传播D.性传播63.分子流行病学中的生物标志包括( )(分数:2.00)A.暴露标志B.效应标志C.核酸、蛋白质、抗体D.易感标志64.以下哪个为总体等级相关系数( )(分数:2.00)A.B.rSC.rD. S65.以下统计表存在的问题有( )例数 发病率职业 性别例数 %工人 男 102 3 2.9女 80 20 25.0合计 182 23 12.6农民 男 77 7 9.1女 86 2 2.3合计 163 9 5.5职员 男 107 18 16.8女 91
18、10 11.0合计 198 28 14.1A该统计表没有标题B统计表中的线条太多C统计表的标目混乱D统计表中的数字小数点位置没有对齐(分数:2.00)A.统计表存在的问题B.统计表中的线条太多C.统计表的标目混乱D.统计表中的数字小数点位置没有对齐66.老年人口增加可使( )(分数:2.00)A.出生率迅速下降B.死亡率增加C.婴儿死亡率下降D.生育率下降67.“五星级医生”是指( )(分数:2.00)A.卫生服务的提供者B.诊疗方案的制定者C.卫生事务的协调者D.健康教育的指导者68.以下哪项不属于规范文化( )(分数:2.00)A.文学艺术B.社会制度C.风俗习惯D.教育69.传播要素包括
19、( )(分数:2.00)A.传播者B.信息与讯息C.媒介渠道D.受传者70.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对象( )(分数:2.00)A.辖区内常住居民B.社区所辖各企事业单位C.社区内的学校D.社区内的商业71.我国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的类型主要有( )(分数:2.00)A.饮水型B.饮茶型C.燃煤型D.工业污染型72.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是指( )(分数:2.00)A.色度不得超过 15度B.无异臭和异味C.总硬度不超过 450mg/LD.浑浊度不超过 1度73.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与以下哪种因素有关( )(分数:2.00)A.粉尘粒子的直径B.粉尘粒子的比重C.粉尘粒子的形状D.粉尘粒子荷电性74.
20、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包括( )(分数:2.00)A.就业前体检B.建立健康档案C.健康状况分析D.积极地职业病治疗75.尿负荷试验常用于测定哪种营养素的营养状况( )(分数:2.00)A.脂溶性维生素B.水溶性维生素C.矿物质D.蛋白质76.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 )(分数:2.00)A.动物性食品B.豆类食品C.粮谷类食品D.蔬菜类食品77.苯环上的氢被氨基取代后,表现出的毒性为( )(分数:2.00)A.抑制造血功能和麻醉作用B.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C.麻醉作用和肝毒性D.麻醉作用78.出生缺陷是指( )(分数:2.00)A.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
21、有害影响B.婴儿出生前即已形成的发育障碍,包括形态结构异常(畸形)和功能缺陷(如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等)C.外源性理化因子对孕体着床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时的有害影响D.发育生物体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79.中学每一节课适宜的学习时间为( )(分数:2.00)A.35分钟B.40分钟C.45分钟D.50分钟80.教育过程卫生的内容,主要包括( )(分数:2.00)A.学习卫生B.作息制度卫生C.劳动教育卫生D.体育卫生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时间分
22、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疾病的三间分布就是指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分布状况。2.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混杂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选择偏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队列研究中,由于研究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最难克服的就是失访偏倚。3.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
23、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多级抽样(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多级抽样是指把抽样过程分为不同阶段,即先从总体中抽取范同较大的单元,称为一级抽样单位,再从每个抽得的一级单元中抽取范罔较小的二级单元,依次类推,最后抽取其中范围更小的单元作为调查单位。4.反映疾病恢复情况的指标有( )A病死率、疾病构成比、罹患率B死亡率、发病率、疾病构成比C续发率、患病率、发病率D治愈率、好转率、复发率(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评价治疗措施效果与疾病恢复情况的主要指标包括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生存率,好转率以及复发率。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医疗 卫生系统 招聘 考试 公共卫生 管理 专业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