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29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2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29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29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配伍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00.00) A.磺胺嘧啶 B.青霉素 V C.呋喃妥因 D.甲硝唑 E.环丙沙星(分数:6.00)(1).可使尿液呈深红色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B.C.D.E.(2).长期应用 6个月以上,可能发生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B.C.D.E.(3).易发生新生儿黄疸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B.C.D.E. A.磺胺甲噁唑 B.利奈唑胺 C.呋喃妥因 D.甲氧苄啶 E.替硝唑(分数:4.00)(1).作用于细菌二氢
2、叶酸合成酶而发挥作用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B.C.D.E.(2).作用于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而发挥作用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B.C.D.E. A.碳酸氢钠 B.甲氨蝶呤 C.利福平 D.甲氧苄啶 E.替硝唑(分数:8.00)(1).磺胺类药使其作用时间延长或毒性发生,需调整剂量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2).可增加磺胺类药在尿中溶解度,使排泄增多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3).与甲氧苄啶合用,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能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4).合用时可明显增加甲氧苄啶清除,使其血清半衰期
3、缩短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 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抗叶酸代谢 E.抑制核酸代谢(分数:6.00)(1).磷霉素的主要抗菌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2).利奈唑胺的主要抗菌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3).夫西地酸的主要抗菌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 A.异烟肼 B.利福平 C.链霉素 D.乙胺丁醇 E.吡嗪酰胺(分数:6.00)(1).跨膜能力差,不易透过细胞膜,主要对细胞外结核分枝杆菌有效的是(分数:2.00)A.B.C.D.E.(2).选择
4、性抗结核分枝杆菌而对其他微生物几乎无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3).对繁殖期结核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其他微生物几乎无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 A.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使二氢叶酸合成障碍而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 B.特异性抑制敏感微生物的 DNA依赖性 RNA多聚酶,阻碍其 mRNA的合成 C.作用靶点可能是参与分枝菌酸生物合成的结核分枝杆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 D.与二价离子 Mg2+结合,干扰细菌 RNA的合成 E.抑制分枝菌酸的合成,从而使细胞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分数:10.00)(1).异烟肼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机制
5、是(分数:2.00)A.B.C.D.E.(2).利福平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机制是(分数:2.00)A.B.C.D.E.(3).对氨基水杨酸钠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机制是(分数:2.00)A.B.C.D.E.(4).乙胺丁醇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机制是(分数:2.00)A.B.C.D.E.(5).吡嗪酰胺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机制是(分数:2.00)A.B.C.D.E. A.耳毒性 B.肝毒性 C.关节痛 D.视力变化 E.腹泻(分数:8.00)(1).异烟肼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B.C.D.E.(2).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B.C.D.E.(3).乙胺丁醇的常见不良反应是(分数
6、:2.00)A.B.C.D.E.(4).吡嗪酰胺的常见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B.C.D.E. A.氢氧化铝 B.泼尼松龙 C.卡马西平 D.维生素 B6 E.对乙酰氨基酚(分数:8.00)(1).可增加异烟肼在肝内的代谢及排泄,导致异烟肼血药浓度减低的是(分数:2.00)A.B.C.D.E.(2).可延缓并减少异烟肼的吸收,使异烟肼血浆药物浓度减低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3).与异烟肼合用时可增加肝毒性及肾毒性的是(分数:2.00)A.B.C.D.E.(4).可诱导异烟肼的微粒体代谢,使具有肝毒性的中间代谢物形成增加的是(分数:2.00)A.B.C.D.E.
7、A.氯霉素 B.对氨基水杨酸盐 C.酮康唑 D.丙磺舒 E.地高辛(分数:4.00)(1).可影响利福平的吸收,导致利福平血浆药物浓度减低(分数:2.00)A.B.C.D.E.(2).可与利福平竞争被肝细胞的摄入,使利福平血浆药物浓度增高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 A.异烟肼 B.利福平 C.链霉素 D.乙胺丁醇 E.对氨基水杨酸钠(分数:6.00)(1).与烟酸存在交叉过敏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2).慢乙酰化患者需减量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3).服药后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均可显橘红色的是(分数:2.00)A.B.C.D
8、.E. A.两性霉素 B B.酮康唑 C.特比萘芬 D.卡泊芬净 E.氟胞嘧啶(分数:6.00)(1).属于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2).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3).属于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 A.损害真菌细胞膜的屏障作用 B.抑制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葡聚糖的合成 C.干扰真菌 DNA和 RNA的合成 D.干扰真菌的 DNA合成和有丝分裂 E.干扰真菌的叶酸合成(分数:12.00)(1).两性霉素 B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2).酮康唑抗
9、真菌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3).卡泊芬净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4).氟胞嘧啶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5).特比萘芬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6).灰黄霉素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 A.伏立康唑 B.氟胞嘧啶 C.氟康唑 D.灰黄霉素 E.特比萘芬(分数:6.00)(1).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首选(分数:2.00)A.B.C.D.E.(2).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首选(分数:2.00)A.B.C.D.E.(3).治疗皮肤浅表性癣菌病首选(分
10、数:2.00)A.B.C.D.E. A.两性霉素 B B.卡泊芬净 C.氟胞嘧啶 D.阿糖胞苷 E.酮康唑(分数:6.00)(1).肝毒性大,对肝药酶影响大,药物相互作用多的抗真菌药是(分数:2.00)A.B.C.D.E.(2).制成脂质体以降低药物肾毒性的抗真菌药是(分数:2.00)A.B.C.D.E.(3).与其他抗真菌药无交叉耐性的棘白菌素抗真菌药是(分数:2.00)A.B.C.D.E. A.两性霉素 B B.米卡芬净 C.氟胞嘧啶 D.特比萘芬 E.伊曲康唑(分数:3.99)(1).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使细胞膜上形成微孔,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的是(分数:1.33)A.B.C
11、.D.E.(2).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酶 3A亚型即 14-甾醇去甲基酶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重要成分麦角固醇的合成,使细胞膜屏障作用障碍的是(分数:1.33)A.B.C.D.E.(3).抑制真菌合成麦角固醇的关键酶角鲨烯环氧酶,引起麦角固醇合成受阻,导致真菌细胞膜的屏障功能受损的是(分数:1.33)A.B.C.D.E.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29 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配伍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00.00) A.磺胺嘧啶 B.青霉素 V C.呋喃妥因 D.甲硝唑 E.环丙沙星(分数:6.00)(1).可使尿液呈深红色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
12、B.C.D. E.解析:(2).长期应用 6个月以上,可能发生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易发生新生儿黄疸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呋喃妥因 6个月以上者,可能发生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甲硝唑的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深红色。由于磺胺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 A.磺胺甲噁唑 B.利奈唑胺 C.呋喃妥因 D.甲氧苄啶 E.替硝唑(分数:4.00)(1).作用于细菌二
13、氢叶酸合成酶而发挥作用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作用于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而发挥作用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磺胺类抗菌药物及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磺胺类药与对氨基苯甲酸化学结构相似,可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继而使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合成减少,RNA和 DNA合成受阻,最终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导致四氢叶酸生成减少,因而阻止细菌核酸合成。 A.碳酸氢钠 B.甲氨蝶呤 C.利福平 D.甲氧苄啶 E.替硝唑(分数:8.00)(1).磺胺类药使其
14、作用时间延长或毒性发生,需调整剂量的药物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可增加磺胺类药在尿中溶解度,使排泄增多的药物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与甲氧苄啶合用,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能的药物是(分数:2.00)A.B. C.D.E.解析:(4).合用时可明显增加甲氧苄啶清除,使其血清半衰期缩短的药物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磺胺类抗菌药物及甲氧苄啶的药物相互作用。合用碱化尿液药(碳酸氢钠)可增加磺胺类药在碱性尿中溶解度,使排泄增多。口服抗凝血药、降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与磺胺类药
15、同用时,磺胺类药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毒性发生,使用时需调整上述药品剂量。甲氧苄啶不宜与抗肿瘤药、2,4-二氨基嘧啶类药同时应用,也不宜在其他叶酸拮抗药(甲氨蝶呤、培美曲塞)治疗的疗程之间应用甲氧苄啶,因为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可能。与利福平合用时可明显增加甲氧苄啶清除,血清半衰期缩短。 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抗叶酸代谢 E.抑制核酸代谢(分数:6.00)(1).磷霉素的主要抗菌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利奈唑胺的主要抗菌作用机制是(分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西药 执业 药师 药学 专业知识 2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