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 及答案解析(总分:45.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实验室中使用的多数容量器材,其定量的标准温度为 A.37 B.35 C.27 D.25 E.20(分数:1.00)A.B.C.D.E.2.沙门菌分离时选取标本,不正确的是 A.第 3 周取静脉血 B.整个病程均可取骨髓 C.食物中毒时取粪便、呕吐物和可疑食物 D.第 2 周起取粪便和尿液 E.败血症取血液(分数:1.00)A.B.C.D.E.3.一般 AgAb 反应 pH 是 A.46 B.56 C.68 D.78 E.79(分数:1.00)A.B.C.
2、D.E.4.肺炎链球菌的特点是 A.具有荚膜 B.能产生强烈的内毒素 C.引起间质性肺炎 D.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E.具有菌毛(分数:1.00)A.B.C.D.E.5.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称作基因座,DNA 重组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此时基因座将 A.发生交换 B.发生转座 C.保持不变 D.发生移位 E.发生转换(分数:1.00)A.B.C.D.E.6.可用来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变形杆菌 C.大肠埃希菌 D.链球菌 E.沙门菌(分数:1.00)A.B.C.D.E.7.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疫苗是指 A.两种组织混合培养疫苗 B.两种细胞混合培养疫苗 C.合并其他疫苗使用 D.家
3、鼠型和野鼠型混合疫苗 E.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混合疫苗(分数:1.00)A.B.C.D.E.8.对人类不致病的螺旋体为 A.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B.双曲钩端螺旋体 C.苍白密螺旋体 D.埃氏疏螺旋体 E.回归热疏螺旋体(分数:1.00)A.B.C.D.E.9.用于观察细胞亚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显微镜是 A.生物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解剖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E.相差显微镜(分数:1.00)A.B.C.D.E.10.L 型细菌的致病特点是 A.引起急性化脓性感染 B.引起慢性和反复发作性感染 C.引起隐性感染 D.引起全身感染 E.引起潜伏感染(分数:1.00)A.B.C.D.E.11.对人体的脾
4、损害最明显,呈“急性传染脾样变化的立克次体病是 A.猫抓病 B.战壕热 C.立克次体痘 D.洛矶山斑点热 E.恙虫病(分数:1.00)A.B.C.D.E.12.皮肤癣真菌具有的嗜特性是 A.脂蛋白 B.外膜蛋白 C.核蛋白 D.角质蛋白 E.纤维蛋白(分数:1.00)A.B.C.D.E.13.抗原表位是 A.完全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抗原决定基 E.不完全抗原(分数:1.00)A.B.C.D.E.14.HBV 病毒核心的主要抗原成分是 A.HBaAg B.HBsAg C.HBeAg D.HBcAg E.HBdAg(分数:1.00)A.B.C.D.E.15.可在人工培养基上
5、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真菌 C.细菌 D.病毒 E.放线菌(分数:1.00)A.B.C.D.E.16.具有荚膜结构的微生物是 A.军团菌 B.志贺菌 C.变形杆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大肠埃希菌(分数:1.00)A.B.C.D.E.17.用于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的患者标本是 A.血清 B.脑脊液 C.鼻咽分泌物 D.尿液 E.血液(分数:1.00)A.B.C.D.E.18.毒物与非毒物发生互变的重要条件是 A.温度 B.时间 C.剂量 D.敏感性 E.接触方式(分数:1.00)A.B.C.D.E.19.有关细菌学检验标本采集和送检的方法,正确的是 A.女性淋病患者采集标本进行
6、细菌培养时,最佳采样部位为阴道壁 B.采集血液培养病原菌应在抗生素使用前进行 C.脑膜炎奈瑟菌的咽拭子可在常温、干燥条件下送检 D.伤寒患者的血液标本最好在发病第 2 周采集 E.尿标本最好采集前段尿(分数:1.00)A.B.C.D.E.20.不是 PCR 反应必需成分的是 A.dNTP B.DNA 聚合酶 C.RNA 聚合酶 D.模板 DNA E.特异性引物(分数:1.00)A.B.C.D.E.21.致癌物根据在致癌过程中所表现的作用,可分为 A.遗传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性致癌物 B.可疑致癌物和确证致癌物 C.动物致癌物和人类致癌物 D.启动物、促癌物和催展物 E.可疑致癌物和非致癌物(分数:
7、1.00)A.B.C.D.E.22.沙门菌抗原中无分类学意义的是 A.O 抗原 B.H 抗原 C.鞭毛抗原 D.F 抗原 E.Vi 抗原(分数:1.00)A.B.C.D.E.23.毒理学实验第 4 阶段实验包括 A.急性毒性试验 B.蓄积试验 C.致突变试验 D.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E.代谢试验(分数:1.00)A.B.C.D.E.24.毒素转成类毒素后,其特点是 A.增强了免疫原性 B.减弱了毒素的病理作用 C.增强了毒性作用 D.增强与抗毒素的结合力 E.减弱了致敏作用(分数:1.00)A.B.C.D.E.25.关于药敏试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备琼脂平板时,加入抗菌药物的温度是
8、50左右 B.MBC 指最小杀菌浓度 C.MH 琼脂平板琼脂厚度一般为 3mm D.抑菌环直径越大,MIC 越大 E.MIC 是指最小抑菌浓度(分数:1.00)A.B.C.D.E.二、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5.50) A.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B.阐明不同剂量水平的待评物质与有害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C.确定危险人群接触待测化学毒物的总量 D.估算待评化学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的估计值 E.确定待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机体接
9、触后,能否产生损害效应(分数:1.00)(1).危害性认定是指(分数:0.50)A.B.C.D.E.(2).接触评定是指(分数:0.50)A.B.C.D.E. A.以 DNA 为模板合成 DNA B.以 RNA 为模板合成 cDNA C.以 DNA 为模板合成 mRNA D.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E.某一基因型细胞吸收另一基因型细胞 DNA(分数:1.00)(1).转录是指(分数:0.50)A.B.C.D.E.(2).反转录是指(分数:0.50)A.B.C.D.E. A.玻片凝集试验 B.试管凝集试验 C.间接凝集试验 D.协同凝集试验 E.冷凝集试验(分数:1.50)(1).ABO
10、 血型检测常使用(分数:0.50)A.B.C.D.E.(2).伤寒和副伤寒检测常使用(分数:0.50)A.B.C.D.E.(3).类风湿因子检测常使用(分数:0.50)A.B.C.D.E. A.蓄积毒性试验 B.致癌试验 C.基因突变试验 D.慢性毒性试验 E.急性毒性试验(分数:1.00)(1).可用于检测化学毒物毒性强度分级的试验是(分数:0.50)A.B.C.D.E.(2).可用于检测化学毒物阈剂量的试验是(分数:0.50)A.B.C.D.E. A.菌毛 B.侵袭性酶 C.荚膜 D.毒素 E.菌体外膜蛋白(分数:1.00)(1).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分数:0.50)A.B.C.D
11、.E.(2).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分数:0.50)A.B.C.D.E.三、B多选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26.基因转录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不对称转录 B.转录的底物有 4 种,即 ATP、GTPCTP、UTP C.RNA 聚合酶作用不需要引物 D.间断复制 E.转录沿 53方向(分数:1.00)A.B.C.D.E.27.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有 A.一般只在产生该干扰素的同种细胞中起作用 B.选择性地作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 C.作用具有广谱性 D.可直接灭活病毒 E.生物活性高(分数:1.00)A.B.C.D.E.28.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包括 A.RF 试验 B.R
12、PR 试验 C.TPHA 试验 D.ASO 试验 E.TPI 试验(分数:1.00)A.B.C.D.E.29.可用于钩端螺旋体早期诊断的试验有 A.血凝试验 B.间接荧光抗体检测 C.间接血凝试验 D.地高辛配基标记的 DNA 探针检测 E.聚合酶联链反应(分数:1.00)A.B.C.D.E.30.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网状体的特点包括 A.无感染性 B.无细胞壁 C.代谢活跃 D.有繁殖能力 E.有感染性(分数:1.00)A.B.C.D.E.31.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有 A.一般只在产生该干扰素的同种细胞中起作用 B.选择性地作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 C.作用具有广谱性 D.可直接灭活病毒 E.生
13、物活性高(分数:1.00)A.B.C.D.E.32.霍乱肠毒素的特点有 A.由 A、B 2 个亚单位组成,A 单位为毒性单位 B.为不耐热毒素 C.对纤维蛋白酶抵抗 D.对胃蛋白酶敏感 E.在细菌对数期合成(分数:1.00)A.B.C.D.E.33.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可分为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不溶血性链球菌(分数:1.00)A.B.C.D.E.34.临床常见的全身感染有 A.毒血症 B.内毒素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 E.败血症(分数:1.00)A.B.C.D.E.35.临床常用培养基根据性质及用途,可分为 A.代谢培养
14、基 B.营养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合成培养基(分数:1.00)A.B.C.D.E.36.临床细菌学检验病例标本送检,常规进行的检验有 A.直接涂片镜检 B.分离培养 C.生化反应 D.噬菌体试验 E.血清学试验(分数:1.00)A.B.C.D.E.37.DNA 聚合酶 I 裂解生成的 Klenow 片段具备的活性为 A.53聚合酶活性 B.35核酸外切酶活性 C.53核酸内切酶活性 D.35 核酸水解酶活性 E.53核酸内切酶活性(分数:1.00)A.B.C.D.E.38.原核生物核糖体的组成为 A.16SrRNA B.tRNA C.5SrRNA D.mRNA E.23S
15、rRNA(分数:1.00)A.B.C.D.E.39.PCR 反应中所需的成分有 A.DNA 内切酶 B.MgC12 C.dNTP D.寡核苷酸引物 E.模板 DNA(分数:1.00)A.B.C.D.E.40.组成 DNA 的碱基包括 A.腺嘌呤 B.胸腺嘧啶 C.鸟嘌呤 D.胞嘧啶 E.尿嘧啶(分数:1.00)A.B.C.D.E.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 答案解析(总分:45.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实验室中使用的多数容量器材,其定量的标准温度为 A.37 B.35 C.27 D.25 E.20(分数:1.00)A.B.C.D
16、.E. 解析:2.沙门菌分离时选取标本,不正确的是 A.第 3 周取静脉血 B.整个病程均可取骨髓 C.食物中毒时取粪便、呕吐物和可疑食物 D.第 2 周起取粪便和尿液 E.败血症取血液(分数:1.00)A. B.C.D.E.解析:沙门菌分离标本时,根据伤寒病的病程采取不同标本,通常第 12 周取血液,第 23 周取粪便或尿液。3.一般 AgAb 反应 pH 是 A.46 B.56 C.68 D.78 E.79(分数:1.00)A.B.C. D.E.解析:4.肺炎链球菌的特点是 A.具有荚膜 B.能产生强烈的内毒素 C.引起间质性肺炎 D.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E.具有菌毛(分数:1.00)A.
17、 B.C.D.E.解析: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在机体内形成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力。5.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称作基因座,DNA 重组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此时基因座将 A.发生交换 B.发生转座 C.保持不变 D.发生移位 E.发生转换(分数:1.00)A.B.C. D.E.解析:6.可用来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变形杆菌 C.大肠埃希菌 D.链球菌 E.沙门菌(分数:1.00)A.B. C.D.E.解析: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具有与变形杆菌某些 X 株的菌体抗原(O)共同抗原,因而临床上常用以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作为人或动物血
18、清中相关抗体的检查。这种交叉凝集试验称为外斐反应,作为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7.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疫苗是指 A.两种组织混合培养疫苗 B.两种细胞混合培养疫苗 C.合并其他疫苗使用 D.家鼠型和野鼠型混合疫苗 E.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混合疫苗(分数:1.00)A.B.C.D. E.解析:8.对人类不致病的螺旋体为 A.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B.双曲钩端螺旋体 C.苍白密螺旋体 D.埃氏疏螺旋体 E.回归热疏螺旋体(分数:1.00)A.B. C.D.E.解析:双曲钩端螺旋体为腐生菌,对人不致病。9.用于观察细胞亚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显微镜是 A.生物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解剖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E.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微生物 检验 技术 相关 专业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