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精神神经系统》模拟题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精神神经系统》模拟题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精神神经系统》模拟题1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精神神经系统模拟题 1及答案解析(总分:39.00,做题时间:90 分钟)A11.下列哪项体征对鉴别肢体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最有价值(分数:1.00)A.瘫痪程度分级及范围大小B.有无肌肉萎缩C.肌张力增高或减低D.腱反射亢进或消失E.有无病理反射2.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最确切体征是(分数:1.00)A.显著的肌萎缩B.肌束震颤C.肌张力增高D.肌张力减低E.Babinski征()3.右侧角膜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分数:1.00)A.右侧三叉神经B.左侧三叉神经C.右侧动眼神经D.左侧动眼神经E.左侧面神经4.下列哪项不符合对感觉障碍的判断(分数:1.00)A.感觉径路
2、的刺激性病变可引起疼痛、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B.感觉径路的破坏性病变可引起感觉减退或感觉消失C.过度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度,表现有潜伏期及后作用D.放射性疼痛系指疼痛可扩散到受累的感觉神经的支配区E.牵涉性疼痛系指内脏病变时出现相应皮肤节段区疼痛及感觉过敏5.进行感觉检查最应注意的是(分数:1.00)A.有无疼痛B.有元感觉异常C.感觉障碍的程度D.感觉障碍的部位E.有元感觉过敏6.检查深感觉时,令患者两足并拢直立,然后闭目,看其有无倾倒,称为(分数:1.00)A.Lhermitte征B.Kemig征C.Lasegue征D.Romberg征E.Gower征7.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常有肌张力增高,其
3、特点为(分数:1.00)A.上肢屈肌张力高,下肢伸肌张力高B.上肢伸肌张力高,下肢屈肌张力高C.上、下肢均为屈肌张力高D.上、下肢均为伸肌张力高E.上、下肢屈、伸肌张力均高8.内囊受损的感觉障碍特点是(分数:1.00)A.对侧单肢感觉减退或丧失B.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C.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伴自发性疼痛D.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伴感觉过度E.交叉性感觉减退或丧失9.病变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及感觉过度,其病变部位在(分数:1.00)A.顶叶感觉皮层B.内囊或基底节区C.丘脑D.中脑E.脑桥10.引起中枢性偏瘫(包括同侧中枢性面、舌瘫)的病
4、变部位是(分数:1.00)A.脊髓B.脑干C.小脑D.丘脑E.内囊11.下列哪项不符合失语症(分数:1.00)A.运动性失语的病损在主侧半球额下回后部B.感觉性失语的病损在主侧半球颞中、下回后部C.运动性失语是不能讲话,但能听懂问话D.感觉性失语表现为说话多,流利,但答非所问E.检查失语症患者必须意识清醒,检查合作,无精神症状12.下列哪项不符合延髓麻痹的判断(分数:1.00)A.真性延髓麻痹主要系指舌咽、迷走神经麻痹B.假性延髓麻痹为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C.真性及假性延髓麻痹均出现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D.假性延髓麻痹时咽反射消失E.真性延髓麻痹可伴有舌肌瘫痪、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13
5、.右侧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表现为(分数:1.00)A.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伴有左侧舌肌萎缩B.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伴有右侧舌肌萎缩C.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右侧舌肌萎缩D.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伴有左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E.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伴有右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14.脊髓侧索急性损伤可导致受损平面以下(分数:1.00)A.同侧肌肉瘫痪B.对侧肌肉瘫痪C.同侧腱反射永远消失D.对侧腱反射永远消失E.同侧痛温觉丧失15.脊髓半离断综合征常见于(分数:1.00)A.急性脊髓炎B.脊髓空洞症C.急性硬膜外脓肿D.脊髓髓外硬膜内肿瘤E.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6.下列哪项属锥体束征(分数:1.00)A.
6、Kenin征B.Lasegue征C.Romberg征D.Brudzinski征E.Babinski征17.病理反射的发生系因(分数:1.00)A.脊髓反射弧受损B.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C.基底节受损D.锥体束受损E.脑干网状结构受损18.Babinski征的典型表现为 (分数:1.00)A.拇趾背屈,其他各趾向外下呈扇形分开B.拇趾跖屈,其他各趾向外扇形分开C.仅拇趾背屈D.五趾均背屈E.五趾均跖屈19.Babinski征()可提示(分数:1.00)A.病损必定在大脑皮层B.病损必定在内囊C.病损必定在脊髓D.皮质脊髓束损害E.脑皮质损害20.同向性偏盲的病损位于(分数:1.00)A.同侧视
7、神经B.视交叉C.对侧视束D.对侧颞叶视辐射E.对侧顶叶视辐射21.脑血管病常见病因哪项不正确(分数:1.00)A.脑血管病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B.先天性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病因C.脑梗死最常见病因是脑动脉炎D.心源性栓子是脑栓塞最常见的栓子来源E.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病因22.神经系统的组成下列哪项正确(分数:1.00)A.包括大脑半球和小脑两个部分B.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个部分C.包括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D.包括运动系统和感觉系统两部分E.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个部分23.浅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分数:1.00)A.对疼痛刺激有反应B.角膜反射消失C.无吞咽反射D.
8、能执行简单的命令E.瞳孔对光反射消失24.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一般先定位诊断,然后进行定性诊断B.有些神经疾病在 CT等影像学检查时始终无阳性发现C.磁共振检查能取代临床方法来诊断疾病D.神经系统的症状按其发病机制可分四组,即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休克症状。E.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25.下列对感觉障碍的判断哪项不正确(分数:1.00)A.周围神经末梢性损害可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手套袜套型深浅感觉障碍B.脊髓半侧损害可出现病变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C.延髓背外侧病损可出现同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的交叉性感觉障碍D.丘
9、脑病损可引起同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深感觉障碍重于浅感觉E.皮层性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等复合感觉障碍A226.患者意识清醒,右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外斜视;额纹对称,露齿时口角右偏,伸舌左偏;左侧中枢性偏瘫,病变位于(分数:1.00)A.右侧脑桥B.右侧中脑C.右侧脑桥及中脑D.右侧延髓、脑桥及中脑E.右侧内囊病变发展形成天幕疝27.65岁男性,突然右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右上、下肢无力活动不灵,右偏身对针刺不敏感,看不见右侧物体,病变位于(分数:1.00)A.左侧中央前回B.左侧中央后回C.左侧额下回后部D.左侧内囊E.左侧枕叶矩状裂28.患者 60岁,走路时双脚
10、有踩棉花感,睁眼站立稍不稳,Romberg 征极明显,双下肢音叉振动觉丧失,病变在(分数:1.00)A.小脑B.脊髓后索C.脊髓侧索D.脊髓后角E.大脑额叶29.患者右下肢无力 3个月,左下半身麻木,检查左乳头水平以下痛温觉减退,右膝腱反射亢进,右Babinski(),右髂前上棘以下音叉振动觉减退,右足趾位置觉减退,病变为(分数:1.00)A.胸髓 3水平横贯性损害B.右侧胸髓 3水平半侧损害C.左侧胸髓 3水平半侧损害D.右侧胸髓 3水平后索损害E.左侧胸髓 3水平后索损害30.患者讲话缓慢,走路蹒跚,睁、闭眼站立均有倾倒现象,病变可能在(分数:1.00)A.小脑B.脊髓后索C.前庭系统D.
11、基底神经节E.丘脑31.患者 46岁,脐右侧阵发性疼痛 5个月,左下肢麻木、右下肢无力 4个月;检查左腹股沟以下痛觉减退,触觉存在,右下肢音叉振动觉消失,右下肢肌力级,右膝、踝反射亢进,右侧 Babinski征(),病变位于(分数:1.00)A.右半 T10节段B.左半 T10节段C.右半 T12节段D.左半 T12节段E.右半 L1节段32.患者为右利手,意识清,能理解他人讲话内容,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图,病变在(分数:1.00)A.左侧额上回后部B.左侧额中回后部C.左侧额下回后部D.左侧角回E.左侧顶上小叶33.患者肩以下左侧深感觉障碍,右侧痛温觉障碍,左上肢周围性瘫,左下肢中枢性瘫,其病
12、变位于(分数:1.00)A.左侧上颈髓(C24)B.左侧颈膨大C.右侧颈膨大D.右侧延髓E.右侧上位胸髓(T14)34.男患者 50岁,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分数:1.00)A.右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B.左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C.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D.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E.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BA.痉挛性截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及尿潴留 B.下肢感觉障碍 C.下肢瘫痪 D.面、舌及上肢感觉障碍 E.面、舌及上肢瘫痪 (分数:5.00)(1).一侧中央前回上部受损可引起对侧(分数:1.00)A.B.C.D.E.(2).一侧中央前回下部受损可引起
13、对侧(分数:1.00)A.B.C.D.E.(3).一侧中央后回上部受损可引起对侧(分数:1.00)A.B.C.D.E.(4).一侧中央后回下部受损可引起对侧(分数:1.00)A.B.C.D.E.(5).双侧旁中央小叶及其附近中央前、后回受损可引起(分数:1.00)A.B.C.D.E._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精神神经系统模拟题 1答案解析(总分:39.00,做题时间:90 分钟)A11.下列哪项体征对鉴别肢体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最有价值(分数:1.00)A.瘫痪程度分级及范围大小B.有无肌肉萎缩C.肌张力增高或减低D.腱反射亢进或消失E.有无病理反射 解析: 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痉挛性
14、瘫痪、硬瘫。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发生的下行纤维 锥体束受损所产生。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调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释放”,产生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临床上主要表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但无肌肉萎缩,呈痉挛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弛缓性瘫痪、软瘫。是因脊髓前角细胞及脑于运动神经核,及其发生的纤维脊髓前根、脊神经、颅神经受损害产生的瘫痪。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冲动兴奋,所以,在临床上表现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由此看来,二者临床表现显然不同 2.上运动神经元瘫
15、痪最确切体征是(分数:1.00)A.显著的肌萎缩B.肌束震颤C.肌张力增高D.肌张力减低E.Babinski征() 解析:上运动神经元是指锥体系统。起自火脑额叶中央前凹运动区第五层的巨锥体细胞,其轴突形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合称锥体束),经由放射冠后分别通过内囊后肢及膝部下行。锥体系统病损引起对侧肢体单瘫或偏瘫,其特点是: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其中最确切的体征是出现病理反射,即 Babinski征(+)。3.右侧角膜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分数:1.00)A.右侧三叉神经B.左侧三叉神经 C.右侧动眼神经D.左侧动眼神经E.左侧
16、面神经解析:角膜反射是由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与面神经共同完成的。 间接反射是指刺激一侧角膜,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 角膜反射通路:角膜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主核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出现闭眼反应) 角膜反射是由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与面神经共同完成的。当三叉神经第 1支(眼神经支)或面神经损害时,均可出现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间接反射的消失说明左侧角膜受到刺激后,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没有被传入,或是根本没有神经冲动产生。这样就不会引起反射,右侧自然不会出现间接反射了。病变在左侧的三叉神经眼支。 4.下列哪项不符合对感觉障碍的判断(分数:1.00)A.感觉径路的刺激性病变可引起疼痛、
17、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B.感觉径路的破坏性病变可引起感觉减退或感觉消失C.过度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度,表现有潜伏期及后作用 D.放射性疼痛系指疼痛可扩散到受累的感觉神经的支配区E.牵涉性疼痛系指内脏病变时出现相应皮肤节段区疼痛及感觉过敏解析:感觉过度:多发生在感觉障碍的基础上,感觉的刺激阈增高,反应剧烈时间延长,即当刺激达到阈值时,经一潜伏期,可产生一种强烈、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觉,病人不能正确指出刺激部位和判明刺激的性质与强度,有时感到刺激点向四周扩散,持续段时间后才消失,见于周围神经或丘脑的损害。 所以,本题选 C 5.进行感觉检查最应注意的是(分数:1.00)A.有无疼痛B.有元感觉异常C.
18、感觉障碍的程度D.感觉障碍的部位 E.有元感觉过敏解析:感觉检查时,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痛觉、触觉和温度觉。有感觉障碍时,特别要注意针对症状注意检查处感觉障碍的部位。6.检查深感觉时,令患者两足并拢直立,然后闭目,看其有无倾倒,称为(分数:1.00)A.Lhermitte征B.Kemig征C.Lasegue征D.Romberg征 E.Gower征解析:典型的低头曲颈触电样征(Lhermittes 征):多发性硬化患者被动屈颈时会诱导刺痛感或触电样感觉,从颈部放射至背部甚至到下肢的放射性触电感。头复位时,症状消失;屈颈动作愈迅速有力,触电感亦愈强烈,如屈颈动作缓慢,触电感则较轻微。是多发性硬化的特征
19、性表现之一。 Kemig 征(克匿格征) 正常人髋关节屈成直角时膝关节可伸达 135。若伸膝受限并有疼痛与屈肌痉挛,则为阳性。 3.Brudzinsky(布鲁津斯基征) 在被动屈颈时若两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则为阳性。 romberg 征:又称闭目直立试验,嘱患者双足并拢站立,两臂向前平伸,然后嘱其闭合双眼,视其有无摇摆或倾倒。7.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常有肌张力增高,其特点为(分数:1.00)A.上肢屈肌张力高,下肢伸肌张力高 B.上肢伸肌张力高,下肢屈肌张力高C.上、下肢均为屈肌张力高D.上、下肢均为伸肌张力高E.上、下肢屈、伸肌张力均高解析:神经运动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1 下运动神经元,2 上运
20、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3 锥体外系统,4小脑系统。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大脑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受损引起的对侧肢体单瘫或偏瘫,也叫中枢性瘫痪。特点。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肌张力增高的特点,上肢的屈肌比伸肌肌张力高,下肢的伸肌比屈肌肌张力高。因此,作被动运动检查肌张力时。伸直上肢及弯曲下肢所遇的阻力大,被动运动快比被动运动慢阻力大。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或折刀样痉挛。 8.内囊受损的感觉障碍特点是(分数:1.00)A.对侧单肢感觉减退或丧失B.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 C.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临床 执业 助理 医师 精神 神经系统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