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A1型题-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A1型题-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A1型题-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临床执业医师 A1型题-试卷 4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分数:2.00)A.脱氢反应B.营养物氧化成 H 2 O和 CO 2 的过程C.加氧反应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E.释出电子的反应2.涉及核苷酸数目变化的 DNA损伤形式是(分数:2.00)A.DNA(单链)断链B.链间交联C.链内交联D.插入突变E.置换突变3.维系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分数:2.00)A.离子键B.肽键C.二硫键D.氢键E.疏水键4.DNA碱基组成的规律是(分数:2.00)A.A=C;T=GB.A+T=C+
2、GC.A=T;C=GD.(A+T)(C+G)=1E.A=G;T=C5.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分数:2.00)A.不易被蛋白酶水解B.分子量降低C.溶解性增加D.生物学活性丧失E.共价键被破坏6.Km值是指反应速度为 1/2Vmax时的(分数:2.00)A.酶浓度B.底物浓度C.抑制剂浓度D.激活剂浓度E.产物浓度7.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 CoA从线粒体转移至胞液的途径是(分数:2.00)A.三羧酸循环B.乳酸循环C.醛酸循环D.柠檬酸-丙酮酸循环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8.下列含有核黄素的辅酶是(分数:2.00)A.FMNB.CoASHC.NAD +D.NADP +E.CoQ9.下列氨基酸中能
3、转化生成儿茶酚胺的是(分数:2.00)A.天冬氨酸B.色氨酸C.酪氨酸D.脯氨酸E.甲硫氨酸10.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分数:2.00)A.三磷酸腺苷B.脂肪酸C.氨基酸D.磷酸肌酸E.葡萄糖11.下列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 - 氨基丁酸(GABA)的是(分数:2.00)A.谷氨酸B.天冬氨酸C.苏氨酸D.色氨酸E.蛋氨酸12.DNA分子上能被 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叫做(分数:2.00)A.外显子B.增强子C.密码子D.终止子E.启动子13.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是(分数:2.00)A.220nmB.240nmC.260nmD.280nmE.300nm14.tRNA分子上 3“端
4、序列的功能是(分数:2.00)A.辨认 mRNA上的密码子B.剪接修饰作用C.辨认与核糖体结合的组分D.提供-OH 基与氨基酸结合E.提供-OH 基与糖类结合15.逆转录的遗传信息流向是(分数:2.00)A.DNADNAB.DNARNAC.RNADNAD.RNA蛋白质E.RNARNA16.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是(分数:2.00)A.特异切开单链 DNAB.特异切开双链 DNAC.连接断开的单链 DNAD.切开变性的 DNAE.切开错配的 DNA17.核酸变性后,可产生的效应是(分数:2.00)A.增色效应B.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D.溶液黏度增加E.磷酸二酯键的断裂18.
5、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均起作用的酶是(分数:2.00)A.丙酮酸羧化酶B.磷酸甘油酸激酶C.果糖二磷酸酶D.丙酮酸激酶E.葡萄糖激酶19.下列关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耦联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ADP磷酸化作用继续,氧利用增加B.ADP磷酸化作用继续,但氧利用停止C.ADP磷酸化停止,但氧利用继续D.ADP磷酸化无变化,但氧利用停止E.ADP磷酸化停止,氧利用也停止20.下列关于酮体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酮体包括乙酰乙酸、 羟丁酸和丙酮B.酮体只能在肝外组织氧化C.酮体是肝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D.酮体只能在肝的线粒体内生成E.合成原料是丙酮酸氧化生成的乙酰 CoA21.脂肪
6、酸 -氧化和酮体生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分数:2.00)A.乙酰乙酰 CoAB.甲基二羟戊酸C.HMG CoAD.乙酰乙酸E.-羟丁酸22.氨由肌肉组织通过皿液向肝进行转运的机制是(分数:2.00)A.三羧酸循环B.鸟氨酸循环C.丙氨酸-葡萄糖循环D.甲硫氨酸循环E.ATP循环23.能够干扰谷氨酰胺参与合成嘌呤核苷酸的物质是(分数:2.00)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5-氟尿嘧啶D.甲氨蝶呤E.阿糖胞苷24.下列关于 DNA复制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不需要 RNA参与B.新生 DNA链沿 5“3“方向合成C.DNA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D.复制是定点双向进行的E.有 DNA
7、聚合酶参与25.下列物质可以作为合成 DNA原料的是(分数:2.00)A.dAMP dGMP dCMP dTMPB.dATP dGTP dCTP dTTPC.dADP dGDP dCDP dTDPD.dATP dGTP dCTP dUTPE.dAMP dGMP dCMP dUMP26.链霉素抑制结核菌的机制是(分数:2.00)A.抑制细胞 DNA聚合酶B.抑制转肽酶阻断肽链延长C.抑制细胞 RNA聚合酶D.与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并改变其构象E.抑制细菌转录过程27.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是(分数:2.00)A.DNAB.siRNAC.mRNAD.rRNAE.tRNA28.下列关于受体与配体结合
8、特点选项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高度专一性B.高度亲和力C.可饱和性D.不可逆性E.非共价键结合29.G蛋白所指的酶或蛋白质是(分数:2.00)A.蛋白激酶 AB.鸟苷酸环化酶C.蛋白激酶 GD.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E.鸟苷酸结合蛋白30.可识别并切割 DNA分子内特异序列的酶称为(分数:2.00)A.限制性外切核酸酶B.限制性内切核酸酶C.非限制性外切核酸酶D.非限制性内切核酸酶E.DNA酶(DNase)31.纤维素性血栓主要发生在(分数:2.00)A.下肢深静脉B.左心耳C.微循环D.心室壁瘤内E.门静脉32.结核性肉芽肿的特征性细胞成分为(分数:2.00)A.上皮样细胞和朗格汉斯
9、细胞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C.Langhans巨细胞和异物细胞D.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33.假(伪)膜性炎症的渗出物主要为(分数:2.00)A.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坏死组织B.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C.纤维素、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E.黏液、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34.女,60 岁,右颈淋巴结肿大 3个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小的病变是(分数:2.00)A.转移癌B.淋巴结反应性增生C.恶性淋巴瘤D.淋巴结结核E.转移性肉瘤35.高血压时的肾脏病理变化表现为(分数:2.00)A.颗粒性固缩肾B.肾脏单发性贫血性梗死C.肾动脉动脉瘤形成D.肾
10、的多发性大瘢痕形成E.肾脏淤血临床执业医师 A1型题-试卷 4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分数:2.00)A.脱氢反应B.营养物氧化成 H 2 O和 CO 2 的过程 C.加氧反应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E.释出电子的反应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生物氧化概念。 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为生物氧化,它主要是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最终生成 CO 2 和 H 2 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备选答案 A(脱氢反应)、C(加氧反应)、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和 E(释出电子的反应)只是叙述了生物氧化过
11、程中不同类型的具体化学反应形式,并未说出生物氧化概念。备选答案 B(营养物氧化成 H 2 O和 CO 2 的过程)符合或最接近生物氧化概念的叙述,因此在 5个备选答案中属最佳答案。2.涉及核苷酸数目变化的 DNA损伤形式是(分数:2.00)A.DNA(单链)断链B.链间交联C.链内交联D.插入突变 E.置换突变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 DNA损伤形式或异常结构变化。在环境中某些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可能会引起 DNA损伤,损伤若不能及时、正确修复,可发生突变。DNA 损伤有多种形式,如断链,链内或链问交联,碱基缺失或插入,碱基置换等。其中,涉及核苷酸数目变化的 DNA损伤形式是碱基缺失(核苷酸数
12、目减少)或插入(核苷酸数目增加),因此备选答案 D(插入突变)是正确选择。3.维系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分数:2.00)A.离子键B.肽键 C.二硫键D.氢键E.疏水键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蛋白质一级结构化学键。蛋白质或多肽链一级结构化学键是肽键。4.DNA碱基组成的规律是(分数:2.00)A.A=C;T=GB.A+T=C+GC.A=T;C=G D.(A+T)(C+G)=1E.A=G;T=C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 DNA碱基组成规律。DNA 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核苷酸组成为 dAMP、dGMP、dCMP及 dTMt);因 DNA由两条互补链构成,所以其碱基组成有A=T、C=G或AT=1,
13、GC=1 的规律。5.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分数:2.00)A.不易被蛋白酶水解B.分子量降低C.溶解性增加D.生物学活性丧失 E.共价键被破坏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空间结构(高级结构)破坏,但不涉及肽键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某些理化性质改变、生物学活性丧失,称蛋白质变性。变性的蛋白质水溶性降低,结晶能力消失,溶液黏度增加,易被蛋白酶水解,生物学活性往往丢失。5 种备选答案描述只有 D符合上述变性蛋白质的表现。6.Km值是指反应速度为 1/2Vmax时的(分数:2.00)A.酶浓度B.底物浓度 C.抑制剂浓度D.激活剂浓度E.产物浓度解析:解析:本试题考
14、核米氏常数定义。米氏常数(Km)值是指某一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作用称(底物)浓度。该常数为酶的特征性常数。7.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 CoA从线粒体转移至胞液的途径是(分数:2.00)A.三羧酸循环B.乳酸循环C.醛酸循环D.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脂肪酸合成原料乙酰 CoA转运机制。 脂肪酸合成(软脂酸)在细胞质进行,加长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在滑面内质网或线粒体进行;而合成原料主要来自糖代谢产生的乙酰 CoA,存在于线粒体。乙酰 CoA由线粒体转运到细胞质靠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故备选答案 D正确。试题反应模式提示近 40考生选择 A(三羧酸循
15、环),乙酰 CoA经三羧酸循环只能被彻底氧化成 CO 2 ,所以这是不该发生的错误。8.下列含有核黄素的辅酶是(分数:2.00)A.FMN B.CoASHC.NAD +D.NADP +E.CoQ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核黄素的生物化学作用。 FMN,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系由核黄素、核醇及磷酸组成。核黄素即维生素 B 2 。历届考试有近 20考生选择 B(CoASH),25考生选择 D(NADP + ),纯属记忆错误造成。CoASH,也就是辅酶 A,含泛酸;NAP + 含维生素 PP。 NAD +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与NADP +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结构上仅差 1个磷酸。本题所提
16、供的 5个备选答案中,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那么,如果选择 D是正确的,则 C答案也是正确的,这样分析,选择 D是既不符合学科知识,也忽视了回答问题时的逻辑推理。9.下列氨基酸中能转化生成儿茶酚胺的是(分数:2.00)A.天冬氨酸B.色氨酸C.酪氨酸 D.脯氨酸E.甲硫氨酸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酪氨酸代谢产物。酪氨酸羟化生成多巴,多巴再经脱羧、羟化、转甲基反应依次生成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三者统称儿茶酚胺。历届考试中近 14 考生误选 B(色氨酸),可能是在忽略知识记忆的情况下,将儿茶酚胺臆想为有色物质而与色氨酸错误地联系在一起。10.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分数:2.00)A.三
17、磷酸腺苷 B.脂肪酸C.氨基酸D.磷酸肌酸E.葡萄糖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生物直接可利用能形式。三磷酸腺苷(ATP)是体内生理、生化活动的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体,少数生化反应需 GTP、CTP 或 UTP。磷酸肌酸为能量储存形式;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则属能源物质,但不是能量的直接供体。11.下列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 - 氨基丁酸(GABA)的是(分数:2.00)A.谷氨酸 B.天冬氨酸C.苏氨酸D.色氨酸E.蛋氨酸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 - 氨基丁酸来源。谷氨酸在脱羧酶催化下脱羧,生成 - 氨基丁酸(GABA),它是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虽然 - 氨基丁酸是 4碳酸,但不是由 4碳的天冬氨酸
18、衍生的,值得注意。12.DNA分子上能被 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叫做(分数:2.00)A.外显子B.增强子C.密码子D.终止子E.启动子 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启动子概念。启动子是含有转求起始点和 RN八聚合酶结合位点的 DNA序列。启动子结合 RNA聚合酶有一定特异性。转录过程,RNA 聚合酶必定要经过密码子,即二者也有一定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是非特异的、一过性的。所以,E 为最佳参考答案,错误地选择 C(密码子)是常见的,值得警惕。13.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是(分数:2.00)A.220nmB.240nmC.260nm D.280nmE.300nm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核酸紫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临床 执业 医师 A1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