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E4E3E2E1图 1试卷类型:A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 物 理 本试卷共 8 页, 20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l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 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宁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2、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0 分。本大题共 l2 小题,其中 1-8 小题为必做题, 9-12 小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在 9-10、 11-12 两组中选择一组作答。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不全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许多
3、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图 1 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为基态,若氢原子 A 处于激发态 E2,氢原子 B 处于激发态 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 A 可能辐射出 3 种频率的光子 B原子 B 可能辐射出 3 种频率的光子 C原子 A 能够吸收原子 B 发出的光子并跃迁道能级 E4D原子 B 能够吸收原子 A 发出的光子并跃迁道能级 E43图 2 所示的匀强电场 E 的区域内,由 A、 B、 C、 D、
4、 A 、 B 、C 、 D作为顶点构成一正方体空间,电场方向与面 ABCD 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D 两点间电势差 UAD与 A A两点间电势差 UAAB带正电的粒子从 A 点沿路径 A D D移到 D点,电场力做正功 C带负电的粒子从 A 点沿路径 A D D移到 D点,电势能减小 D带电的粒子从 A 点移到 C点,沿对角线 A C与沿路径 A B B C电场力做功相同 4机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轨道做匀加速运动,所受的阻力始终不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车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B机车输出功率不变 C在任意两相等时间内,机车动能变化相等 D在任意两相等时间内,机车动量变化大小相等
5、 5如图 3 所示,在倾角为 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 m 的物体受外力 F1和 F2的作用, F1方向水平向右, F2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mgFmgFF =+221,sincossin B mgFmgFF =+221,sinsincos C mgFmgFF =221,sincossin D mgFmgFF =221,sinsincos 6平行板间加如图 4( a)所示周期变化的电压,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静止在平行板中央,从 t=0 时刻开始将其释放,运动过程无碰板情况。图 4( b)中,能定性描述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b) 7图 5
6、 是霓虹灯的供电电路,电路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已知变压器原线圈与副线圈匝数比20121=nn,加在原线圈的电压为tu 100sin3111= ( V) ,霓虹灯正常工作的电阻R=440k, I1、 I2表示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电压 6220V,副线圈中的电流14.1mA 图 5 B副线圈两端电压 4400V,副线圈中的电流 10.0mA C I1I28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右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 6( 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
7、流表示数如图 6( 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 t1到 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 t1到 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 t2到 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 t2到 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选做题 第一组( 9-10 小题) :适合选修 3-3(含 2-2)模块的考生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 p1、 V1、 T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 p2、 V2、 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1=p2, V1=2V2, T1= 21T2 B p1=p2, V1=21V2, T1= 2T2C p1=2p
8、2, V1=2V2, T1= 2T2 D p1=2p2, V1=V2, T1= 2T210图 7 为焦耳实验装置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 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 第一组( 11-12 小题) :适合选修 3-4 模块的考生 11关于光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B双缝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光在同种介质种沿直线传播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12图 8 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
9、中 b 位置的质点起振比 a 位置的质点晚 0.5s, b 和 c之间的距离是 5cm,则此列波的波长和频率应分别为 A 5m, 1Hz B 10m, 2Hz C 5m, 2Hz D 10m, 1Hz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110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 12 分) 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电磁螺线管,已知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电阻率 =1.7 10-8 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试验来测算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
10、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 1)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工程分一下三个步骤: (请填写第步操作)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 +” 、 “ -”插孔;选择电阻档“ 1” ; _; 把红黑表笔分别与螺线管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数如图 9( a)所示。 ( 2)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图 9( b)的 A、 B、 C、 D 四个电路中选择 _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 10 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 _mm; ( 4)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金属丝电
11、阻值,可估算出绕制这个螺线管所用金属丝的长度约为 _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5)他们正确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始终无示数。请设计一种方案,利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并写出判断依据。 (只需写出简要步骤) _ 14 ( 8 分)如图 11( 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栓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
12、流电频率为 50Hz。图 11( b)中 a、 b、 c 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 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 c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打 a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 2.5 m/s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 b 段纸带中的 _。 ( 3)如果取重力加速度 10m/s2,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与小车的质量比为 _。 15 ( 10 分) ( 1)放射性物质 Po21084和 Co6027的核衰变方程为: 12068221084XPbPo += 260286027XNiCo
13、 += 方程中的 X1代表的是 _, X2代表的是_。 ( 2)如图 12 所示,铅盒内装有能释放 、 和 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 E 或磁场 B,在图 12( a) 、 ( b)中分别画出射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 (在所画的轨迹上须标明是 、 和 中的哪种射线) ( 3)带电粒子的荷质比mq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求得电子的荷质比,实验装置如图 13 所示。 他们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 首先在两极板 M1M2之间不加任何电场、磁场,开启阴极射线管电源,发射的电子从两极板中央通过,在荧幕的正中心处观察到一个
14、亮点; B 在 M1M2两极板间加合适的电场:加极性如图 13 所示的电压,并逐步调节增大,使荧幕上的亮点逐渐向荧幕下方偏移,直到荧幕上恰好看不见亮点为止,记下此时外加电压为 U。请问本步骤目的是什么? C 保持步骤 B 中的电压 U 不变,对 M1M2区域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磁场 B,使荧幕正中心重现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同学们正确推算处电子的荷质比与外加电场、磁场及其他相关量的关系为22dBUmq= 。一位同学说,这表明电子的荷质比将由外加电压决定,外加电压越大则电子的荷质比越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6 ( 12 分)土星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
15、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其中有两个岩石颗粒 A 和 B 与土星中心距离分别位 rA=8.0 104km 和 rB=1.2 105km。 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 1)求岩石颗粒 A 和 B 的线速度之比。 ( 2)求岩石颗粒 A 和 B 的周期之比。 ( 3)土星探测器上有一物体,在地球上重为 10N,推算出他在距土星中心 3.2 105km 处受到土星的引力为 0.38N。已知地球半径为 6.4 103km,请估算土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 17 ( 16 分)如图 14 所示,在同一竖直上,质量为2m 的小球 A 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7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