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基础医学-4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基础医学-4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基础医学-41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基础医学-4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1.发热(fever) (分数:2.00)_2.过热(hyperthermia) (分数:2.00)_3.生理性体温升高(physiological body temperature rise) (分数:2.00)_4.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EP) (分数:2.00)_5.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r) (分数:2.00)_6.热限(hyperthermic ceiling or febrile limit) (分数:2.00)
2、_7.寒战(chill) (分数:2.00)_8.稽留期(fastigium) (分数:2.00)_9.高热(super fever) (分数:2.00)_10.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 (分数:2.00)_二、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三、A 型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1.关于发热的概念下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体温超过正常值 0.5B.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C.是临床上常见疾病D.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12.下述哪种情况属于过热(分数:1.00)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妇女妊娠期C.妇女月经前
3、期D.剧烈运动后E.甲状腺功能亢进13.发热时体温正调节中枢位于(分数:1.00)A.中杏仁核B.延髓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D.腹中膈E.弓状核14.引起发热的最常见病因是(分数:1.00)A.恶性肿瘤B.组织损伤或坏死C.细菌感染D.抗原-抗体复合物E.病毒感染15.属于发热激活物的物质有(分数:1.00)A.白细胞介素-1B.抗原-抗体复合物C.干扰素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E.肿瘤坏死因子16.有明显致热作用的体内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来自(分数:1.00)A.胆汁酸盐B.血栓烷C.肾上腺素D.雌激素E.睾酮17.下列哪一种细胞不产生内生致热原(分数:1.00)A.巨噬细胞B.单核细胞C.朗
4、格汉斯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肿瘤细胞18.输液反应引起的发热,其产生原因多数是由于(分数:1.00)A.变态反应B.内毒素污染C.外毒素污染D.支原体污染E.真菌污染19.下列哪一种物质不属内生致热原(分数:1.00)A.IL-3B.IL-6C.IFND.MIP-1E.TNF20.发热时体温每升高 1,物质代谢率一般可提高(分数:1.00)A.3%B.5%C.8%D.13%E.20%21.成人发热时,体温每升高 1,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分数:1.00)A.5 次B.10 次C.15 次D.18 次E.20 次22.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分数:1.00)A.产热障碍B.散热障碍C.产热等
5、于散热D.散热大于产热E.产热大于散热23.体温下降期的热代谢特点是(分数:1.00)A.产热大于散热B.产热等于散热C.散热大于产热D.产热障碍E.散热障碍24.急性发热时,体温上升期动脉血压可(分数:1.00)A.轻度上升B.明显上升C.轻度下降D.明显下降E.先下降后上升25.发热患者最常出现哪种酸碱平衡紊乱(分数:1.00)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混合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26.高热患者容易发生哪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分数:1.00)A.低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水肿E.水中毒27.发热时,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出现(分数:1.00)A.全身酸痛B
6、.呼吸加深加快C.心率加快D.食欲增加E.尿量减少28.热惊厥产生的机制是(分数:1.00)A.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皮质下中枢兴奋性降低B.大脑发育不全C.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均兴奋D.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均抑制E.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皮质下中枢兴奋性增强29.注射青霉素引起机体发热与下述哪项有关(分数:1.00)A.内毒素B.淋巴因子C.红疹毒素D.抗原抗体复合物E.本胆烷醇酮30.发热时,体温上升期“鸡皮”形成的机制是(分数:1.00)A.全身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B.全身皮肤的立毛肌不随意收缩C.全身骨骼肌不随意的僵直性收缩D.全身皮肤的立毛肌周期性收缩E.下肢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四、
7、X 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31.组织细胞的供氧量与哪种因素有关(分数:2.00)A.动脉血氧分压B.动脉血氧含量C.血氧容量D.单位时间的供血量32.下列关于血氧指标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氧分压为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B.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和肺的外呼吸功能C.氧容量的大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D.氧含量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和量33.低张性缺氧血氧变化可有(分数:2.00)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容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34.大量食用含硝酸盐的腌菜后,可能出现下列哪些变化(分数:2.00)A.血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增多B.氧离曲线
8、左移C.红细胞内 2,3-DPG 生成减少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高35.在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哪几种类型的缺氧(分数:2.00)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36.某患者血氧指标为:PaO 2 12.6kPa(95mmHg),P v O 2 6.3kPa (55mmHg),血氧容量 108ml/L,动脉血氧饱和度 95%,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28ml/L,此患者可有何种类型的缺氧(分数:2.00)A.低张性缺氧B.血液型缺氧C.循环型缺氧D.组织性缺氧37.低张性缺氧引起呼吸运动增强的代偿意义在于(分数:2.00)A.提高肺泡气氧分压,进而增高 PaO2B
9、.使氧离曲线右移,有利于血液释放氧C.增加肺血流量,有利于氧的摄取D.增加心输出量,有利于氧的运输38.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的机制有 A.交感神经兴奋时肺小动脉收缩 B.K+外流增加 C.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介导的细胞内钙升高 D.内皮素、血管紧张素、血栓素 A2增多(分数:2.00)A.B.C.D.39.低张性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有(分数:2.00)A.心输出量增加B.血流重新分布C.肺血管收缩D.毛细血管增生、密度增加40.缺氧引起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分数:2.00)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增加C.呼吸运动减弱D.回心血量增多41.缺氧引起循环系统的损伤性变化是(分数:2.00)A.
10、肺动脉高压B.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回心血量增多42.久居高原的居民对慢性缺氧的代偿方式主要有(分数:2.00)A.红细胞增多B.呼吸运动持续增强C.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增加D.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增加43.缺氧时细胞的反应有(分数:2.00)A.缺氧诱导因子-1 (HIF-1)活性增强B.VEGF 基因高表达C.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D.红细胞内 2,3-DPG 含量升高44.慢性缺氧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分数:2.00)A.肺通气量增加B.心输出量增加C.红细胞增加D.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增强五、问答题(总题数:6,分数:22.00)45.缺氧可分为几种类型?各种单纯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
11、 (分数:4.00)_46.试述煤气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分数:4.00)_47.是否所有的缺氧都有发绀?为什么? (分数:4.00)_48.低张性缺氧时呼吸系统的代偿反应的机制和意义是什么? (分数:4.00)_49.试述低张性缺氧时循环系统的变化。 (分数:3.00)_50.试述缺氧时红细胞内 2,3-DPG 含量升高的机制及其意义。 (分数:3.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周某,男,27 岁。自诉随旅游团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高原后第二天,突然感到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食欲欠佳。随后逐渐出现咳嗽和胸闷,随即被送到当地医院。入院检查:患者体温 36.5,面色苍白,口
12、唇黏膜发绀,两肺底部听诊可闻及明显的湿啰音,心率 120 次/分,血压 100/70mmHg,X 线检查显示两肺下野存在大片状阴影。实验室血气分析检测,PaO 2 55mmHg、CaO 2 130ml/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0ml/L、SaO 2 70%,血常规无异常。立即给予吸氧与抢救,但患者的病情出现进行性加重,开始咳血性泡沫痰,次日凌晨因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死亡。(分数:10.00)(1).该患者出现什么类型的缺氧?其发生机制是什么?(分数:5.00)_(2).为什么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和死亡?(分数:5.00)_基础医学-4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
13、释(总题数:10,分数:20.00)1.发热(fever)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发热(fever):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的判断标准为超过正常值的 0.5。2.过热(hyperthermia)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过热(hyperthermia):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失调控或调节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被动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的程度可超过调定点水平。3.生理性体温升高(physiological body temperature rise)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生理性体温升高(physiol
14、ogical body temperature rise):在某些生理情况下,如运动、月经前期以及妊娠、心理性应激等出现的体温升高,这类体温升高随生理过程结束体温自动恢复正常,对机体无害也无需治疗。4.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EP)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EP):产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一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致热物质,称之为内生致热原。5.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r)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
15、r):能直接或间接激活机体产致热原细胞,并使其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各种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也称之为 EP 诱导物。包括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6.热限(hyperthermic ceiling or febrile limit)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热限(hyperthermic ceiling or febrile limit):发热时的体温升高极少超过 41,即使大大增加致热原的剂量也难越此界线,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特定范围以下的现象称为热限。7.寒战(chill)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寒战(chill):是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周期性
16、收缩的表现;其特点是骨骼肌的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所以不表现外功,但产热率较高,代谢可比正常增加 45 倍。8.稽留期(fastigium)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稽留期(fastigium):指当体温调节到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的高度时,便不再继续上升,而是在这个较高水平上波动的时期。9.高热(super fever)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高热(super fever):通常将体温大于 40以上的发热称为高热。尤其是体温达到 41以上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都可能受到较大的影响,小儿高热还容易诱发热惊厥。10.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
17、(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二、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三、A 型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1.关于发热的概念下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体温超过正常值 0.5B.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 C.是临床上常见疾病D.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解析:12.下述哪种情况属于过热(分数:1.00)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妇女妊娠期C.妇女月经前期D.剧烈运动后E.甲状腺功能亢进 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基础医学 4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