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2012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 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 :青峰弦月 (本卷共 18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 (35分 )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6 分 ) “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 在泉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化 遗产举世瞩目。海丝史迹、宗教胜迹、古建筑奇观历经岁月洗礼,风雨沧桑,每块青砖绿瓦都铭刻着古城人民的智慧,闪耀着城市文明的光芒。徜徉在如此诗意、如此魅力的城市,无不感受到她的风姿和 神韵,无不感受到她的底蕴和历程,无不感受到她的内涵和气质 。
2、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 (2 分 ) A 名 胜 莫 名 其妙 B 举 世 举 重若轻 C奇 观 洋洋大 观 D神 韵 韵 调悠扬 (2)下面所列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 “ 沧桑 ” 中, “ 沧 ” 字读音是 cng,笔画数为 7 画。 B “ 徜徉 ” 中, “ 徜 ” 字读音是 chng,部首为 “ 彳 ” 。 C “ 海丝 ” 中, “ 丝 ” 字读音是 s,部首为 “ 一 ” 。 D “ 诗意 ” 中, “ 诗 ” 字读音是 sh,最后一画为 “ ” 。 (3)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 ?为什么 ?(2 分 ) 能感受到她的风姿
3、和神韵、底蕴和历程、内涵和气质。 无不感受到她的风姿和神韵,无不感受到她的底蕴和 历程,无不感受到她的内涵和气质。 第 句。 2诗文默写。 (10 分 ) 问君何能尔 ? ?留取丹心照汗青。 海日生残夜, ,两北望,射天狼。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令初下, ; ,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按提示填空。 (4分 ) 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从不平凡的科学家邓稼先的事迹中,学到了 ; 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认识到 “ 格物致知 ” 的真正意义是 ;从小说人物李京京身上,学到了当美好的愿望遭到拒绝时, ;从苏霍姆林斯基 给女儿的信中,领会了 。 4综合性学习:
4、桥文化。 (7 分 )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为增进对它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参与 “ 桥文化 ” 的探究,感受 它的艺术魅力。 来源 :学 |科 |网 (1)【桥之名 】按提示,说出下列各式各样的 “ 桥 ” 。 (2 分 ) 用石头砌成、桥洞呈弧形的桥叫做 使道路形成立体交叉的桥称为 传说中,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曰 雨后彩虹被喻为 (2)【桥之美】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诗句所表现的桥之美。 (3分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美在 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美在 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 美在 (3)【桥之韵】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桥,请参照示例,另写一句。 (2 分 ) 示
5、例:严复将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搭建了通往西方文化领域的桥梁。 来源 :学 +科 +网 5名著测读。 (8 分 ) (1)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感受,不准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 “ 只有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一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人生才有意义。”保尔用自己的人生实践了这一意义。 B祥子是个悲剧人物。当他的幻想破灭后,自甘堕落,结果只能是 “ 痛苦地活着,冤屈地 死去”。 C如果将孙悟空放置在水浒传中,他也是好汉一条,因为他和大多梁山好汉一样武艺 高 强、嫉恶如仇。 D “ 水浒 ” 中的孙二娘是个母夜叉,拦路剪径、杀人越货,卖 人肉包子,违反了刑法和食品安全法
6、。 (2)阅读下面有关鲁滨孙漂流记故事情节的叙述,按要求作答。 (6 分 ) a鲁滨孙舍弃安选的生活,多次航海冒险。 b有一次,由于遭遇土耳其海盗的劫持,他历 尽艰险逃了出来。 c不料,当船航行到大海上时,遇上大风暴,巨浪将船打翻,唯他幸存。 d他 被海浪 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 28 年的时光。 情节有误的是第 句。原著的情节是 (概述 ) 在荒岛上,鲁滨孙靠什么创 造了生存的奇迹 ?请概括说明。 二、阅读 (55分 ) (一 )阅读下文,完成 6-9 题。 (15 分 )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
7、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 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 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莫说相 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 )。 (3 分 ) A湖中人鸟声俱 绝 哀转久 绝 B 是 日更定矣 问今 是 何世 C问 其 姓氏 望 其 旗靡 D强饮三大白 而 别 乃记之 而 去 7解释加点词。 (4 分 ) 余 孥 一小舟 见余 大 喜 及 下船 客 此 8用自
8、己的语言描述 “ 湖上影子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所表现的景色。 (5 分 ) 9在文中 ,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 ) A 一个 “ 痴 ” 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二 )阅读下文,完成 10-12 题。 (14 分 ) 每天进步一点点 赵华 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传授了成功最简单的方法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 魄,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地琢磨一下:每天
9、、进步、一点点,那简直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 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 撑杆跳高王子布勃卡的纪录是一厘米、一厘米升高的; 110 米跨栏飞人刘翔的速度是0 01 秒、 0 01 秒加快的。一个骄人的成就来自于一点一滴的进步,有赖于一步一步地积累。 每天一点点地进步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天天都有目标,时时都能努力,人人都可为之,仅此 而言,已弥足珍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初也许只有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平时进步积累的多与寡。每天自学一小时,一周就是七小时,一年累计 365 个 小时,几年下来就可以完成大学本科课程的学习。每天用 5 分钟 改进自己的工
10、作,每周 5 个工 作日都这么坚持改进,几年下来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行家里手。虽然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但每天都超越了昨天,如此日有所进、月有所变,用心写好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号,不论钻研什么学问、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达到理想的高峰。 做到 “ 每天进步一点点 ” 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丝毫的进步都不会从天而降,都不能唾手可得,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贵在每天,难在每天。“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要耐得住寂寞,不因收获不大而心浮气躁,不因目标尚远而情移心 摇,而应具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就要顶得住压力,不因面临障碍而畏惧退缩,不因遇到挫折而垂头丧气,
11、而应具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还要抗得住干扰,不因灯红酒绿而分心走神,不因冷嘲热讽而犹豫停顿,而应有专心致志的定力。 每天进步一点点,使每一个今天充实而又饱满;每天进步一点 点,终将使一生厚重而充实。 (选自做人与处世 2012 年第 7期 ) 10促使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三个先决条件是什么 ?应如何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6 分 ) 先决条件: 如何克服困难: 11 “ 每天进步一点点 ” 具有哪些意义 ?请简要概 括。 (4 分 ) 12在论述过程中,作者是如何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的 ?(4 分 ) (三 )阅读下文,完成 13 17 题。 (26 分 ) 父子的母校 韦如辉 父亲对儿子说起他的母校
12、,腮边的胡楂儿都飞快地跳起了舞。 父亲说,那操场,那教学楼,那梧桐树。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 语无伦次地说,那个大啊 !那家伙,那个高啊 !那个美啊 ! 儿子的思想,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鸽子一样地飞向远方。 父亲放下双臂,风摆树叶似的抖着右手又说,还有那教室,那家伙, 开阔敞亮,窗明几净。 父亲从嘴里喷发出的唾沫和浓重的烟草味,在阳光下的田野上肆无忌惮地游走。 儿子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完父亲一连串的表演,最后才语气稚嫩地问,爸,你的母校 真的那么好吗 ?儿子不是不相信父亲的话,实在是儿子没见过被父亲夸奖得如此美好的学校。 父亲似乎不高兴,一脸愠色地拨弄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福建省 泉州市 初中 毕业 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