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助理医师-2-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助理医师-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助理医师-2-1及答案解析.doc(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2-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属下列何种调查 A健康监护方法 B分析流行病学调查 C正常体检 D抽样调查 E职业病检查(分数:1.00)A.B.C.D.E.2.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 A个人行为改变 B集体行为改变 C政府行为改变 D个人及政府行为改变 E某个特殊人群的行为改变(分数:1.00)A.B.C.D.E.3.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 A季节性、周期性、短期波动 B流行、爆发、季节性、短期波动 C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D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E爆发、流行、长期趋势
2、(分数:1.00)A.B.C.D.E.4.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 A属于分析性研究 B设立比较组 C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D探索并检验病因假设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5.人胚自妊娠第 8 周到 12 周的胚胎期 A对化学物经胎盘致畸的敏感性降低 B对化学物经胎盘致癌的敏感性增高 C对致畸的敏感性最高 D器官系统可出现形态学改变 E此时受有害因素影响可致遗传病(分数:1.00)A.B.C.D.E.6.下列哪项不是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 A社会诊断 B流行病学诊断 C行为与教育诊断 D执行系统诊断 E管理与政策诊断(分数:1.00)A.B.C.D.E.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
3、的分析指标是 A引入率、患病率、病死率 B生存率、治愈率、保护率 C发病率、引入率、病死率 D发病率、有效率、续发率 E发病率、流行率、罹患率(分数:1.00)A.B.C.D.E.8.职业病学的主要任务是 A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 B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职业病 C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 D提高劳动生产率 E改善劳动条件(分数:1.00)A.B.C.D.E.9.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潜伏期的长短影响流行特征 B依据潜伏期可以制定疾病的预防措施 C潜伏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D依据潜伏期可以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E依据潜伏期可以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的关系(分数:1.00
4、)A.B.C.D.E.10.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 A季节性升高,一般多见于冬春季 B在未接种人群人,常呈周期性发病 C如果疾病的潜伏期短,易感人群集中,容易引起爆发 D受人口密度、居住条件等影响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1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的全过程,包括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设计、管理、评价 B设计、实施、评价 C评估、设计、实施 D评估、实施、管理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1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因患某些传染病死亡的,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并就近火化。下列传染病中,属于此类的为 A流行性出血热 B登革热 C黑热病 D炭疽 E艾
5、滋病(分数:1.00)A.B.C.D.E.13.疾病的流行是指 A某病在全年各月份都能见到 B某病的发生频率明显超过该地历年同期的水平 C某病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在该地人群中长年存在 D在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相同病例的现象 E某病在一定地区长期存在的现象(分数:1.00)A.B.C.D.E.14.静态作业氧消耗量最突出的特点是 A供氧少 B作业停止后氧消耗反而升高 C氧需少 D氧消耗水平不高 E不出现氧债(分数:1.00)A.B.C.D.E.15.体温仍处于正常状态的中暑病是 A日射病 B热痉挛 C热射病 D热衰竭 E中暑先兆(分数:1.00)A.B.C.D.E.16.CO 中毒患者其皮肤
6、和粘膜可呈 A暗红色 B鲜红色 C青紫色 D樱桃红色 E紫色(分数:1.00)A.B.C.D.E.17.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频谱特征 B声压级大小 C接触时间 D接触方式 E个体敏感性(分数:1.00)A.B.C.D.E.18.下列有关“反馈在传播中的作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有利于传播双方的信息沟通 B有利于修正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C有助于总体评估传播效果 D了解受传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 E可提高传播技巧(分数:1.00)A.B.C.D.E.19.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播途径的特点,传染源是人还是动物 B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C传染源
7、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 E传染源的数量,传播途径的特点,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分数:1.00)A.B.C.D.E.20.有关生产环境监测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掌握生产环境中危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及分布情况 B检查预防措施效果 C评价人体接触水平的最好方法 D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E评价生产环境卫生质量(分数:1.00)A.B.C.D.E.21.动态作业的特点是 A耗氧量少 B能够持久 C容易疲劳 D容易引起损伤 E恢复时间长(分数:1.00)A.B.C.D.E.2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最主要的一项
8、治疗措施是 A输液 B对症处理 C及时使用解磷定 D及时使用阿托品 E及时使用镇静剂(分数:1.00)A.B.C.D.E.23.下列哪种条件,在夏季田间劳动时,最易发生中暑 A高气温和低气湿天气,长时间劳动 B高气温和高气湿天气,长时间劳动 C高气温下劳动时间长 D高气湿下劳动时间长 E气温高过皮肤温度时(分数:1.00)A.B.C.D.E.24.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的主体为 A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B卫生防疫站 C技术监督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E食品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分数:1.00)A.B.C.D.E.25.高温车间是指 A夏季车间内气温超过 30 B车间内气温比室外夏季设计通风计
9、算温度高 2及以上 C夏季车间内气温超过 35 D车间内热源散热量每小时每 m3大于 50kcal E未明确规定(分数:1.00)A.B.C.D.E.26.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经食物传播 B经接触传播 C经空气传播 D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E医源性传播(分数:1.00)A.B.C.D.E.27.流行病学的偏倚是指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数据误差 E逻辑误差(分数:1.00)A.B.C.D.E.28.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 B不适用于罕见病 C设立对照组 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 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分数:1.00)A.B.C.D
10、.E.29.劳动能力鉴定是指 A对生产劳动者能力的确定和评价 B对生产劳动者作业能力的分析 C健康监护分析的结果 D对生产劳动者能力的确定 E对生产劳动者能力的评定(分数:1.00)A.B.C.D.E.30.发病率可以表示为 A(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数)100% C(观察期内的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D(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数)100% 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分数:1.00)A.B.C.D.E.31.微波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世界公认的学说是 A非热效应 B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C热效应 D钙稳态紊乱
11、E应激(分数:1.00)A.B.C.D.E.32.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 A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B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 C反对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 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E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分数:1.00)A.B.C.D.E.33.狂犬病的防制措施是 A捕杀野犬、限制养犬、管理家犬 B不得食用死亡病兽,应将其焚烧或深埋 C被病兽咬伤后应立即进行排毒、清创、抗菌抗毒 D预防接种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34.死亡专率的定义是 A某人群中死于某病的人数 B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数之
12、比 C按年龄、性别或者病种等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相应人群的比例 D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E实际死亡人数与根据一般人群死亡率计算的预期死亡数之比(分数:1.00)A.B.C.D.E.3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A易感人口的迁入 B免疫人口的死亡 C新生儿增加 D预防接种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分数:1.00)A.B.C.D.E.36.劳动卫生学是研究_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A劳动 B作业 C产业 D环境 E工业(分数:1.00)A.B.C.D.E.37.根据母婴保健法规定,经产前诊断,下列情形医师应当向夫妻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
13、意见的是 A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 B胎儿患遗传性疾病 C胎儿有缺陷 D孕妇患传染病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38.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 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 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与暴露无关的因子(分数:1.00)A.B.C.D.E.39.从方法学的角度,队列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分数:1.00)A.B.C.D.E.40.我国规定的检疫传染病包括 A鼠
14、疫、霍乱、黄热 B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 C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艾滋病 D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登革热 E霍乱、黄热病、流感(分数:1.00)A.B.C.D.E.41.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 A知识 B态度 C行为 D价值观 E信念(分数:1.00)A.B.C.D.E.4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最好是 A新发病例 B现患病例 C死亡病例 D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 E新病例和死亡病例(分数:1.00)A.B.C.D.E.43.在筛查试验中,试验的灵敏度愈高,则 A阴性预测值愈高 B阴性预测值愈低 C阳性预测值愈低 D阳性预测值愈高 E特异度愈高(分数:1.00)A.B.
15、C.D.E.44.某种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是指 A从未患过该病的人 B免疫水平较低的人 C正在患该病的人 D抵抗力较低,且从未患过该病的人 E具有最大的易感性,最容易接触传染源的人(分数:1.00)A.B.C.D.E.45.抢救经呼吸道吸入的急性中毒,首要采取的措施是 A应用特殊的解毒剂 B对症治疗 C立即脱离现场及急救 D消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E排出已吸收的毒物(分数:1.00)A.B.C.D.E.46.某男性铅作业工人,除尿铅增高外,具有神经衰弱症状,口内有金属味,尿 ALA 升高,可诊断为 A轻度铅中毒 B铅吸收 C铅中毒 D重度铅中毒 E中度铅中毒(分数:1.00)A.B.C.D.E.4
16、7.特异危险度是指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积 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和 E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平方和(分数:1.00)A.B.C.D.E.48.下列哪种形式为第二级预防 A遗传咨询 B合理营养 C产前检查 D对症治疗 E康复治疗(分数:1.00)A.B.C.D.E.4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医师执业注册,除了 A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一年的 B受吊销医
17、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不满二年的 C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已满二年 D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一年的 E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分数:1.00)A.B.C.D.E.50.某园艺场,某工人在夏季施用农药期间,突然感到头痛、头晕、恶心等。经检查证实为急性农药中毒,应在多长时间内向当地职业病管理机构报告 A24 小时 B48 小时 C24 小时 D12 天之内 E35 天之内(分数:1.00)A.B.C.D.E.公卫执业助理医师-2-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
18、(总题数:50,分数:50.00)1.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属下列何种调查 A健康监护方法 B分析流行病学调查 C正常体检 D抽样调查 E职业病检查(分数:1.00)A.B. C.D.E.解析: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一般为病例一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属于分析流行病学调查。2.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 A个人行为改变 B集体行为改变 C政府行为改变 D个人及政府行为改变 E某个特殊人群的行为改变(分数:1.00)A.B.C.D. E.解析:本题的思路在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健康教育等教材提到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
19、潜能。由此可见,A、B、C、E 的表述都不全面、完整或准确;而只有 D 是正确答案。3.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 A季节性、周期性、短期波动 B流行、爆发、季节性、短期波动 C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D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E爆发、流行、长期趋势(分数:1.00)A.B.C. D.E.解析:散发、爆发、流行和大流行是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流行强度反映的是疾病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其特征。1)散发:散发是指在一定地区内某病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的现象。确定某病在某地区是否属于散发,应参照该地区过去三年该病的发病率。疾病分布呈散发形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疾病常年流行
20、,人群有一定免疫力或因疫苗接种维持着人群的免疫水平,如麻疹。二是疾病呈隐性感染,一些传染病以隐性感染为主,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数较少,但人群中因为隐性感染维持着一定的免疫水平,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三是疾病的传播机制难以实现,如果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不能更换宿主,那么,这种传染病也就不可能引起流行,如流行性回归热。四是疾病的潜伏期较长,从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可知,潜伏期的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潜伏期短的传染病,感染病原体后发病急,病人集中,常呈爆发形式;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感染病原体后发病缓慢,病人不集中,常呈散发形式,如麻风病。2)流行:流行是指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水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执业 助理 医师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