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13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 2 分)( 2013黑龙江)下列图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烧制陶瓷 B 用炸药拆除楼房 C 火箭升空 D 干冰升华 考点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用炸药拆除楼房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火箭升空
2、过程中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 2 分)( 2013黑龙江)下列 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空气 B 海水 C 二氧化碳 D 石灰石 考点 :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 解: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二氧化碳组成的,
3、属于纯净物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 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 3( 2 分)( 2013黑龙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 : 实验操作型 分析: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 B、取用液体要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 C、取用固体药品要遵循 “一横、二放、三慢竖 ”的原则;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要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和试管的倾斜度等 解答: 解: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滴管污染药品,故 A
4、操作错误; B、取用液体药品时, 瓶口与试管口要紧挨,防止药品流出, 试剂瓶上的标签要朝向手心,防止药品腐蚀标签, 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药品,故 B操作正确; C、取用固体药品时,首先把试管横放,再镊子夹住药品轻轻放入试管中,最后将试管慢慢竖起,故图示操作错误;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与桌面成 45角,图中试管内的溶液过多,故 D 操作错误 故选 B 点评: 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同学们掌握正确的实 验操作方法,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础,同时此类考题也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 4( 2 分)( 2013黑龙江)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
5、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考点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
6、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5( 2 分)( 2013黑龙江)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化学式与俗名、名称均一致的是( ) A CaO、滑石粉、氧化钙 B NaOH、纯碱、氢氧化钠 C Na2CO3、苏打、碳酸钠 D CH3OH、酒精、乙醇 考点 :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氧化钙的俗称是生
7、石灰,其化学式为: CaO,其化学式与俗名、名称不一致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 NaOH,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与俗名、名称不一致 C、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其化学式为: Na2CO3,其化学式与俗名、名称均一致 D、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C2H5OH, CH3OH 是甲醇的化学式,其化学式与俗名、名称不一致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 2 分)( 2013黑龙江)下列化 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CO( NH2) 2 B KCl C KNO3 D Ca( H2PO4) 2
8、 考点 :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 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D、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 C 点评: 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 7( 2 分)( 2013黑龙江)低碳生活和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
9、合低碳理念的是( ) A 随手关灯 B 双面使用纸张 C 焚烧大量秸秆 D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考点 :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 :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低碳生活和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 “低碳 ”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 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 “低碳 ”理念 B、双面使用纸张,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选项符合 “低碳 ”理念 C、焚烧大量秸秆,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
10、碳、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 “低碳 ”理念 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 “低碳 ”理念 故选 C 点评: 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8( 2 分)( 2013黑龙江)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藏匿的毒品的原因是( )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考点 :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
11、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训练有素的缉毒犬闻到毒品的气味与分子的大小、分子的间隔,分子能否再分无关所以, B正确, A、 C、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 2 分)( 2013黑龙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 A 鱼 B 黄瓜 C 白菜 D 香蕉 考点 :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
12、有机营养素 专题 :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香蕉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 2 分)( 2013黑龙江)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羊毛 B 棉花 C 塑料 D 天然橡胶 考点 :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 : 化学与生活
13、分析: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B、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1( 2 分)( 2013黑龙江)下列结构示意图中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 ( 1)( 2
14、) B ( 2)( 3) C ( 3)( 4) D ( 2)( 4) 考点 :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故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A、( 1)中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2)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为 2,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 1)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故与(
15、 2)中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错误 B、( 2)( 3)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错误 C、由结构示意图中的粒子可知,( 3)( 4)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1,则( 3)( 4)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正确 D、( 2)( 4)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 2 分)( 2013黑龙江)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性能,在元素周期表中钛元素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16、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2 B 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 克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中子数为 22 考点 :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2;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 “1”,不是 “克 ”,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
17、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2,而不是中子数为 2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3( 2 分)( 2013黑龙江)实验室配制 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 ) A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 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C 量取、称量、溶解、计算 D 计算、溶解、称量、量取 考点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8、的配制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实验室配制 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实验室配制 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 2 分)( 2013黑龙江)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19、克) 90 11 5 8 反应后质量(克) 36 M 35 32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M 的值是 15 C 反应中甲、丙质量比为 15: 27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考点 :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待测的质量,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解答: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 90+11+
20、5+8=36+M+35+32,解得 M=11 A、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B、由上分析可知, M 的值是 11,故说错误; C、反应中甲、丙质量比为:( 90 36) g:( 35 5) g=9: 5,故说法错误; D、由 A分析,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 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 15( 2 分)( 2013黑龙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法轮功的组织者说法轮
21、功法力无边,发功可将水变成汽油 B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C 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速率较快 D 铁的冶炼过程是铁的化合物变成单质铁的过程 考点 :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水的净化;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铁的冶炼 专题 :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蒸馏得到的是纯水分析; C、根据反应物的微粒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分析; D、根据铁的冶炼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汽油中含有碳元素,而水中没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水不可能变成汽油,故说法错误
22、; B、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蒸馏得到的是纯水,净化程度最高,故说法正确; C、反应物的微粒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因此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速率较快,故说法正确; D、铁的冶炼过程是用还原剂将铁的化 合物还原成单质铁,故说法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解、水的净化过程以及铁的冶炼原理等就能顺利解决,增加了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二、多选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分。每小题有 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 1 分) 16( 2 分)( 2013黑龙江)下面是李阳同学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
23、是( ) A区别物质的方法 B安全常识 白酒和白醋观察颜色 棉线和羊毛线灼烧闻气味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盐酸 假酒中毒由甲醇引起 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 假盐中毒由亚硝酸钠引起 C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D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生石灰 洗涤剂除油污乳化作用 篝火晚会将木材架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 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石墨做电极导电性 碳酸钙做补钙剂 A A、 B B、 C C、 D D、 考点 : 物质的鉴别、推断;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碱、盐的鉴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专题 : 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黑龙江省 地区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