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各项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少见的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高热B.头痛C.偏瘫D.脑积水2.下列哪项不是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分数:2.00)A.胶质细胞结节形成B.脑软化灶形成C.脑实质点状出血D.蛛网膜下隙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3.伤寒肠道病变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空肠B.回肠下段C.回盲部D.横结肠4.伤寒小结由何种细胞组成(分数:2.00)A.类上皮细胞B.多核巨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5.伤寒肠道病变最常见且最明显的部位是
2、(分数:2.00)A.空肠B.上段回肠C.末段回肠D.乙状结肠6.伤寒并发肠穿孔或大出血最常见于病程(分数:2.00)A.第 2 周B.第 3 周C.第 4 周D.第 5 周7.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分数:2.00)A.出血性坏死性炎B.蜂窝织炎C.假膜性炎D.肉芽肿性炎8.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阿米巴(分数:2.00)A.脾脓肿B.肝脓刖C.脑脓肿D.肠坏疽9.关于阿米巴肝脓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常为肝右叶多发B.阿米巴滋养体一般经肠壁小静脉进入肝脏C.脓液呈棕褐色果酱样D.阿米巴滋养体多位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10.病变组织中所见之 Charcot
3、-Leyden 结晶来自(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11.慢性血吸虫病虫卵结节的成分不包括(分数:2.00)A.肉芽组织B.类上皮细胞C.异物巨细胞D.干酪样坏死12.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下列何者所致(分数:2.00)A.虫卵B.毛蚴C.尾蚴D.童虫13.下列哪种病损属第一期梅毒(分数:2.00)A.肝树胶肿(梅毒瘤)B.硬腭坏死穿孔C.皮肤斑疹或丘疹D.外生殖器硬性下疳14.下列哪项不是梅毒的晚期表现(分数:2.00)A.树胶样肿B.硬性下疳C.马鞍鼻D.梅毒性主动脉炎15.梅毒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心脏破裂B.主动脉瘤破裂
4、C.梅毒性主动脉炎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36.00)A假膜性炎 B增生性炎 C卡他性炎 D坏死性炎(分数:4.00)(1).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早期病变是(分数:2.00)A.B.C.D.(2).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特征性病变是(分数:2.00)A.B.C.D.A闭塞性小动脉炎 B梅毒疹 C硬性下疳 D树胶样肿(分数:8.00)(1).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是(分数:2.00)A.B.C.D.(2).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是(分数:2.00)A.B.C.D.(3).三期梅毒的主要表现是(分数:2.00)A.B.C.D.(4).梅毒的特征性病变是(分数:2.00)A.B.C.D.
5、A化脓性炎 B假膜性炎 C变质性炎 D增生性炎(分数:8.00)(1).伤寒的病变特点是(分数:2.00)A.B.C.D.(2).肠阿米巴病的病变特点是(分数:2.00)A.B.C.D.(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是(分数:2.00)A.B.C.D.(4).流行性脑膜脊髓炎的病变特点是(分数:2.00)A.B.C.D.A回盲部 B盲肠和升结肠 C末端回肠 D乙状结肠和直肠(分数:8.00)(1).肠阿米巴病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B.C.D.(2).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B.C.D.(3).肠伤寒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B.C.D.(4).肠结核的
6、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B.C.D.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呈地图状(分数:8.00)(1).肠结核(分数:2.00)A.B.C.D.(2).肠伤寒(分数:2.00)A.B.C.D.(3).肠阿米巴病(分数:2.00)A.B.C.D.(4).细菌性痢疾(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16.关于第一期梅毒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可见硬下疳形成B.可见树胶样肿C.可见小血管周围炎D.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和动脉炎为其基本病变17.下列关于梅毒树胶样肿和结核结节的比较,错误的有(分数:
7、2.00)A.均有凝固性坏死B.均有钙化C.均有闭塞性小动脉炎D.均含大量上皮样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18.下列哪些病变属于梅毒的基本病变(分数:2.00)A.灶性闭塞性血管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B.浆细胞浸润是本病的特征之一C.类似结核病的肉芽肿但中心无干酪样坏死D.类上皮细胞大量聚集19.下列关于慢性血吸虫病虫卵结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结节内的毛蚴仍存活B.可见大量类上皮细胞C.可见少量异物巨细胞D.虫卵沉积可发生转移性钙化20.肝血吸虫病可致(分数:2.00)A.肝脏血管及小叶改建B.肝内胆管炎C.肝纤维化D.门静脉高压21.夏科一莱登(Charcot-Leyde
8、n)结晶可见于(分数:2.00)A.阿米巴溃疡壁B.血吸虫虫卵结节C.肺吸虫囊肿D.丝虫性脉管炎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各项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少见的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高热B.头痛C.偏瘫 D.脑积水解析:解析:脑积水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并发症。流脑是化脓性炎,因此会出现高热。流脑也会有颅内高压,因此可有剧烈头痛。由于病变仅累及脑脊髓膜,未侵犯脑实质,因此很少出现偏瘫。偏瘫是乙脑的并发症。2.下列哪项不是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分数:2.00)A.胶质细胞结节形
9、成B.脑软化灶形成C.脑实质点状出血D.蛛网膜下隙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解析:解析: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是病毒感染,且主要累及脑实质,因此一般不会出现蛛网膜下隙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乙脑的主要病变位于脑实质:脑实质点状出血、胶质细胞结节形成、软化灶形成和淋巴细胞套形成等。3.伤寒肠道病变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空肠B.回肠下段 C.回盲部D.横结肠解析:解析:伤寒病变以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4.伤寒小结由何种细胞组成(分数:2.00)A.类上皮细胞B.多核巨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 解析:解析: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10、,以肠道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骨髓的变化最为显著。病变特点为巨噬细胞增生。这种巨噬细胞胞质丰富,染色较淡,核圆形或肾形,常偏于胞体的一侧,其吞噬能力很强,每吞噬有伤寒杆菌、受损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及组织细胞碎屑,常称这种细胞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称为伤寒小结或伤寒肉芽肿,此特征具有诊断意义。5.伤寒肠道病变最常见且最明显的部位是(分数:2.00)A.空肠B.上段回肠C.末段回肠 D.乙状结肠解析:解析:伤寒杆菌经胃进入小肠,当感染细菌量较大时,细菌穿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由于回肠末段含丰富的集合淋巴小结或孤立淋巴小结,因此伤寒肠道病变以末段回肠最明显。
11、6.伤寒并发肠穿孔或大出血最常见于病程(分数:2.00)A.第 2 周B.第 3 周 C.第 4 周D.第 5 周解析:解析:伤寒肠道病变分 4 期:髓样肿胀期(第 1 周)、坏死期(第 2 周)、溃疡期(第 3 周)及愈合期(第 4 周),每期大约持续 1 周。在起病第 3 周,坏死肠黏膜脱落后形成溃疡,溃疡一般深及黏膜下层,但坏死严重时可深达肌层及浆肌层,甚至穿孔。如侵及小动脉,可引起大出血。7.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分数:2.00)A.出血性坏死性炎B.蜂窝织炎C.假膜性炎 D.肉芽肿性炎解析:解析:细菌性痢疾最初表现为肠黏膜的急性卡他性炎,以后黏膜层表面部分发生坏死,渗出物中出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西医 综合 传染病 寄生虫病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