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物理(含答案).docx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物理(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物理(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3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物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选择题共 24 分,非选择题共 76 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客观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2、一、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 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 功率 单位的是 2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 错误 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3下列关于能源、能量转化及其获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C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D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 4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 1.0 103 kg m3
3、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kg D人的正常体温为 38 5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 B湿裤子 C冬天窗玻璃上 D钢水浇铸得 出“白气” 晾干 有冰花 到钢件 第 5 题 6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 PM2.5 PM2.5 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 2.5 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 10 10m)的 2 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 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M2.5 在空中的运动属 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PM2.5 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C PM2.5 中“ 2.5”
4、的单位是 nm D PM2.5 中“ 2.5”的单位是 m 7我国科研人员研发了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使中国跻身该技术领域国际先进行列假如所有导体都成了常温下的超导体,那么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 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 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 D电熨斗仍然能熨烫衣服 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A蓄势待发的火箭 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 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 D加速上升的飞艇 第 8 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 C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 10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
5、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冰鞋上装有冰刀 B飞镖的箭头很尖 C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 第 10 题 1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 拉至 A 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 计摩擦,小球可在 A、 B 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 B 点 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A在 B 点保持静止 B沿 BE 方向运动 C沿 BC
6、方向运动 D沿 BD 方向运动 二、填空题 (本题共 11 小题,每 空 1 分,共 26 分) 13家庭电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 V,考虑到用电安全,家庭电路中一般还接有 线 14下图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 第 14 题 (1)石块的质量为 g;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电压表的示数为 V 1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图甲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乙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6如图是“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时的情景,此时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之间的联系是通过 来实现的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是 的 17如图是国产歼 1
7、5 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的情景飞机升空是利用 (二力平衡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当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18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深海载人深潜器“蛟龙号”“蛟龙号”进行了 7000m 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 7062m,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7 107 Pa,以此数据计算:海水对“蛟龙号”每 0.5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 N;“蛟龙号”在海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大小将 19内燃机是将内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冲程 20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时,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
8、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通过多次实验,该同学得到了杠杆 的平衡条件 (2)实验中,在杠杆上的 A 点挂四个重均为 0.5N 的钩码, 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 B 点,使杠杆水 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 N;如果将测力 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 的示数将 (变大不变变小) 21小强用 10N 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N;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小于等于大于) 10N 22如图所示,光会聚于 b 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
9、会聚于主光轴 MN 上的 c 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 MN 上的 a 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 (甲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 距离透镜 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 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 方向移动 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 体距离透镜 4cm 时,成 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 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石墨烯 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一片碳,看似普通,厚度为单个原子,却使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全新 材料名为“石墨烯”, 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
10、、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 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最近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苏州市 初中 毕业 升学考试 试卷 物理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