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宪法基本理论、宪法的变迁(三)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宪法基本理论、宪法的变迁(三)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宪法基本理论、宪法的变迁(三)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宪法基本理论、宪法的变迁(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18.00)1.下列对特定国家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法国采用国家元首解释体制B.俄罗斯采用立法机关解释体制C.美国采用司法机关解释体制D.德国采用公民团体解释体制2.近期,几位法学教授撰文指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相抵触。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宪法监督的规定,他们可以_。(分数:1.00)A.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B.向最高人民法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C.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2、D.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3.在宪法理论上,宪法监督是宪法保障的核心内容,其具体监督方式是_。(分数:1.00)A.违宪审查B.宪法遵守C.宪法制定D.宪法修改4.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制宪权通常由人民直接行使B.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理论的是英国思想家洛克C.制宪权、修宪权和立法权属于同一层级的权力形态D.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特点之一,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承认5.关于我国的宪法监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全国人大有权撤销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国务院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
3、法规C.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6.下列关于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社会主义国家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B.德国创设了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C.日本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国家D.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专门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7.美国 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Marbury v.Madison)所确立的制度是_。(分数:1.00)A.联邦制B.司法独立C.议会至上D.司法审查8.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_以上的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_以上的多数通过。(分数:1.00)A.1/4 2/3B.1/5 2/3C.1/4 3/4D.1/5 3/4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既有权修改宪法又有权监督宪法的机关是_。(分数:1.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最高人民法院10.1982年宪法通过以后,随着社会实际的发展变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_的方式对宪法进行了_修改。(分数:1.00)A.全面修改四次B.全面修改三次C.宪法修正案四次D.宪法修正案三次11.从各国宪法规定和宪法实践看,宪法修改的程序一般包括_。(分数:1.00)A.提案 起
5、草 审定 通过B.提案 审定 审议 表决C.起草 审议 表决 通过D.提案 审议 通过 公布12.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认如何适用时,由_裁决。(分数:1.00)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13.对新中国前三部宪法的修改,都属于_。(分数:1.00)A.全面修改B.部分修改C.无形修改D.有形修改14.最早建立宪法法院的国家是_。(分数:1.00)A.美国B.英国C.法国D.奥地利15.根据立法法规定,下列事项不得授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_。(分数:1.00)A.财政基本制度B.税种的设立C.民事基本制度D.司法制度16.下列关于违宪审查模式的表述,正确
6、的是_。(分数:1.00)A.采取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的国家通过宪法控诉的方式进行违宪审查B.附带性审查是一种预防性审查C.事先审查一般是由特定的机关进行D.法国宪法委员会对违宪行为的审查是附带性审查17.下列关于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在采取专门机关解释宪法体制的国家,普通机关对宪法的解释属于无权解释B.不成文的宪法解释,有的具有约束力,有的不具有约束力C.在采取立法机关解释宪法体制的同家,司法机关无权解释宪法,也无权推翻议会所制定的法律D.在采取司法机关解释宪法体制的国家,司法机关对宪法的解释具有普遍约束力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根
7、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包括_。(分数:2.00)A.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B.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19._实行由司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分数:2.00)A.澳大利亚B.日本C.巴基斯坦D.墨西哥20.下列属于德国宪法法院的权限的有_。(分数:2.00)A.裁判有关宪法问题的案件B.审理和裁决议员的申诉案C.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审查权D.裁决公民宪法诉愿案件21.立法法规定的违宪审查对象包括_。(分数:2.00)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司法解释22.根据立法法
8、规定,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的主体是_。(分数:2.00)A.国务院B.中央军委C.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23.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有权提出违宪审查的主体包括_。(分数:2.00)A.国务院B.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C.中央军委D.最高人民法院三、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45.00)24.简述我国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的特点。 (分数:5.00)_25.简述宪法的形式特征。 (分数:5.00)_26.简述宪法的实质特征。 (分数:5.00)_27.简述宪法发展的趋势。 (分数:5.00)_28.简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分数:5.00)_29.简述我国现
9、行宪法的修改制度。 (分数:5.00)_30.比较宪法的修改与宪法的解释。 (分数:5.00)_31.简述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分数:5.00)_32.简述我国违宪审查的机关、审议事项及其意义。 (分数:5.0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25.00)33.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以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就是宪法。 请对此加以分析。 (分数:5.00)_34.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时规定:
10、“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试分析以上规定。 (分数:5.00)_2009年底,五位法学教授认为国务院 2001年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简称“拆迁条例”)与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拆迁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这一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启动拆迁条例的修改程序,召开专家研讨会,公布草案征求民意,于 2011年 1月颁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5.00)(1).法学
11、教授对拆迁条例提出审查建议的宪法和立法法依据是什么?(分数:5.00)_(2).针对该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进行何种处理?(分数:5.00)_(3).国务院在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过程中,广泛听取民意的宪法和立法法依据又是什么?此举反映了立法活动的何种原则?(分数:5.00)_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宪法基本理论、宪法的变迁(三)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18.00)1.下列对特定国家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法国采用国家元首解释体制B.俄罗斯采用立法机关解释体制C.美国采用司法机关解释体制
12、D.德国采用公民团体解释体制解析:解析 综观世界宪政体制,宪法解释体制可以分为立法机关的解释体制、司法机关的解释体制和专门机关的解释体制三类。法国、韩国、德国、俄罗斯、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实施专门机关解释体制,一般而言,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实行专门机关解释宪法体制。故 A、B、D 项表述错误。实行司法机关解释体制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拉美国家等。可见,C 项表述正确。2.近期,几位法学教授撰文指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相抵触。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宪法监督的规定,他们可以_。(分数:1.00)A.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B.向最高人民法院书面
13、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C.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D.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解析:解析 宪法第 67条第 1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可见,我国违宪审查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法第 99条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
14、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据此规定,D 项是正确答案。3.在宪法理论上,宪法监督是宪法保障的核心内容,其具体监督方式是_。(分数:1.00)A.违宪审查 B.宪法遵守C.宪法制定D.宪法修改解析:解析 宪法监督的具体方式是违宪审查,故选 A项。4.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制宪权通常由人民直接行使B.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理论的是英国思想家洛克C.制宪权、修宪权和立法权属于同一层级的权
15、力形态D.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特点之一,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承认 解析:解析 国民作为制宪权的主体,只是从抽象意义上来界定的,源自权力的享有主体,但在运行上并不意味着全体国民直接参与制宪活动,具体行使制宪权。可见,A 项表述错误。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学者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西耶士,他认为国民不受制于宪法,国民拥有制宪权。可见,B项表述错误。制宪权、修宪权与立法权属于不同层次的权力形态。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力,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一种派生性权力,而立法权是制定一般法律的权力。在权力形态上,制宪权是最高权力,修宪权次之,立法权再次之。可见,C 项表述错误。国民成为制
16、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特点之一,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承认和确立,这是近代宪法发展的结果。可见,D 项表述正确。5.关于我国的宪法监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全国人大有权撤销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国务院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C.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解析:解析 宪法第 67条第 8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据此,A 项说法错误。宪法第 67条第
17、7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据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行政法规有权撤销,但不能改变,故 B项说法错误。宪法第 89条第 14项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宪法第 104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宪法第 108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对比上述规定,C 项说法错误,D 项说法正确。6.下列关于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
18、00)A.社会主义国家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 B.德国创设了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C.日本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国家D.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专门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采取立法解释体制,即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可见,A 项表述正确。英国实行议会至上,与其他国家的议会或国会比较而言,英国议会的权力很大,因此,英国创设了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可见,B 项表述错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解释体制的国家是奥地利,而不是日本。可见,C 项表述错误。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司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可见,D 项表述错误。7.美国 1803年马伯里
19、诉麦迪逊案(Marbury v.Madison)所确立的制度是_。(分数:1.00)A.联邦制B.司法独立C.议会至上D.司法审查 解析:解析 1803 年,美国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开创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查联邦法律的先例,开创了美国式的司法审查制度。可见,选 D项。8.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_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_以上的多数通过。(分数:1.00)A.1/4 2/3B.1/5 2/3 C.1/4 3/4D.1/5 3/4解析:解析 我国宪法第 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1/5以上的全国人民
20、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2/3以上的多数通过。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既有权修改宪法又有权监督宪法的机关是_。(分数:1.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最高人民法院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宪法的修改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因此,既有权修改宪法又有权监督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1982年宪法通过以后,随着社会实际的发展变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_的方式对宪法进行了_修改。(分数:1.00)A.全面修改四次B.全面修改三次C.宪法修正案四次 D.宪法修正案三次解析:解析 19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中国 宪法 基本理论 变迁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