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物理.docx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物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建卷 )物理 一、选择题 1.(3 分 )设太阳质量为 M,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 T,轨道可视作半径为 r 的圆 。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描述该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 ( ) A.B.C.D. 解析 :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由此可得: 答案: A. 2.(3 分 )一束由红、紫两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三棱镜 。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复色光经三棱镜分离成两束单色光的是 ( ) A. B. C. D. 解析 : A、复色光进入三棱镜左侧面时发生了第一次,由于红光与紫光的折射率不同,则折射角应不同 。
2、故 A错误 。 B、红光的折射率小于紫光的折射率,经过两次折射后,紫光的偏折角大于红光的偏折 。 故B正确 。 C、光线从从空气射入介质折射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而图中入射角小于折射角,而且两种色光的折射角不同 。 故 C错误 。 D、光线从从空气射入介质折射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而图中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故 D 错误 。 答案: B. 3.(3 分 )如图,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 r=1.0,外接 R=9.0的电阻 。 闭合开关 S,当发电机转子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 e=10 sin10t(V),则 ( ) 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10Hz B.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10
3、V C.外接电阻 R 所消耗的电功率为 10W D.电路中理想交流电流表 A的示数为 1.0A 解析 ; A、交流电的频率 f= =5Hz, A错误; B、该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 B错误; C、 D 电压有效值为 10V,电路中电流为 I= =1A,外接电阻 R 所消耗的电功率为P=I2R=9W, C错误 D 正确; 答案: D. 4.(3分 )如图, t=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 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 0.4s,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 x 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 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 t=0.6 时波形的图是 ( ) A. B. C. D. 解析 :由题,该波的周
4、期为 T=0.4s,则时间 t=0.6s=1.5T,向左和向右分别形成 1.5 个波长的波形 。 由于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 y 轴正方向开始振动,则 t=0.6 时的振动方向沿 y轴负方向,故 C正确 。 答案: C. 5.(3 分 )在国际单位制 (简称 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 m(米 )、 kg(千克 )、 s(秒 )、 A(安培 )。 导出单位 V(伏特 )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 ) A.m2kgs 4A 1 B. m2kgs 3A 1 C.m2kgs 2A 1 D.m2kgs 1A 1 解析 :根据 U= , q=It 得, U= ,功的单位 1J=1Nm=1kg
5、m2/s2,则=1m2kgs 3A 1。 故 B正确, A、 C、 D 错误 。 答案: B. 6.(3 分 )如图,矩形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上方,由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用 t1、 t2 分别表示线框ab 边和 cd边刚进入磁场的时刻 。 线框下落过程形状不变, ab 边始终保持与磁场水平边界OO平行,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 设 OO下方磁场区域足够大,不计空气影响,则下列哪一个图象不可能反映线框下落过程中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 ( ) A. B. C. D. 解析 : A、线框先做自由落体运动, ab 边进入磁场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应该是逐渐减小,而A图象中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 故
6、A错误 。 B、线框先做自由落体运动, ab 边进入磁场后做减速运动,因为重力小于安培力,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做匀速直线运动, cd边进入磁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g。 故 B正确 。 C、线框先做自由落体运动, ab 边进入磁场后因为重力大于安培力,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cd边离开磁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g,故 C正确 。 D、线框先做自由落体运动, ab 边进入磁场后因为重力等于安培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cd边离开磁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g,故 D 正确 。 答案: A. 二、解答题 7.(6 分 )在 “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实验 中 (装置如图甲 ):
7、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_(填选项前字母 ) 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 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 O、 A、 B、 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则打 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解析 : A、平衡摩擦力时要将纸带、打点计时器、小车等连接好,但不要通电和挂钩码,故 A错误; 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使系统的加速度较小,避免钩码失重的影响,故 B错误; 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8、由静止释放,故 C 正确; 答案: C; B为 AC 时间段的中间时刻,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得,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vB= = m/s=0.653m/s 答案 : C 0.653。 8.(12 分 )硅光电池在无光照时不产生电能,可视为一电子元件 。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电路,给硅光电池加反向电压 (硅光电池负极接高电势点,正极接低电势点 ),探究其在无光照时的反向伏安特性 。 图中电压表的 V1 量程选用 3V,内阻为 6.0k;电压表 V2 量程选用 15V,内阻约为 30k; R0 为保护电阻;直流电源电动势 E约为 12V,内阻不计 。 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9、乙连接成完整电路 。 用遮光罩罩住硅光电池,闭合开关 S,调节变阻器 R,读出电压表 V1、 V2 的示教 U1、 U2。 ( )某次测量时,电压表 V1 示数如图丙,则 U1=_V,可算出通过硅光电他的反向电流大小为 _mA(保留两位小数 )。 ( )该小组测出大量数据,筛选出下表所示的 9 组 U1、 U2 数据,算出相应的硅光电池两端反向电压 UX和通过反向电流 IX(表中 “ ”表示反向 ),并在坐标纸上建立 Ix Ux 坐标系,标出了与表中前 5 组 Ux、 ix 数据对应的 5 个坐标点 。 请你标出余下的 4 个坐标点,并绘出 Ix Ux 图线 。 1 2 3 4 5 6 7 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福建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