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49-1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49-1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49-12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练习试卷 49-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7,分数:114.00)1.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环境监测B.生物监测C.健康监护D.职业流行病学调查E.有害因素危险度评价2.地方性氟中毒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数:2.00)A.食物中氟含量过高B.土壤中氟含量过高C.饮水氟含量过高D.饮水氟含量过低E.维生素 A 和钙缺乏3.以下关于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表观消化率计算值比真消化率高B.表观消化率安全系数大于真消化率C.真消化率将粪代谢氮略去不计D.表观消化率将尿内源氮略去
2、不计E.一般多使用真消化率4.低温保藏时,影响食品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蛋白质分解B.脂肪氧化C.碳水化合物分解D.食品变性E.以上均是5.迷走神经兴奋时引起(分数:2.00)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6.治疗外周神经痛可选用(分数:2.00)A.阿司匹林B.地西泮C.苯巴比妥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7.要使两类错误同时减少的方法是(分数:2.00)A.增加样本量B.减少样本量C.研究者确定 小些D.研究者
3、确定 大些E.严格随机抽样8.不是铁良好的食物采源的是(分数:2.00)A.猪肝B.猪血C.牛奶D.羊肉E.鲫鱼9.两地某病发病率比较时(该病的发病率同时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分数:2.00)A.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B.要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C.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D.不必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E.要考虑该病如何治疗10.胃酸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分数:2.00)A.激活胃蛋白酶原B.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C.有助于维生素 B12 的吸收D.排入十二指肠促进促胰液素的分泌E.杀死胃内细菌11.正常人摄取 K + 多时由肾脏排出的也增多
4、,其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K + 增多B.近球小管重吸收 + 减少C.髓袢重吸收 + 减少D.醛固酮分泌减少12.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是(分数:2.00)A.研究传染病的流行B.研究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问题C.研究发病率D.研究疾病的病因与流行因素并提出防制策略与措施E.研究疾病自然史13.奥美拉唑可用于治疗(分数:2.00)A.十二指肠穿孔B.萎缩性胃和C.胃癌D.胃及十二指肠溃疡E.食道癌14.当责任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和农村应分别在几个小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分数:2.00)A.2、4 小时B.6、12
5、 小时C.12、24 小时D.12、30 小时E.6、30 小时15.蛋白质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分数:2.00)A.200nmB.220nmC.240nmD.260nmE.280nm16.二项分布的均数为(分数:2.00)A.nB.C./nD.n(1-)E.(1-)17.维生素 B1 缺乏可引起(分数:2.00)A.口角炎B.癞皮病C.坏血病D.脚气病E.夜盲症18.人体实验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分数:2.00)A.人体实验前必须经过动物实验为前提B.人体实验前必须制定严密科学的计划C.人体实验前必须有严格的审批监督程序D.人体实验必须详细了解病人身体情况E.人体实验中,遇到
6、风险受试者不能退出实验19.城镇功能分区至少应划分有(分数:2.00)A.生活区、生产区、交通运输区B.生活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运输区、郊区C.生活居住区、文教区、工业区、交通运输区D.生活居住区、工农生产区、文教区E.生活居住区、工农生产区、交通运输区20.流脑的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经飞沫核传播B.经尘埃传播C.经食物传播D.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E.经空气传播21.比较人体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的大小,宜采用(分数:2.00)A.极差B.变异系数C.方差D.离均差平方和E.标准差22.在我国人民膳食中,碳水化物占总热能的合适比例是(分数:2.00)A.60%70%B.50%60
7、%C.70%75%D.75%80%E.90%.23.接触动物粪便污染的土壤引起的疾病是(分数:2.00)A.伤寒B.痢疾C.肉毒中毒病D.破伤风E.钩端螺旋体病24.数值资料频数分布的两大特征是(分数:2.00)A.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指标B.总体与样本C.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指标D.平均数和百分位数E.对称分布与偏态分布25.关于氯丙嗪等抗精神失常药的临床应用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B.可用于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相C.氯丙嗪对放射治疗引起的呕吐有效D.利用其对内分泌影响试用子侏儒症E.氯丙嗪作为“冬眠合剂“成分用于严重感染26.对于对称分布资料,理论上算术均数和中
8、位数的大小是(分数:2.00)A.相等B.算术均数大于中位数C.算术均数小于中位数D.不能确定谁大谁小E.两者之间无可比性27.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被生物体吸收后不断积聚、浓缩。这种现象称为(分数:2.00)A.生物吸收B.生物放大C.生物富集D.生物转化E.生物代谢28.对某成年男性患者的下列呼吸功能检查中,哪一项结果不正常(分数:2.00)A.呼吸频率 18 次/分B.潮气量为 500mlC.肺活量为 3500mlD.时间肺活量第 1 秒为 75%,第 2 秒为 83%,第 3 秒为 95%E.每分通气量为 8L29.欲了解水质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可进行以下几方面调查研究,一般不包括(分数
9、:2.00)A.收集该地区历年的疾病资料,进行统计B.进行体格检查C.采集有关生物材料进行监测D.对可疑因子进行毒理学实验E.手术探查30.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的大小,宜采用(分数:2.00)A.极差B.变异系数C.方差D.离均差平方和E.标准差31.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分数:2.00)A.传播途径的特点,传染源是人还是动物B.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D.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E.传染源的数量,传播途径的特点,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32.“室内日照“的概念是指通过门窗透光部分,进
10、入室内的(分数:2.00)A.直射光B.散射光C.可见光D.红外光E.所有的亮光33.假设检验中,若 P0.0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分数:2.00)A.接受无效假设,拒绝备择假设B.差异无显著性C.备择假设的被接受的概率小于 0.05D.观察值太少E.无效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很小,属小概率事件34.去除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可用(分数:2.00)A.加酸分解B.真空密封C.加酶分解D.高温加热E.碱炼法35.牛宰前无症状,不消瘦,宰后发现其颈部淋巴结有结核病变,局限,一个病灶,应如何处理(分数:2.00)A.局部废弃,其余不受限制B.肉及内脏需高温处理C.肉及内脏需冷冻处理D.肉及内脏需盐腌处理E.
11、高温化制36.相关系数 r0 时,散点图中散点的分布形态为(分数:2.00)A.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B.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且随 x 增大,y 值有增大趋势C.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 x 增大,y 值减小D.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 x 增大,y 值增大E.散点分布不规则37.在高温下易破坏酌毒素是(分数:2.00)A.黄曲霉毒素B.蜡样芽胞杆菌产生的呕吐毒素C.河豚毒素D.肉毒毒素E.葡萄球菌肠毒素38.罹患率可以表示为(分数:2.00)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数)100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C.(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数)100D.(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
12、同期平均人数)100%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39.我国 1993 年决定进行全民补碘,主要措施(分数:2.00)A.饮用水加碘B.食盐加碘C.提倡食用含碘丰富的食品D.宣传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E.对婴幼儿孕妇和乳母等特殊人群可当服用碘保健品40.甲肝的传染源是(分数:2.00)A.急性期病人B.健康携带者C.急性期病人和健康携带者D.受感染的动物E.慢性病原携带者41.一项筛查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非病人的能力称为(分数:2.00)A.灵敏度B.特异度C.假阳性率D.假阴性率E.约登指数42.随机事件的概率 P 的取值范围是(分数:2.00)A.P0B.P1C
13、.0P1D.0P1E.-1P143.特异危险度是指(分数:2.00)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积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和E.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平方和44.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被称为(分数:2.00)A.病人B.病源携带者C.易感者D.传染源E.感染者45.相关系数 r0 时,散点图中散点的分布形态为(分数:2.00)A.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B.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且随
14、 x 增大,y 值有增大趋势C.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 x 增大,y 值减小D.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 x 增大,y 值增大E.散点分布不规则46.下列哪项是五因素传播模式的正确表述(分数:2.00)A.受传者信息媒介传播者效果B.传播者媒介信息受传者效果C.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D.受传者媒介信息传播者效果E.传播者信息受传者媒介效果47.某冶炼厂,某男工从事铸造铅锭工作,工龄 10 年以上。近来主诉头痛、无力、失眠等症状。体检发现,血铅和尿铅均升高。同时,尿 ALA 水平持续升高。诊断为轻度铅中毒,应在多长时间内向当地职业病管理机构报告(分数:2.00)A.15 天B.15 天C.1
15、530 天之内D.1020 天之内E.10 天48.居室容积的确定是根据(分数:2.00)A.人的 CO 2 呼出量,室内通风换气次数等因素B.人的 CO 2 呼出量,室内氧气消耗量等因素C.室内 CO 2 上升量,室内氧气消耗量等因素D.人的氧气需要量,室内换气次数等因素E.室内外氧气含量之差49.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分数:2.00)A.兴奋和抑制B.感受和处理信息C.记忆与思维D.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E.正反馈与负反馈50.排放有害工业废水的工厂,应建在饮用水水源的(分数:2.00)A.上游B.下游C.对岸D.上游对岸E.上风向51.化学性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分数:
16、2.00)A.皮肤、粘膜、结膜B.鼻腔、口腔、鼻窦C.呼吸道、消化道、皮肤D.血液、唾液、淋巴液E.腮腺、淋巴腺、扁桃腺52.直接提供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所需能量的是(分数:2.00)A.氨基酸B.葡萄糖C.脂肪酸D.磷脂E.糖脂53.毒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分数:2.00)A.吸收、转运、转化、排泄B.水解、氧化、还原、结合C.吸收、氧化、结合、排泄D.吸收、结合、转化、转运E.吸收、水解、转运、排泄54.降低蒸馏酒中的杂醇油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去除酒头酒尾B.加热破坏C.沉淀D.降低蒸馏温度E.紫外线分解55.在农村,发现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艾滋病病人、病原携
17、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分数:2.00)A.1 小时内B.2 小时内C.6 小时内D.12 小时内E.24 小时内56.对于对称分布资料,理论上算术均数和中位数的大小是(分数:2.00)A.相等B.算术均数大于中位数C.算术均数小于中位数D.不能确定谁大谁小E.两者之间无可比性57.爆发的定义是(分数:2.00)A.起病突然,波及范围广,短时间内可以越过国界、洲界,形成世界范围的流行B.某种传染病突然发生的一种现象C.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出现许多同种疾病病例的现象D.疾病集中发生的过程E.某地区疾病发生率显著超过历年同期水平的现象综合练习试卷
18、49-12 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7,分数:114.00)1.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环境监测 B.生物监测C.健康监护D.职业流行病学调查E.有害因素危险度评价解析:2.地方性氟中毒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数:2.00)A.食物中氟含量过高B.土壤中氟含量过高C.饮水氟含量过高 D.饮水氟含量过低E.维生素 A 和钙缺乏解析:3.以下关于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表观消化率计算值比真消化率高B.表观消化率安全系数大于真消化率 C.真消化率将粪代谢氮略去不计D.表观消化率将尿内源氮略
19、去不计E.一般多使用真消化率解析:4.低温保藏时,影响食品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蛋白质分解B.脂肪氧化 C.碳水化合物分解D.食品变性E.以上均是解析:5.迷走神经兴奋时引起(分数:2.00)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解析:6.治疗外周神经痛可选用(分数:2.00)A.阿司匹林B.地西泮C.苯巴比妥D.卡马西平 E.丙戊酸钠解析:7.要使两类错误同时减少的方法是(分数:2.00)A.增加样本量 B.减少样
20、本量C.研究者确定 小些D.研究者确定 大些E.严格随机抽样解析:8.不是铁良好的食物采源的是(分数:2.00)A.猪肝B.猪血C.牛奶 D.羊肉E.鲫鱼解析:9.两地某病发病率比较时(该病的发病率同时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分数:2.00)A.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B.要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C.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D.不必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E.要考虑该病如何治疗解析:10.胃酸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分数:2.00)A.激活胃蛋白酶原B.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C.有助于维生素 B12 的吸收 D.排入十二指肠促进促胰液素的分泌E.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练习 49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