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5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9,分数:78.00)1.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称之为道德的_(分数:2.00)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2.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_(分数:2.00)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3.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_(分数:2.00)A.认识功能
2、B.调节功能C.激励功能D.评价功能4.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_(分数:2.00)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有_(分数:2.00)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
3、瓦上霜6.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_(分数:2.00)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7.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_(分数:2.00)A.集体主义B.诚实守信C.明荣辨耻D.为人民服务8.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_(分数:2.00)A.个
4、人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为原则C.实用主义为原则D.享乐主义为原则9.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_(分数:2.00)A.诚实守信为重点B.崇尚科学为重点C.艰苦朴素为重点D.文明礼貌为重点10.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高层次要求。下列选项中,也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是_(分数:2.00)A.“我为人人,人人为我”B.“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D.“利己不损人”11.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_(分数:2.00)A.道德评价B.道德修养C.传统习俗D.社会舆论12.集体利益
5、和个人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指的是_(分数:2.00)A.忽视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局部利益C.要求人们把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D.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而集体可以完全不顾个人13.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的价值取向、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是_(分数:2.00)A.社会价值观B.社会荣辱观C.社会道德观D.社会风尚14.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表明,个人品德是_(分数:2.00)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
6、的基本要求和准则B.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D.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15.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_(分数:2.00)A.人的自然本性B.个体的社会实践C.个人的内心体验D.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16.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_(分数:2.00)A.道德发展B.道德认知C.道德规范D.道德修养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
7、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_(分数:2.00)A.积善成德的修养方法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C.学思并重的修养方法D.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18.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应该_(分数:2.00)A.学习榜样,积极进取B.虚心求教,勤于积累C.闭门造车,坐而论道D.坚持“慎独”,纯洁品质1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_(分数:2.00)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B.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
8、之间的关系C.弘扬爱国主义精神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20.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认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些古语体现了_(分数:2.00)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21.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_(分数:2.00)A.不断进行道德实践B.慎独C.向道德模范学习D.在自己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的选择22.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_(分数:2.00)A.闭门造车B
9、.社会实践C.不断进行道德观念选择D.不断向身边模范学习23.“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_(分数:2.00)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24.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近。这是社会公德中_(分数:2.00)A.遵纪守法的要求B.保护环境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文明礼貌的要求2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是_(分数:2.00)A.保护环境的意识B.
10、助人为乐的精神C.办事公道的态度D.爱护公物的意识26.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条件,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_(分数:2.00)A.爱护公物B.助人为乐C.遵纪守法D.文明礼貌27.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_(分数:2.00)A.高度的自觉性B.高度的稳定性C.实践性D.高度的综合性28.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
11、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2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的是_(分数:2.00)A.请求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B.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行时间和游行路线C.坚持和平进行,不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D.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_(分数:2.00)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3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的要求是_(分数:2.00)A.诚实守信B.奉献社会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32.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
12、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_(分数:2.00)A.助人为乐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勤俭自强的要求33.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_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分数:2.00)A.10B.15C.20D.3034.爱情的本质属性是_(分数:2.00)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性爱D.情感35.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强调:“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
13、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由此看来,恋爱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应当是_(分数:2.00)A.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求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C.出于异性吸引的一时冲动D.金钱、权势等爱情之外的非分之念36.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法定婚龄是_(分数:2.00)A.男不得早于 20 周岁,女不得早于 22 周岁B.男不得早于 22 周岁,女不得早于 20 周岁C.男不得早于 24 周岁,女不得早于 22 周岁D.男不得早于 22 周岁,女不得早于 24 周岁37.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劳动者权利的是_(分数:2.00)A.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D.完成劳动任
14、务38.与其他类型的思维方式相比,法律思维更为关注行为的_(分数:2.00)A.证据问题B.程序问题C.法理问题D.情理问题39.下列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_(分数:2.00)A.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和父母B.祖父母、外祖父母C.配偶、子女D.配偶、子女和父母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40.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B.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缺乏活力C.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D.鼓励竞争,提倡竞争必然导致合作减少41.下列哪些说法正确表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_
15、(分数:2.00)A.“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B.“你如要喜欢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D.“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42.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C.个人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D.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43.马克思指出,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这段话说明_(分
16、数:2.00)A.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B.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C.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D.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44.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培根说:“我们若不服从自然,我们就不能支配自然。”这段话的含义有_(分数:2.00)A.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同时保护环境,是人类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条件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向自然界索取C.人类要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D.人
17、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45.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有_(分数:2.00)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46.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独立、领土安全、政治稳定等。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关于新的国家安全观,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的有_(分数:2.00)A.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B.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C.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D.经济
18、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47.下列选项中,对于道德的理解,正确的有_(分数:2.00)A.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B.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C.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D.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48.关于道德的本质,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的有_(分数:2.00)A.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B.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C.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D.社会道德体系
19、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49.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_(分数:2.00)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50.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为_(分数:2.00)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C.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
20、稳定D.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9,分数:78.00)1.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称之为道德的_(分数:2.00)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道德认识功能的概念。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可以通过善恶观念来能动地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从而使人们认识道德必然性和各种利益关系,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等。2.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_(分数
21、:2.00)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道德的功能。道德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3.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_(分数:2.00)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C.激励
22、功能D.评价功能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道德认识功能的具体内涵。4.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_(分数:2.00)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道德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
23、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有_(分数:2.00)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名言名句。6.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_(分数:2.00)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