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外国文学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外国文学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外国文学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外国文学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流浪汉文学(分数:2.00)_2.文艺复兴(分数:2.00)_3.十日谈(分数:2.00)_4.拉们雷(分数:2.00)_5.庞大固埃主义(分数:2.00)_6.十四行诗(分数:2.00)_7.福斯塔夫式背景(分数:2.00)_8.莎士比亚化(分数:2.00)_9.大学才子派(分数:2.00)_10.哈姆莱特(分数:2.00)_11.七星诗社(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2.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分数:2.00)
2、_13.简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分数:2.00)_14.简析堂吉诃德形象的意义。(分数:2.00)_15.堂吉诃德中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色。(分数:2.00)_16.简述莎士比亚戏剧分期。(分数:2.00)_17.简述哈姆莱特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分数:2.00)_18.哈姆莱特的忧郁特征。(分数:2.00)_19.结合具体例子谈谈文艺复兴作品中“人的发现”。(分数:2.00)_20.简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关系。(分数:2.00)_21.试比较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性格之异同。(分数:2.00)_22.简述莎士比亚的文艺观。(分数:2.0
3、0)_23.莎士比亚喜剧的主题是什么?(分数:2.00)_24.通过莎士比亚戏剧分析福斯塔夫性格。(分数:2.00)_25.简述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特点。(分数:2.00)_26.简述莎士比亚笔下“穿裙子的英雄”形象。(分数:2.00)_27.简析奥瑟罗和伊阿古形象。(分数:2.00)_28.简析李尔王的悲剧意义。(分数:2.00)_29.简析麦克白的形象。(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30.谈谈你对堂吉诃德中桑丘形象的理解。(分数:2.00)_31.试论“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分数:2.00)_32.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分数:2.00)_33.
4、试论述奥瑟罗的悲剧成因。(分数:2.00)_34.比较福斯塔夫和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数:2.00)_35.为什么人们把古希腊的悲剧称为“命运悲剧”?它与莎士比亚的悲剧有什么不同?(分数:2.00)_外国文学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模拟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流浪汉文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流浪汉小说产生于 16 世纪中叶的西班牙,时值西班牙经济开始衰退,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社会上冒险风气盛行。它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
5、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描写主人公的不幸命运。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多为无业游民,他们为生活所迫而欺骗、偷窃,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无名氏的小癞子是 16 世纪西班牙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解析:2.文艺复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意系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现特指从 14 世纪到 17 世纪初,兴起于意大利,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文化特征表现为:重新返回古代,对古典的希腊一罗马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重新肯定人的价值,高扬起人文主义的旗帜,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 文艺复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是当时社会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
6、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它是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启发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向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解析:3.十日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佛罗伦萨文坛三杰”之一薄伽丘的代表作,是一部小说集,叙述了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居住了十天,讲了 100 个故事,故名十日谈。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了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了手工业者、商人的
7、智慧和才干,歌颂了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展现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由思想。十日谈采取故事会的结构形式,以朴素的口语为特色,叙述简洁明快,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独特形式,对欧洲文艺复兴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解析:4.拉们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欧洲文艺复兴的最重要作家之一。他是文艺复兴时期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巨人。他的文学代表作是 5 卷集长篇小说巨人传。作品取材于中世纪民间传说,受到狂欢节文化的影响,主要描写巨人卡冈都亚和他儿子庞大固埃的故事。表面看,这部小说讲的都是滑稽可笑、荒诞不经的事件,
8、有的地方甚至流于粗野鄙俗。实际上,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严肃而又深邃的。作家用象征手法塑造了两个无论在躯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高大雄硕的巨人典型。这是欧洲近代文学中,人的形象首次顶天立地屹立在神面前的一次成功尝试。他通过两个巨人的形象,全面地展示了人文主义理想。)解析:5.庞大固埃主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典出自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拉伯雷的巨人传。拉伯雷在 5 卷集长篇小说巨人传中描写巨人卡冈都亚和他儿子庞大固埃的故事,小说中的庞大固埃寻找到了一个神瓶,上面刻写着“畅饮”,法郎士将其归纳诠释为“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文学史上称之为“庞大固埃主义”。它充分表达了文艺
9、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理想,乐观自信,自由追求,崇尚人性和爱情,追求知识和真理,反对基督教神学,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解析:6.十四行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十四行诗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抒情诗体,又译为“商籁体”。它本是欧洲中世纪民间流行的一种短小诗歌,文艺复兴后这种诗体被文人广泛应用。它只有一个诗节,由十四行抑扬格五音步诗组成,其节奏富于变化,音律错落有致,多歌颂世俗的爱情。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是十四行诗的主要代表,莎士比亚是英同十四行诗的集大成者,他对韵律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十四行诗被称为“莎士比亚体”。)解析:7.福斯塔夫式背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0、: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他是王子放浪形骸的酒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既无道德荣誉观念又无坏心,是一个成功的喜剧形象,被称为“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喜剧性格”,与堂吉诃德并列为文艺复兴时期两大戏剧形象。福斯塔夫是一个破落的骑士,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跌落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通过他的活动,莎十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这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福斯塔夫式
11、背景”,希望作家能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复杂的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解析:8.莎士比亚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在 1859 年 4 月 9 日致拉萨尔的信中,在探讨拉萨尔的悲剧济金根时,提出的一种文艺创作原则,是对莎士比亚戏剧成就的总结,也是对一种创作原则的概括。 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借鉴莎士比业的创作经验,真诚地揭示现实的某些本质方面,同时广泛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思想;善于从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在人物塑造上坚持个性化,反对类型化;在情节上要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从
12、某种意义上讲,莎士比亚化就是莎士比亚式的现实主义。)解析:9.大学才子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学才子派指 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界出现的一批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剧作家,他们大多都接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学识渊博,知识丰富,推崇人文主义,在戏剧创作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将英国戏剧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创作属于学院派,代表作家有马洛、李利、基德等。以大学才子派为代表的戏剧,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是戏剧发展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经由他们的继承、发展、创新,题材不断扩展,体裁不断创新,技巧不断成熟,并最终至莎士比亚而集大成
13、,使莎士比亚戏剧成为戏剧艺术史上的巅峰。)解析:10.哈姆莱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哈姆莱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这部悲剧取材于丹麦史,描写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反映了莎士比亚对现实的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哈姆莱特王子面临着为父报仇的重任,因为敌对势力的强大和他本身思想的局限,他不得不推迟报仇的行动。但是,一旦他确认了凶手,就变得勇敢果断,在杀死凶手的同时也牺牲了自己,不仅铲除了奸人,而且达到了“重整乾坤”、以正视听的目的。哈姆莱特虽然以自身的毁灭结束了复仇,但是戏剧并没有表现
14、出悲观的情绪,而是赞扬了哈姆莱特的复仇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在道义上的获胜。该剧通过哈姆莱特的复仇,表达了莎士比亚对英国 16 世纪末期政治形势的冷静思考以及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解析:11.七星诗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七星诗社指在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文学团体,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诗社的成员大多出身上层社会,龙沙和贝雷是他们的领袖,具有浓厚的贵族倾向。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主张统一法兰西民族语言,反对用拉丁语和外国语进行创作,但可以用希腊和拉丁语词汇改造旧字、创造新词等方法来丰富和发展法兰西民族语言。艺术上他们提出要创造出可以和希腊、罗
15、马文学媲美的民族文学,摒弃民间诗体,主张采用希腊、罗马文学诗体和意大利十四行诗体,为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2.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大利足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人文主义思想在但丁的作品中就已露端倪。他与其后出现的两个作家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称为佛罗伦萨文坛上的“三杰”。 弗朗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 一 1374)被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学者,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是一位通晓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学者。他第一个指从,“人学”和“神学”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以此与封建教会思想相对抗
16、。他的抒情诗集歌集,抒发了对女友萝拉的真挚爱情,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和幸福观。他歌颂了现实少女的美,认为男女青年有权利享受爱情生活。这种感情已经摆脱了中世纪文学中那种抽象的象征意义,表现出对现世幸福生活的直接肯定。歌集中还有一些政治诗,表达了强烈的热爱祖旧、反对封建割据、号召和平与统一的思想情感。歌集在艺术上继承了“温柔的新体”诗派传统,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并使这种诗体达到完美的境地。作品重在抒发个人感情,并运用意大利语写作,使诗歌更接近现实生活。这些新的特点对后世欧洲的诗歌形式及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乔万尼.薄伽丘(1313 一 1375)的创作,将彼特拉克开创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发展到了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1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外国 文学史 文艺复兴时期 文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