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法理学-2-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法理学-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法理学-2-1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联考-法理学-2-1 及答案解析(总分:9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4,分数:28.00)1.下列有关法的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U /U。 A.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 B.法律原则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承担者 C.法律原则不能调整社会关系 D.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分数:2.00)A.B.C.D.2.下列关于法的运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有U /U。 A.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 B.法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两种:法的执行与法的适用 C.通常所说“
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的是狭义的执法 D.司法权专指审判权,即适用法律处理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分数:2.00)A.B.C.D.3.阶级对立社会的法的第一层次本质是U /U。 A.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 C.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分数:2.00)A.B.C.D.4.在法律生效期间内,法律规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表明法具有U /U。 A.概括性的属性 B.效率性的属性 C.规范性的属性 D.连续性的属性(分数:2.00)A.B.C.D.5.制定法渊源与非制定法渊源的划分依据是U /U。 A.法
3、的渊源的载体形式 B.法的渊源与法规范的关系 C.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 D.法的渊源的相对地位(分数:2.00)A.B.C.D.6.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存在于U /U。 A.罗马法系 B.社会主义法系 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 D.普通法系(分数:2.00)A.B.C.D.7.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属于U /U。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术语 D.技术性规范(分数:2.00)A.B.C.D.8.下列有关法律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U /U。 A.法律原则具有稳定性 B.法律原则是法律价值的基本
4、承担者 C.法律原则不具有强制的作用 D.在西方的语言中,法律原则与法律原理通用(分数:2.00)A.B.C.D.9.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被称为U /U。 A.法律关系内容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关系载体 D.法律关系的目的(分数:2.00)A.B.C.D.10.将法律责任划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国家赔偿责任与违宪责任的标准是U /U。 A.责任的内容 B.责任的人数 C.责任的程度 D.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分数:2.00)A.B.C.D.11.国家在刑法中通过罪刑法定原则,惩罚了犯罪人,同时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也产生一定的威慑和教育作用,这里体现了法的两方面的作
5、用,这两种作用的关系是U /U。 A.法的规范作用是目的 B.法的特别预防作用是目的 C.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D.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是目标和目的的关系(分数:2.00)A.B.C.D.12.下列属于狭义的立法活动的是U /U。 A.国务院制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 384 条第 1 款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作出解释 C.某省人大制定本省实施办法 D.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分数:2.00)A.B.C.D.1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监督体系?U /U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
6、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分数:2.00)A.B.C.D.14.在法律解释方法上,文义解释是指U /U。 A.强调法律条文字面上的含义,但其实质在于对整个法律的精神而不在于对个别文字和用语的理解 B.从法律条文文字、语法来理解其含义 C.在法律文字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 D.严格依照法律条文含义进行解释(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24.00)15.正当
7、程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U /U。 A.分化在正当程序中占据重要位置 B.有意识地思维阻隔 C.直观的公正 D.对立意见的交涉(分数:3.00)A.B.C.D.16.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U /U A.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B.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C.法的本质根源于客观的物质生活关系 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分数:3.00)A.B.C.D.17.下列有关法的强制性与国家强制力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法的强制性是国家强制力的
8、一种表现 B.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外在力量渊源,对法来说不可或缺 C.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外在力量渊源,对法来说可有可无 D.法本身只有国家强制性而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分数:3.00)A.B.C.D.18.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U /U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同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分数:3.00
9、)A.B.C.D.19.下列规则中属于确定性规则的是U /U。 A.中小企业促进法第 19 条第 2 款规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B.科学技术普及法第 13 条规定: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C.政府采购法第 4 条规定: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第 7 条第 1 款规定:国务院应当制定有利于实施清洁生产的财政税收政策(分数:3.00)A.B.C.D.20.在划分部门法时要考虑到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并同时注意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的机制。对划分部门法的标准的论述,下列表述错误的是U /U。 A.法律所
10、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应该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 B.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以传统的关于公、私法的划分标准在我国不应适用 C.根据法律调整的机制,可以合理地区分经济法和民法的调整范畴,例如经济关系中是平等的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就划为民法部门,是非平等关系的具有某种国民经济系统中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的,就划归为经济法 D.划分法律部门的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法律所直接保护的对象(分数:3.00)A.B.C.D.21.下列各项中包含法律事件的有U /U。 A.某国发生战争,致使我外贸公司从该国的进口受阻 B.某律师事务所与刘某约定,只要刘某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就聘他到该所工作,
11、结果刘某由于被汽车撞伤住院治疗未能参加考试 C.陈某已有配偶,某天出差时突发急病,抢救无效而死亡,导致婚姻关系消灭 D.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后,由于突发泥石流损坏公路,致乙公司无法按照合同约定时间交货(分数:3.00)A.B.C.D.22.关于归纳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 /U。 A.类比推理是归纳推理的一种方法 B.归纳推理的优点是同样案件同样处理 C.运用归纳推理的典型是制定法传统中所运用的法律推理 D.归纳推理可在相当程度上填补制定法的空隙、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分数:3.00)A.B.C.D.三、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40.00)23.论述民主与法制的一般关系。(分数:
12、20.00)_24.论述法治的基本含义。(分数:20.00)_在职法律硕士联考-法理学-2-1 答案解析(总分:9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4,分数:28.00)1.下列有关法的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U /U。 A.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 B.法律原则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承担者 C.法律原则不能调整社会关系 D.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从法律原则对法律创制的作用看,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分看,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
13、体的事实状态;但法律原则并非不能调整社会关系,在缺乏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律原则可以直接调整社会关系,起到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2.下列关于法的运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有U /U。 A.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 B.法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两种:法的执行与法的适用 C.通常所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的是狭义的执法 D.司法权专指审判权,即适用法律处理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法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三种:(1)法的遵守;(2)法的执行;(3)法的适用,故 B 项错误
1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讲的是广义的执法。狭义的执法,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故 C 项错误。在中国,司法权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故 D 项错误。3.阶级对立社会的法的第一层次本质是U /U。 A.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 C.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法的本质的第一个层次。国家意志也就是指掌握国家政权阶级的意志;法并非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是不可分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家意志内
15、容的最终决定因素,它是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经济以外的因素,如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等,对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也有影响。它们是法的本质的第三层次。法和这些因素在经济因素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4.在法律生效期间内,法律规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表明法具有U /U。 A.概括性的属性 B.效率性的属性 C.规范性的属性 D.连续性的属性(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法的概括性是指法律规范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即:首先,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或事而不是特定的人或事;其次,在这一法律生效期间内,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再次,同样情况同样适用,即“
1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制定法渊源与非制定法渊源的划分依据是U /U。 A.法的渊源的载体形式 B.法的渊源与法规范的关系 C.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 D.法的渊源的相对地位(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依据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可将法的渊源分为制定法渊源和非制定法渊源。6.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存在于U /U。 A.罗马法系 B.社会主义法系 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 D.普通法系(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在罗马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中判例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只有在普通法系中判例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7.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
17、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属于U /U。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术语 D.技术性规范(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法律规则是对一定的事实状态赋予明确的法律意义,并确定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法律原则是指能够作为法律规则本源或基础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或准则;法律术语是指具有法律性质或专门法律意义的用语或概念;技术性规范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8.下列有关法律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U /U。 A.法律原则具有稳定性 B.法律原则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承担者 C.法律原则不具有强制的作用 D.在西方的语言中,法律原则与法律原理通用(分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联考 法理学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