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3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3 及答案解析(总分:11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我国 1997 年修订的刑法生效时间是( )。(分数:2.00)A.1997 年 4 月 1 日B.1997 年 3 月 14 日C.1997 年 10 月 1 日D.1997 年 7 月 1 日2.绑架妇女、儿童的,可以构成( )。(分数:2.00)A.绑架妇女、儿童罪B.绑架罪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罪C.绑架罪或者偷盗婴幼儿罪D.绑架罪3.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此追诉期限为( )。(分数:2.00)A.5
2、年B.10 年C.15 年D.20 年4.某乡政府在换届选举时,乙纠集数人,以对选举有意见为由,冲人选举会场,大声叫骂,并把票箱砸毁。乙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破坏选举的行为B.妨害公务的行为C.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D.聚众打、砸、抢的行为5.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 )。(分数:2.00)A.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中B.所有直接故意犯罪中C.某些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D.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6.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对( )负刑事责任。(分数:2.00)A.制造毒品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走私毒品罪7
3、.预备犯、未遂犯和中止犯以及教唆犯、帮助犯的犯罪构成可以归入( )。(分数:2.00)A.派生的犯罪构成B.复杂的犯罪构成C.空白的犯罪构成D.修正的犯罪构成8.对于假想防卫,应当( )。(分数:2.00)A.按照过失犯罪处理B.按照意外事件处理C.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处理D.视主观上有无过失作出无罪或者有罪的处理9.刑法第 94 条关于“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 )。(分数:2.00)A.论理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立法解释10.拐卖妇女后,又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应定( )。(分数:2.00)A
4、.拐卖妇女罪B.强迫卖淫罪C.拐卖妇女罪和强迫卖淫罪数罪并罚D.引诱卖淫罪1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成立犯罪,必须是销售金额达到( )。(分数:2.00)A.5 万元以上B.10 万元以上C.20 万元以上D.50 万元以上12.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分数:2.00)A.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13.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分数:2.00)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14.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 )。(分数:2.00)A.静止行为B.消极且违反命令规范的行为C
5、.消极不实施其可以实施的行为D.不实施其应实施的行为15.甲开办一间小汽修店,因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的备用轮胎一个(价值 1200 元)和发动机(价值 5 万元)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分数:2.00)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D.只构成盗窃罪16.甲因盗窃罪案发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甲交代了自己与乙在交通工具上抢劫 3 万元的犯罪事实,并协助侦查机关将乙抓获。对甲的抢劫罪( )。(分数:2.00)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
6、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免除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7.某甲因对社会不满,企图制造事故,使火车脱轨,遂在火车到达之前 5 分钟将一块大石头搬运到铁轨上,足以使火车发生倾覆。约 2 分钟后,某甲又将该石头搬离了铁轨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某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C.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18.根据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 )。(分数:2.00)A.诈骗罪B.信用卡诈骗罪C.盗窃罪D.侵占罪19.下列犯罪中,属于渎职罪的是( )。(分数:2.00)A.私放在押人员罪B.挪用公款罪C.包庇罪D.刑讯逼供
7、罪20.甲于 1995 年 2 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98 年 2 月因在劳动改造生产中抗御自然灾害舍己救人有重大立功表现,被法院裁减为有期徒刑 13 年。如无再次减刑,甲将在( )年 2 月刑满释放。(分数:2.00)A.2010B.2011C.2008D.2007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30.00)21.犯盗窃罪,可以判处死刑的情况有( )。(分数:3.00)A.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B.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C.多次盗窃,情节严重的D.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22.对于累犯( )。(分数:3.00)A.不得适用假释B.不得适用减刑C.不得适用缓刑D.应
8、当从重处罚23.破坏选举罪在客观方面使用的非法手段有( )。(分数:3.00)A.暴力B.威胁C.欺骗D.贿赂24.脱逃罪的主体有( )。(分数:3.00)A.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B.被逮捕的被告人C.被关押的罪犯D.被劳动教养的人25.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为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 )。(分数:3.00)A.简单共犯B.复杂共犯C.一般共犯D.犯罪集团26.下列有关危害公共安全罪客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3.00)A.所谓“公共安全”,就是指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B.所谓“公共安全”,就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C.危害公共安全罪客
9、体的不特定性,是指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D.危害公共安全罪客体的不特定性,是指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受犯罪实际侵害的目标是不特定的27.假释的适用对象是( )。(分数:3.00)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8.刑法上的时效的类型有( )。(分数:3.00)A.追诉时效B.时效延长C.时效中断D.行刑时效29.下列共同犯罪人可以认定自首的是( )。(分数:3.00)A.胁从犯供述自己被胁迫情况下实施的犯罪,但未供述所知道的胁迫自己犯罪的胁迫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B.次要的实行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与自
10、己共同实施犯罪的主犯和胁从犯的犯罪行为C.帮助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帮助行为,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实行犯的犯罪行为D.教唆犯供述自己的教唆行为,以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后实施的犯罪行为30.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是( )。(分数:3.00)A.危害的来源不同B.行为的对象不同C.对损害程度的限度要求不同D.主观目的不同三、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3,分数:45.00)李某,男,17 岁,系某市国有百货文化用品公司工人。王某,男,系李某结拜兄弟。王某 16 岁生日将至,多次向李某索要生日礼物。2005 年 9 月 10 日,被告人李某在本公司营业厅盗得该公司空白提货单 2 份(五联单)并乘
11、收款员刘某不备,在提货单上偷盖了该公司付款专用章。尔后,李某分别在提货单上填写了购货单位和物品名称等项目。同年 10 月 26 日在王某生日当天李某将提货单交给王某,告诉其实际情况,并将该提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王某。同日下午王某去该国有百货文化用品公司仓库,分别提走洗发水 100箱,洗面奶 100 箱,物品价值 7690 元。问:(分数:15.00)(1).本案应当如何处理?(分数:7.50)_(2).如果李某在提货单上填写的货物的数额特别巨大,可以判处的最重主刑和附加刑是什么?(分数:7.50)_被告人,吴某,男,26 岁。2005 年 3 月,被告人吴某从某县离家外出,先后流窜到云南省的昆明
12、市等地,同年 4 月 7 日上午窜至大理古城,在同福旅社住下后随身携带匕首上街游逛。10 时许逛到大理中路至小邑庄岔路口时,遇见来华旅游的日本人高杉某挎着照相机朝洱海方向游览观光,吴某随生抢劫歹念,便尾随其后。当行至大理古城东郊即大理中路至小邑庄的途中,被告人吴某见四下无人,乘高杉某不备夺走其随身的照相机,高杉某大声呼喊,吴某怕事情败露,回头拔出匕首朝高杉某的胸部猛刺一刀。高杉某奋力反抗并呼叫,在与被告人搏斗中跌进蚕豆田里,被告人趁机又朝高杉某的面部、胸部等处乱刺数刀。被告人见被害人反抗强烈,担心有人路过而罪行败露,遂丢下匕首仓皇逃离现场。被害人高杉某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问:(分数:15.
13、00)(1).本案应当如何处理?(分数:5.00)_(2).如果在争夺的过程中吴某拿匕首将被害人刺死,由于害怕被人发现逃离现场而没有拿走照相机,又如何处理?(分数:5.00)_(3).第二种情况下的犯罪的停止形态又是什么?(分数:5.00)_2005 年 3 月,毛某到其朋友赵某家做客,发现赵某家有一幅名画,便产生歹念,用酒将赵某灌醉后,将画偷走,在要出门的时候被赵某发现,毛某将赵某打伤后逃跑。2005 年 4 月,毛某在银行取钱时,发现李某取了一些现金,便尾随李某上了公交车,当时公交车上只有司机、毛某和李某三人。毛某当场使用暴力将李某身上的 1000 元抢走。2006 年 1 月,毛某将被害
14、人沈某劫持到一小旅馆,将沈某身上携带的 3000元抢走,同时向沈某的家人索要 10 万元。毛某得知沈某家人报案后,便将沈某杀死。问:(分数:15.00)(1).毛某抢走名画是否属于人户抢劫?(分数:5.00)_(2).毛某针对特定的犯罪对象李某的抢劫是否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分数:5.00)_(3).毛某在 2006 年 1 月的犯罪事实应当如何处理?(分数:5.00)_在职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3 答案解析(总分:11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我国 1997 年修订的刑法生效时间是( )。(分数:2.00)A.1997 年
15、 4 月 1 日B.1997 年 3 月 14 日C.1997 年 10 月 1 日 D.1997 年 7 月 1 日解析:精解 1997 年 3 月 14 日我国刑法经过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修订案。此次修订后的刑法自 1997 年 10月 1 日起生效。故选 C 项。2.绑架妇女、儿童的,可以构成( )。(分数:2.00)A.绑架妇女、儿童罪B.绑架罪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罪 C.绑架罪或者偷盗婴幼儿罪D.绑架罪解析:精解 我国刑法上不存在绑架妇女、儿童罪和偷盗婴幼儿罪,故应当排除 A、C 项。绑架罪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重要区别在于犯罪目的不同。绑架妇女、儿童的,如果行为人是出于出卖为目的,按照拐卖
16、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如果是出于勒索财物的目的,则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故选 B 项。3.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此追诉期限为( )。(分数:2.00)A.5 年B.10 年C.15 年 D.20 年解析:精解 根据刑法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 5 年以上不满 10 年的,追诉时效是 10 年。法定最高刑是10 年以上的,追诉时效是 15 年。由于“不满”不包括本数,而“以上”包括本数,所以本题的追诉时效应当是 15 年。故选 C 项。4.某乡政府在换届选举时,乙纠集数人,以对选举有意见为由,冲人选举会场,大声叫骂,并把票箱砸毁。乙的行为属于( )。(分数
17、:2.00)A.破坏选举的行为 B.妨害公务的行为C.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D.聚众打、砸、抢的行为解析:精解 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选举罪是指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妨碍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乙的行为符合破坏选举罪的构成要件,成立破坏选举罪,故选 A 项。5.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 )。(分数:2.00)A.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中 B.所有直接故意犯罪中C.某些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D.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解析:精解 首先,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
18、故意犯罪之中,过失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其次,需要危害结果的发生才能认定间接故意,而危害结果一旦发生就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所以间接故意犯罪中也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最后,并不是所有的直接故意犯罪中都有未完成形态。举动犯只要行为人一实施犯罪行为,就达到既遂,所以也不可能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故选 A 项。6.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对( )负刑事责任。(分数:2.00)A.制造毒品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D.走私毒品罪解析:精解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
19、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走私、运输、贩卖、制造毒品是一个选择性罪名,但是刑法仅仅将贩卖毒品罪的刑事责任年龄降为 14周岁,而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依然是 16 周岁。故选 B 项。7.预备犯、未遂犯和中止犯以及教唆犯、帮助犯的犯罪构成可以归入( )。(分数:2.00)A.派生的犯罪构成B.复杂的犯罪构成C.空白的犯罪构成D.修正的犯罪构成 解析:精解 根据犯罪构成的形态方面的特点,可以将犯罪构成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标准,根据故意犯罪在行为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预备、中止、未遂等不同
20、的表现形态,以及在共同犯罪中具体共同犯罪人的不同情况下,对基本犯罪构成中个别要件的具体要求作相应的修改或者变更后形成的犯罪构成。也就是说,修正的犯罪构成,主要是指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等故意犯罪过程中几种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构成和共同犯罪中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等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构成。故选 D 项。8.对于假想防卫,应当( )。(分数:2.00)A.按照过失犯罪处理B.按照意外事件处理C.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处理D.视主观上有无过失作出无罪或者有罪的处理 解析:精解 假想防卫是指客观上不存在不法侵害的行为,而行为人由于认识的错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进行所谓的防卫的行为。刑法理论认为,如果行为人的错误
21、是不可避免的,则认定为无罪过事件,而不作为犯罪处理。如果行为人虽然存在认识的错误,但是认识错误是应当可以避免的,即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罪过,则按照犯罪处理。故选 D 项。9.刑法第 94 条关于“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 )。(分数:2.00)A.论理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立法解释 解析:精解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立法解释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2)在刑法的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3)在刑法施行中如发生歧义所作出的解释。刑法第 94 条的规定是立法解释的第一种情形。故选 D 项。10
22、.拐卖妇女后,又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应定( )。(分数:2.00)A.拐卖妇女罪 B.强迫卖淫罪C.拐卖妇女罪和强迫卖淫罪数罪并罚D.引诱卖淫罪解析:精解 根据刑法的规定,拐卖妇女后,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应当按照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构成定罪处罚,而不另外定强迫卖淫罪。故选 A 项。1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成立犯罪,必须是销售金额达到( )。(分数:2.00)A.5 万元以上 B.10 万元以上C.20 万元以上D.50 万元以上解析:精解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销售额在 5 万元以上方构成犯罪。另外应当注意考量的金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联考 刑法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