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二)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二)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二)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二)及答案解析(总分:9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7,分数:17.00)1.“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说明( )(分数:1.00)A.社会发展受思想影响B.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社会发展是道德发展的过程D.社会发展是自发的2.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历史的钥匙是( )(分数:1.00)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3.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分数:1.00)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
2、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分数:1.00)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分数:1.00)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
3、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6.下列关于意识形态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分数:1.00)A.在阶级社会,从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存在我们可以推断出没有超阶级的人性B.意识形态有时候是不反映经济基础的C.在阶级社会中,对事物的标准与看法随着阶级地位的不同而不同D.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当时是正确的意识形态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分数:1.00)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8.“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分数:1.00)A.人们
4、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分数:1.00)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10.美国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由前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些说明了( )(分数:1.00)A.它们违反历史发展规律B.它们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C.社会发展不遵循任何客观规律D.这种直接过渡违反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法11.衡量生产力性质的客观尺度是( )(分数:1.00)A.劳动对象
5、B.生产工具C.劳动者D.生产管理12.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分数:1.00)A.经济基础B.生产方式C.科学文化D.精神文明1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分数:1.00)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问题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问题14.劳动资料包括( )(分数:1.00)A.生产资料的总和B.土地和人C.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各种生产手段D.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15.“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段话 ( )(分数:1.00)A.指明了国家对
6、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B.确认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C.承认国家是个历史范围D.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本质1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分数:1.00)A.生物学、道德、宗教B.逻辑学、哲学、道德C.法律思想、艺术、语言学D.政治思想、哲学、宗教17.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分数:1.00)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32.00)18.国家的职能表现在( )(分数:2.00)A.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B.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C.维护国家的主权
7、和领土完整D.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19.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分数:2.00)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活动的承担者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20.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分数:2.00)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B.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C.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D.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1.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分数:2.00)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
8、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22.(多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 )(分数:2.00)A.社会经济结构B.社会政治结构C.社会观念结构D.上层建筑23.古猿构筑巢穴和用石块、木棒觅取食物的活动是( )(分数:2.00)A.生产劳动B.包含劳动的萌芽C.对自然的改造D.动物的本能24.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分数:2.00)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C.利已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
9、藏着人与人的关系25.下列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分数:2.00)A.形式逻辑B.哲学C.美学D.语言学26.一位日本首相说过:“在日本,政府是船长,财界是罗盘,船长始终按罗盘指引的方向前进的。”这段话表明( )(分数:2.00)A.资本主义政治是其经济的集中表现B.资本主义国家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C.资产阶级政府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27.据报载,北京市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分数:2.00)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C.文化
10、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28.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分数:2.00)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29.复杂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往往存在三种不同的体系( )(分数:2.00)A.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B.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C.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D.语言文字等公共服务体系3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
11、( )(分数:2.00)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C.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D.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31.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分数:2.00)A.它在人们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B.是生产中的“骨架”“肌肉”C.它决定劳动资料其他因素的发展状况D.它不仅是劳动资料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而且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标志32.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句话的含义是( )(分数:2.00)A.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B.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C.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D.实践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33.意识形态与
12、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是不是反映经济基础B.是不是具有阶级性C.是不是带有阶级性的一整套社会观念体系D.是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三、B分析题/B(总题数:5,分数:50.00)34.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原理,并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数:10.00)_35.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的基本观点,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数:10.00)_36.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 1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
13、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 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迭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 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
14、天竞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语法 材料 3 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中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 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请回答: (1)对材料 1 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 1 和 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
15、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根据材料 2 和 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数:10.00)_37.在国际格局的变动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有利于我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外开放也会有风险,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会趁机而入。只要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确保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权握在人民手里,精神文明建设就能在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 请运用哲学常识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述问题:结合材料说明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对外开放对精
16、神文明建设的影响。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的?(分数:10.00)_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 1000 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 800 多万人,社会失业人员 570 多万人。“十五”期间,我国将把失业率控制在 5%以下。 按国际通行的标准,一个国家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 9 比重的 10%以上,就属于人口老龄化社会。1999 年,我国 60 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达到 10.12%。预计 2010 年,这一比重达到 12.37%,2026 年,达到 20.37%。 材料 2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社会保障完全由企业来承
17、担,使企业负担过重。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目标? (1)运用所学政治理论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一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分数:10.00)_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二)答案解析(总分:99.00
1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7,分数:17.00)1.“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说明( )(分数:1.00)A.社会发展受思想影响B.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社会发展是道德发展的过程D.社会发展是自发的解析:解析 考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指它的客观性。2.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历史的钥匙是( )(分数:1.00)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解析:解析 考察对基本知识点:马克思“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人类全部发展史的钥匙”的掌握。3.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分数:1.
19、00)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解析:解析 考察对基本知识点环境作用的掌握,社会发展是通过生产方式的发展来体现。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分数:1.00)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
20、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意识相对独立性有三种表现:与社会存在的不同步性,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列宁这句话表明对奴隶这一社会存在不同的人认识不同,有的是先进的认识,有的是落后的认识,体现了不同步性。应选 B。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分数:1.00)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解析:解析 考察的知识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物质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6.下列关于意识形态的说
21、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分数:1.00)A.在阶级社会,从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存在我们可以推断出没有超阶级的人性B.意识形态有时候是不反映经济基础的 C.在阶级社会中,对事物的标准与看法随着阶级地位的不同而不同D.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当时是正确的意识形态解析:解析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并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变化,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分数:1.00)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解析:解析 在四个选项中,B 项“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 项“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 D 项“
22、它具有历史继承性”是社会意识,既包括先进的社会意识也包括落后的社会意识所共同具有的特点,而 A 项“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是先进的社会意识所独有的特点。也正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从整体上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8.“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分数:1.00)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生产实践(劳动)和
23、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A 是正确选项。B、C 选项只强调人的生物学属性,是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不是人的物质欲望,所以,D 选项错误。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分数:1.00)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解析:解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0.美国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由前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些说明了( )(分数:1.00)A.它们违反历史发展规律B.它们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 C.社会发展不遵循任何客观规律D.这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人类社会 本质 基本 结构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