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近代史纲要-4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近代史纲要-4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近代史纲要-45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近代史纲要-4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55.00)1.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分数:2.50)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分数:2.50)A.建立统一战线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开展武装斗争D.走社会主义道路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立过不同的政权形式。其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所建立的政权形式是(分数:2.50)A.人民民主专政B.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
2、专政D.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分数:2.50)A.资本主义体系B.社会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体系5.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中,“另起炉灶”所蕴含的核心是(分数:2.50)A.回收一切丧失了的国家利益,走出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政治上坚定地同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团结在一起,同资本主义国家决然分开C.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后,再与西方国家建交D.不承认旧
3、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6.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分数:2.50)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B.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没收官僚资本D.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7.下列选项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分数:2.50)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C.镇压反革命D.“三反”“五反”运动8.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阶段是(分数:2.50)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C.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9.20世
4、纪 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分数:2.50)A.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问题10.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民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分数:2.50)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营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11.在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彻底完成后,党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的必要性在于(分数:2.50)A.国际上,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依然存在B.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C.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是党在创建时期就确立
5、的奋斗目标D.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重要变化12.建国初期,有人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通俗地概括为“一体两翼”。其中,主体是指(分数:2.50)A.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3.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分数:2.50)A.轻工业B.军事和国防工业C.重工业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14.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它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其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分数:2.50)A.公私联营B.
6、加工订货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15.1953年开始全面实行的三大改造,实质是(分数:2.50)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促进个体手工业互助合作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16.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形式是(分数:2.50)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初级合作社17.农业互助合作发展的原则是(分数:2.50)A.积极发展B.自愿互利C.稳步前进D.逐步过渡18.我国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分数:2.50)A.国家资本主义B.公私合营C.统购统销D.定股定息19.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7、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分数:2.50)A.罚没资本B.限制、利用C.公私合营D.和平赎买20.个别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实行(分数:2.50)A.定股定息B.“四马分肥”C.加工订货D.统购包销21.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分数:2.50)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B.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C.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D.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22.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主要标志是(分数:2.50)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新中国的成立C.全国人民第一次代表大
8、会的召开D.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45.00)23.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对中国人民实现建设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这一目标,有利的国内政治形势是(分数:2.50)A.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逐渐放弃独裁统治B.世界反动势力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C.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D.共产党内部高度团结,人民军队不断壮大24.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估计,造成国共两党合作(加上民主同盟等)、和平发展的新阶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分数:2.50)A.国际国内政治形势有利于和平建国B.人民力量强大及其强烈的和平建国要求C.国民党统治集团有和平谈判的
9、意愿D.解放区以及人民军队的不断壮大25.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是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但蒋介石还是于1945年 8月 14日、20 日、23 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蒋介石集团作出这一举动的原因在于(分数:2.50)A.人民军队已经占有绝对优势B.人民要和平、反内战的强烈要求C.迫于美国、苏联等国的压力D.完成内战部署需要相当的时间26.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其目的在于(分数:2.50)A.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国B.为谈判不成发动内战做准备,并把战
10、争责任转嫁给共产党C.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D.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27.抗日战争结束以后,美国政府支持国民党的反共方针,推动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政府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分数:2.50)A.让蒋介石成为其亚洲的主要支持者,以此稳定它的亚洲战线B.“遏制苏联”,避免人民革命烽火进一步影响亚洲C.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D.维护美国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28.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坚定解放区军民必胜的信心,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毛泽东作出人民军队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判断,是基于(分数
11、:2.50)A.得到人民群众支持,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党在这方面占据优势B.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是爱国的正义的战争,必然获得全国人民拥护C.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D.共产党的建国方案得到了所有民主党派及其领导人的支持29.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我们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我们党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二者(分数:2.50)A.发起者不同B.历史任务不同C.阶级构成不同D.基本构成不同30.1947年 7月至 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
12、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后期进行土地改革的政策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的土地政策和分配方案有(分数:2.50)A.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B.接收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C.变减租减息政策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D.“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31.1947年的土地会议以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的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分数:2.50)A.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B.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促使中国最广大的农民群众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D.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
13、群众基础32.1947年 5月 30日,毛泽东指出:中国事变的发展,比人们预料的要快些。为了建立一个和平的、民主的、独立的新中国,中国人民应当迅速地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中国事变的发展,比人们预料的要快些”的原因在于(分数:2.50)A.美国政府撤销了对国民党的援助B.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C.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快速发展D.人民解放军开始准备战略反攻33.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期的社会基础主要是(分数:2.50)A.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B.少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C.部分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D.工人、农民和工商业者34.1949年 3月 5日
14、至 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村举行了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所提出的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是(分数:2.50)A.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B.务必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务必变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D.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35.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原因在于,这两个阶级(分数:2.50)A.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主要力量B.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C.是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依靠力量D.是中国民主革命中最革命的阶级36.1949年 9月
15、 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共同纲领形成的基础是(分数:2.50)A.“双十协定”B.国内和平协定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D.论人民民主专政37.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基本的胜利。能够取得这一胜利的原因在于(分数:2.50)A.有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这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B.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华侨,以及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正确道路的选择D.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8.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
16、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要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必须(分数:2.50)A.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B.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C.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D.对被领导者给予物质福利,至少不能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予政治教育39.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原因在于(分数:2.50)A.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B.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C.农民是党创建之初的阶级基础D
17、.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40.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分数:2.50)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并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D.近代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和第二项历史任务的开始中国近代史纲要-4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55.00)1.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分数:2.50)A.论人民民主专政B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同纲领的制定,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的情况下,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B 选项正确。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分数:2.50)A.建立统一战线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开展武装斗争D.走社会主义道路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属于一道理解兼识记的试题,难度适中。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领导,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但
19、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一条。选项 D与本题干无关。选项 B正确。革命胜利的经验还可以考多项选择题。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立过不同的政权形式。其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所建立的政权形式是(分数:2.50)A.人民民主专政 B.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D.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在不同时期建立的政权形式,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包括资
20、产阶级民主分子)。A选项正确。B 选项是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其性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D 选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瑞金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C 选项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而本题考查的是政权形式,而不是政权实质,故也不选。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分数:2.50)A.资本主义体系B.社会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体系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
21、主义社会的建立,属于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大。新中国成立前的解放区内还没有公有制的经济体,且因为没有掌握全国的政权,所以还不具备建立公有制经济体的基础。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还不属于社会主义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文化上发
22、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因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是由工人阶级所领导,因而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所以,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B 选项正确。5.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中,“另起炉灶”所蕴含的核心是(分数:2.50)A.回收一切丧失了的国家利益,走出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政治上坚定地同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团结在一起,同资本主义国家决然分开C.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后,再与西方国家建交D.不承认
23、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属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D 选项正确。A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当时还没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B 选项是对“一边倒”的理解;C 选项是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正确理解。6.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分数:2.50)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B.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没收官僚资本 D.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
24、经济的主要来源是没收官僚资本。C 选项正确。7.下列选项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分数:2.50)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 C.镇压反革命D.“三反”“五反”运动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任务。“三反”“五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运动。B 选项正确。8.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阶段是(分数: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近代史 纲要 4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