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近代史纲要-1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近代史纲要-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近代史纲要-13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近代史纲要-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1936 年 5 月,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的是_(分数:2.00)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C.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D.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2.1936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布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文件是_(分数:2.00)A.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3.标志着国民党内外政策转向和平、抗日的会议是_
2、(分数:2.00)A.国民党五全大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D.国民党六全大会4.1939 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_(分数:2.00)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败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美战场5.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点是_(分数:2.00)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皆有各阶层广泛参加6.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_(分数:2.00)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淞沪会战D.台
3、儿庄战役7.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是在_(分数:2.00)A.九一八事变后B.卢沟桥事变后C.一二八事变后D.太平洋战争爆发后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的中心环节是_(分数:2.00)A.争取中间势力B.发展进步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打击大资产阶级9.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_(分数:2.00)A.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力争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C.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投降逆流D.争取民主,防止国民党一党专政10.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_(分数:2.00)A.遵义会议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11.
4、毛泽东在 1941 年对“实事求是”原则进行了精辟论述的著作是_(分数:2.00)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C.反对党八股D.学习和时局12.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_(分数:2.00)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一切为了群众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一切依靠群众13.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走向成熟是在_(分数:2.00)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4.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是_(分数:2.00)A.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B.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C.发展进步势力D.坚持有理、有利
5、、有节的原则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_(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D.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16.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是_(分数:2.00)A.新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C.马克思列宁主义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17.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_(分数:2.00)A.华北事变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一二八事变18.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的会议是_(分数:2.00)A.国民党五全大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国民
6、党五届三中全会D.国民党六全大会19.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_(分数:2.00)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20.毛泽东思想完备成熟的标志是_(分数:2.00)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B.哲学体系的建构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2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是在_(分数:2.00)A.六届七中全会B.六届六中全会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58.00)22.第
7、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有关国际条约有_(分数:2.00)A.德黑兰宣言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D.波茨坦公告23.1941 年 1 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华日报刊出周恩来的题词手迹:“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原则,避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这些方针和原则包括_(分数:2.00)A.又联合又斗争B.有理、有利、有节C.针锋相对,寸土必争D.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24.一二九运动的主要口号有_(分数:2.00)A.“反对华北自治运动”B.“
8、停止内战,一致对外”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5.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共同点有_(分数:2.00)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背景是面临民族危机C.以青年学生为先锋D.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26.1937 年 2 月 10 日,中共中央发表的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的保证有_(分数:2.00)A.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B.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C.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D.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27.1937 年 11 月 8 日太原失陷以后,中共先后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有_(分数:3.00)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B.晋绥抗日根据地C
9、.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D.赣南、闽西根据地28.抗日战争时期进步势力主要是指_(分数:3.00)A.工人B.农民C.小资产阶级D.开明绅士29.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主要是指_(分数:3.00)A.民族资产阶级B.开明绅士C.地方实力派D.小资产阶级30.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争取中间势力需要的条件有_(分数:3.00)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B.尊重他们的利益C.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D.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31.共产党人发刊词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主要有_(分数:3.00)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领导D.党的建设32.针对国民党出现的中途妥协和
10、内部分裂两大危险,1939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的口号有_(分数:3.00)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B.“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C.“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D.“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33.在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和 40 年代前期,为更好指导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毛泽东撰写著作有_(分数:3.00)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34.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有_(分数:3.00)A.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B.促进经济发展C.实行精兵简政D.联合地主阶级抗日35.延安整风运动中反对的主观主义主要表
11、现形式有_(分数:3.00)A.教条主义B.官僚主义C.宗派主义D.经验主义36.刘少奇在中共七大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_(分数:3.00)A.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B.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D.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37.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即_(分数:3.00)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B.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没收地主阶级和富农的土地,并引
12、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D.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38.关于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3.00)A.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B.它是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C.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D.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理论贡献39.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有_(分数:3.00)A.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B.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的讲话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议的召开D.中共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救国
13、十大纲领40.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政权,参加者为_(分数:3.00)A.共产党员B.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C.中间派D.国民党亲英美派41.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3.00)A.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B.实行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42.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_(分数:3.00)A.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C.得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D.中国实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
14、团结中国近代史纲要-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1936 年 5 月,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的是_(分数:2.00)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C.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D.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解析:1936 年 5 月,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提出各党各派立即停止军事冲突,建立统一抗敌政权的主张。2.1936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布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文件是_(
15、分数:2.00)A.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解析:1936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1935 年 8 月 1 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捐弃前嫌,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4 年 4 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 1779 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
16、战的基本纲领,号召中国人民自己武装起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是第十九路军代表同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代表签署的。3.标志着国民党内外政策转向和平、抗日的会议是_(分数:2.00)A.国民党五全大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D.国民党六全大会解析: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后国民党基本确定了停止内战,实行国共合作的原则,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1935 年 11 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国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当时中国政治局势的走向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从五全大会开始,国民党自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对日妥协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某些变化,亲英
17、美派势力占据上风,国内政策也出现了局部的松动,国民党在形式上达到了新的统一;1939 年 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国民党六全大会召开于 1945 年 6 月。4.1939 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_(分数:2.00)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败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美战场解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直接导致国民党在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5.大革命时
18、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点是_(分数:2.00)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皆有各阶层广泛参加 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共同的政治纲领,也没有采用党内合作的方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抗战,不具有反封建的性质。6.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_(分数:2.00)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解析:BCD 均不是发生在相持阶段。7.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是在_(分数:2.00)A.九一八事变后B.卢沟桥事变后C.一二八事变后D.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解析:1941 年 1
19、2 月,直到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才正式发表对日宣战声明。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的中心环节是_(分数:2.00)A.争取中间势力B.发展进步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D.打击大资产阶级解析:为了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发展进步势力,这是整个策略的中心环节。9.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_(分数:2.00)A.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力争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近代史 纲要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