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模拟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2.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 )、( )。(分数:2.00)_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分数:2.00)_4.“风”又称“国风”,共( )篇,是 15 个地方的歌谣,称为“十五国风”。(分数:2.00)_5.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 )”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分数:2.00)_6.南宋朱熹集宋代诗经研究
2、之大成的著作是( )。(分数:2.00)_7.诗经中的“二南”指的是国风中的( )和( )。(分数:2.00)_8.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 )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分数:2.00)_9.国语是一部( )体史书,分别记载周、鲁、齐、晋等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分数:2.00)_10.( )中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对诗经价值的认识和诗歌创作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分数:2.00)_11.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 )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分数:2.00)_12.宋代刘辰翁称屈原的( )为“咏物之
3、祖”。(分数:2.00)_13.九歌共( )篇,最后一篇送神曲篇目是( )。(分数:2.00)_14.东汉王逸注解楚辞的著作是( )。(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6,分数:12.00)15.诗三百(分数:2.00)_16.兴观群怨(分数:2.00)_17.情志统一(分数:2.00)_18.易经(分数:2.00)_19.得意忘言(分数:2.00)_楚辞_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1.简评“发乎情,止乎礼义”。(分数:2.00)_22.先秦叙事散文的叙事艺术,对我国古代小说有什么影响?(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3.简述先秦说理散文
4、的成熟过程。(分数:2.00)_24.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比兴的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模拟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2.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 )、(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赋、比、兴)解析: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思无邪)解析:4.“风”又称“国风”,共( )篇,是 15 个地方的歌谣,称为“十五
5、国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60)解析:5.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 )”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风雅)解析:6.南宋朱熹集宋代诗经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诗集传)解析:7.诗经中的“二南”指的是国风中的( )和(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周南,召南)解析:8.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 )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6、:虞书)解析:9.国语是一部( )体史书,分别记载周、鲁、齐、晋等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国别体)解析:10.( )中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对诗经价值的认识和诗歌创作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论语阳货)解析:11.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 )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庄子)解析:12.宋代刘辰翁称屈原的( )为“咏物之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橘颂)解析:13.九歌共( )篇,最后一篇送神曲篇目是( )。
7、(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1,礼魂)解析:14.东汉王逸注解楚辞的著作是(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楚辞章句)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6,分数:12.00)15.诗三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 305 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解析:16.兴观群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兴观群怨”是孔子关于文艺的社会作用的全面论述,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
8、教育作用。“兴”是指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观”指通过诗歌可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的得失。“群”指诗可帮助人沟通感情,相互切磋,提高修养。“怨”指诗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解析:17.情志统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情志统一”是毛诗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向怀抱,但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毛诗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视志。这基本上是继承
9、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情志统一”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解析:18.易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易经,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解析:19.得意忘言(分数:2.
10、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得意忘言”是指庄子对言、意关系的看法。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他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庄子的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先秦 文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