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三)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三)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三)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法条分析题(总题数:7,分数:54.0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84 条第 1 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请回答以下问题:(分数:9.00)(1).条文中“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哪些人员?(分数:3.00)_(2).条
2、文中“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哪些情形?(分数:3.00)_(3).条文中“不退还”应如何理解?(分数:3.00)_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95 条第 1 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请分析:(分数:6.00)(1).本条款中的“不能说明”包括哪些情形?(分数:3.00)_(2).本条款中的“非法所得”应如何计算?(分数:3.00)_刑法第 382 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
3、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分数:9.00)(1).本条中“国家工作人员”、“公共财物”的含义是什么?(分数:3.00)_(2).本条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含义是什么?(分数:3.00)_(3).某国有银行的会计,采取秘密手段窃取自己经手管理的存款,该行为如何处理?(分数:3.00)_刑法第 384 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4、,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分数:9.00)(1).本条中“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是什么?(分数:3.00)_(2).本条中“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含义是什么?(分数:3.00)_(3).本条第 2 款的规定与挪用特定款物罪在主观方面有何不同?(分数:3.00)_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97 条第 1 款规定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请分析:(分数:9.00)(1).本条款中“滥用职权”的含义。(分数:3.00)_(2).本条款中“玩忽职守”的含义。(分数:3.00)_(3).本条款中“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含义。(分数:3.00)_刑法第 399 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6、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
7、罪处罚。”(分数:9.00)(1).本条前三款规定的分别是什么罪名?(分数:3.00)_(2).本条第 1 款和第 2 款规定之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分数:3.00)_(3).在一起甲涉嫌抢劫的刑事案件中,甲的家属通过关系找到该案承办人侦查员乙,希望乙能“关照”甲,并送给乙人民币 2 万元作为疏通费。乙通过审查该案,明知甲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而故意采取毁灭有罪证据的手段,使其逃避追诉。对乙的行为该如何处理?(分数:3.00)_1.刑法第 414 条规定:“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8、请分析: (1)如何理解本条中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 (2)如何理解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 (3)若在食品安全领域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放纵制售伪劣食品的犯罪行为,并且最终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发生其他严重后果,如何处理? (分数:3.00)_二、案例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46.00)王某 1998 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于 2001 年 8 月刑满释放。2005 年 5 月,王某在当地开设一娱乐城,自任总经理,为谋利非法提供色情服务。为了对付公安机关的查处和管理卖淫妇女,王某聘用何某负责保安,聘用张某协助管理。营业
9、初期,有李某等 6 名妇女卖淫,李某又将一名刚满 13 周岁的女孩周某引诱来卖淫。一次,出租车司机胡某得知公安机关晚上要检查娱乐场所,便给王某报信,使娱乐城躲过了公安机关的查处。后公安机关严密侦查,于 2005 年 12 月查封了娱乐城,在对卖淫妇女和嫖娼人员的查处中,发现在娱乐城嫖娼的袁某患有严重的性病。据袁某交代,他在一个月前被查出患有严重的性病,但认为每次使用安全套,不会传染他人,因此一边治疗,一边还经常嫖娼,听说娱乐城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周某,后曾嫖宿过这个女孩。幼女周某也指认,曾与袁某嫖宿过。(分数:18.00)(1).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分数:3.00)_(2).何某和张某的行为
10、构成何罪?(分数:3.00)_(3).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分数:3.00)_(4).对司机胡某通风报信的行为在刑法上该如何定性?(分数:3.00)_(5).袁某的行为在刑法上如何定性?(分数:3.00)_(6).王某具有哪些法定从重处罚的情节?(分数:3.00)_1999 年 10 月 7 日,贾某在集市上见张某在出卖一头大犍牛。贾某上前仔细观察以后,决定买下此牛,遂向张某问价。张某开价 4000 元,贾某还价 2000 元,张某不允。贾某拿出 2000 元硬塞入张某的口袋里,牵起牛就走。张某见状急忙上前阻拦,告知贾某 2000 元买一头牛无论如何太少,并将贾的 2000 元塞还给贾某。贾某
11、大怒,扬言“这头牛,老子今天要定了!”见张某仍要阻拦,贾某遂将张某打倒在地,并大声吼道:“老子给你面子你不要,那就白送给我,回去想明白了再说吧!”然后牵起牛扬长而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张某右耳被贾某打聋。贾某将牛牵走后,来到邻村好友屠户齐某处,将牛的来历告诉齐某并声称“有好处大家一起得”,提出以 3000 元将此牛卖给齐某。齐某表示同意,将牛买下后屠宰出售。案发后,公安机关找齐某了解案情,齐某称贾某 1999 年 10 月 7 日一直与其在齐家,并未到集市上去。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贾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不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如果构成犯罪,请说明罪名和理
12、由。(分数:3.00)_(2).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不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如果构成犯罪,请说明罪名和理由。(分数:3.00)_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会计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 10 万元用于购买毒品并出售,并许诺出售毒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在利益的诱惑下,乙应甲的要求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中提取 10 万元借给甲。甲拿到 10 万元后,亲自从外地购得毒品,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分给乙赃款 3 万元。后甲在出售毒品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自己出售毒品的行为,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毒品的 10万元资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自己受到处罚,便携带 20 万元公款潜逃至外
13、地。后乙在家属的带领下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上述行为。(分数:12.00)(1).甲、乙的上述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是共同犯罪,构成何罪?(分数:3.00)_(2).乙携带 20 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如何定性?(分数:3.00)_(3).乙的行为有何法定量刑情节?(分数:3.00)_(4).对甲、乙的上述行为该如何处理?(分数:3.00)_2.被告人李某,男,37 岁,某劳动局财务科出纳员。1997 年 11 月,某市人民政府委托建设银行发行该市奖券,每张奖券 30 元,中奖者一等奖奖金 5 万元,二等奖奖金为 3 万元,单位和个人均可购买。购买时不留印鉴,买后不挂失,并要求开奖
14、后头一天,各单位必须将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全部封存登记。 该劳动局代为职工买了一部分奖券之后,部分职工不愿意买,因此财务科又将这部分奖券原价收回作为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委托李某保管。但没有封存登记。1998 年 11 月,中奖号码公布后,被告人李某发现自己负责保管的单位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二等奖。李某将没有中奖的自己的奖券替换了这张已经中奖的单位奖券。由于该奖券是由劳动局统一从某职工手中回购所得,因此,劳动局职工很快知道本单位有张奖券中了二等奖,但李某保管的奖券中却并没有中二等奖的奖券。李某因害怕而不敢去银行兑换奖金。后单位领导找李某谈话,李某觉得不妙主动将该奖券交给局领导,并承认了自己偷换奖券的事实。
15、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该如何定罪量刑?说明理由。 (分数:3.00)_3.某检察院检察员甲某在办理乙某强奸案期间,接受乙某家属的请托,对乙某的年龄进行了涂改,使其年龄由年满 14 周岁改成不满 14 周岁;在制作起诉意见书时,又把“甲某用菜刀威逼强奸”情节中的“用菜刀”三字予以隐瞒。乙某因此以未达到责任年龄而无罪释放,被害人父母因罪犯未得到应有惩罚而精神失常。此间,甲某先后两次收受案犯家属的贿赂人民币 4000 元以及酒、水果等物品。 问:甲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分数:7.00)_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三)答案解析(总分:100.0
16、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法条分析题(总题数:7,分数:54.0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84 条第 1 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请回答以下问题:(分数:9.00)(1).条文中“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哪些人员?(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依据刑法第 93 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妨害 社会 管理 秩序 贪污 贿赂罪 渎职罪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