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4年河北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河北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4 年河北省中考真题物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8 个小题 ) 1.(2 分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 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 ) A.焦耳 B.牛顿 C.阿基米德 D.托里拆利 解析: 万有引力是牛顿发现的,力的单位是牛顿 。 答案: B. 2.(2 分 )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们根据音色辨别蝉鸣虫吟 B.街道上的噪声设备可以减弱噪声 C.水面舰艇是通过电磁波搜寻水下目标的 D.移动电话和电烙铁都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解析: A、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故 A 正确;
2、B、 街道上的噪声设备是监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 B 错误; C、水面舰艇是通过超声波搜寻水下目标的,故 C 错误; D、电烙铁都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 D 错误 。 答案: A 3.(2 分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一只信鸽的质量约为 5kg B.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 4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3m/s D.篮球板上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 3.05m 解析: A、一只信鸽的质量约为 0.5kg,所以 A 不符合实际情况; B、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 14 ,所以 B 不符合实际情况;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所以 C 不符合实际情况; D
3、、篮球板上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 3.05m,所以 D 符合实际情况 。 答案: D. 4.(2 分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 冰雪消融 积水干涸 滴水成冰 霜满枝头 。 A. 2 B. C. D. 解析: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积水干枯是由液体变为气态,需要吸热;滴水成冰是由液体变为固态,需要放热,霜满枝头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 答案: D. 5.(2 分 )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 。 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
4、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解析: 小明先看到火车的车头,后看到火车车尾,以汽车为参照物火车是向前运动 。 汽车有三种情况: 如果汽车静止,火车是向前运动的 。 如果汽车向前行驶,火车也向前运动,火车的运动速度比汽车大 。 如果汽车是向后倒车,火车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倒车但是比汽车的倒车速度小 。 因此不可能是 A、 C. 答案: AC. 6.(3 分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甲凸透镜 (f 甲 =20cm)的成像情况 。 此时,他又用乙凸透镜 (f乙 =10cm)替换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
5、实验 。 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D.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解析: (1)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将凸透镜换成焦距 f 为 10cm 的,由图可知,此时 u 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综上分析,选项 BD 正确, AC 错误 。 答案: BD. 7.(3 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
6、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3 解析: A、因为原来汽车和乘客都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开动时,汽车向前运动,而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倾倒 。 故 A 正确; 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但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 B 错误;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
7、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 故 C 正确;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一定相等 。 故 D 正确 。 答案: ACD. 8.(3 分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 R1为滑动变阻器, R2、 R3为定值电阻 。 闭合开关 S,将滑片 P 由 a 端向 b 端滑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 V1、 V2示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 U 1、U 2,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大小为 I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U 2大于 U 1 B. 与 的差值等于 R2 C.R2和 R3消耗的电功率的和增加了 U 2I D.电压表 V
8、1示数变小、电压表 V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解析: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三个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 R1、 R2两端电压,电压表 V2测电阻 R2、 R3两端电压, 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 U 2 U 1=U R1 U R3,滑片向右移动过程中, R1两端电压减小,R3两端电压增大, R1两端电压的减小量等于 R2、 R3两端电压的增加量之和,则 U R1 U R3,U2 U 1 0, U2 U 1,故 A 正确; B、 =R2+R3, =R2+R 1,故 B 错误; C、滑片向右移动过程中,电路电流增大, R2和 R3消耗的电功率的和增加量 P=I 2(R2+R3) I2(
9、R2+R3)=(I 2 I2)(R2+R3)U 2I ,故 C错误; D、滑片向右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增大,电压表 V1示数变小、电压表 V2示数变大,故 D 正确; 答案: AD. 二、填空及简答题 (每空 1 分,物理部分共 14 分 ) 9.(3 分 )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 。 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 (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采用哪种方式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的? 回答: _。 (2)针对图片,请从
10、物态变化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_? 4 回答: _。 解析: (1)实验中,用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绳子,此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酒精的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 (2)过一会儿,会看到塞子跳了起来,是里面的蒸气对外做功,这一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答案 : (1)做功; (2)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10.(3 分 )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 2m 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_(选填 “ 变大 ” 、 “ 不变 ” 或 “ 变小
11、” );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选填 “ 衣领 ” 或 “ 平面镜 ” )。 解析: (1)小红站在距离平面镜 2m 前照镜子,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 2m。 (2)当小红走近镜子时,小明的身高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大小不变 。 (3)光照射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发射,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衣领; 答案 : 2;不变;衣领 。 11.(3 分 )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 (如图所示 )。 将它放入水中漂浮,船头指向东 。 闭合开关 S,电磁铁的 A 端为 _极;电磁铁由于受到
12、_的作用,船头会指向 _。 解析: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右侧为 N 极,左侧为 S 极;因地磁场沿南北方向,地球南极处为地磁场的 N 极,地球北极处为地磁 场的 S 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船头指向北方 。 答案 : S;地磁场;北; 12.小明购买了一只容积为 1.2L 的电热水壶 。 他往壶中装满了温度为 25 的水,若使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 _J 的热量;小明将电热水壶接到家庭电路中,通电 7min烧开了这壶水,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效率是 90%,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是 _W。 标准大气压下 水 =1.010 3kg/m3、 c 水 =4.210 3J/(k
13、g )。 解析: (1)水的体积 V=1.8L=1.810 3m3, 5 由 = 可得,水的质量: m=V=110 3kg/m31.210 3m3=1.2kg, 将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 Q=cm(t t0)=4.210 3J/(kg )1.2kg (100 25 )=3.7810 5 J; (2)由 W= =Pt 可得, P= = =1000W。 答案 : 3.7810 5 ; 1000W。 13.(3 分 )如图是小明眼镜的照片 。 (1)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 _(选填 “ 凸 ” 或 “ 凹 ” )透镜 。 (2)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_。 (3)眼镜戴久了,镜架上会产生铜
14、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铜生锈除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 _有关 。 解析: (1)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 (2)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树脂; (3)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碳元素,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铜生锈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 关,故填: CO2; 答案 : (1)凹; (2)树脂; (3)CO2 14.(3 分 )双能源 (汽油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北省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