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历史.docx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历史.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52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 7,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解析: 从图片的“祭先农”两字,判断当时的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体现了农本思想,选 C。A 是现象, B 是对明清皇帝的表面认识, D 材料未体现。 答案: C 14.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
2、误的是 ( )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解析: 中国古代从战国时期到 1840 年之前,重农抑商政策始终贯穿其中, D 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商船”判断 A 正确;“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判断 B 正确;材料反映了北方豆麦杂粮成为江南重要的粮食市场, C 正确。 答案: D 15.旗袍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解析: 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20
3、 世纪二三十年代”,联系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中华民国政府于 1929 年确定旗袍为国家礼服之一,旗袍成为时尚反映了民国时期思想观念的变化,选 B。 A 错在“完全西化”, C 材料未体现, D 与设问中的“社会原因”不相符合。 答案: B 16.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长征期间” 是 1934-1936 年,关键信
4、息“民族矛盾加剧”。长征时期,此时日军正逐步侵略中国, C 是 1935 年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文件,标志着中共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开始,符合题意。 A是 1927 年; B 针对的是共产党自身的方针政策,没有体现民族矛盾; D 是 1945 年,排除。 答案: C 17.图 8 为 1972 1978 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解析: 由图片柱状图的波动可以首先排除 B、 D,中国重返联合国是
5、1971 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合。 1977 年进出口总额有所下滑,不能体现 C 选项中“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中美进出口总额的波动与中美关系的演变密不可分,故选 A。 答案: A 18.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 A.最高权力机关有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已维护民主 解析: 材料反映了雅典的公职人员受到监督,从而保证了直接民主的实现, D 符合题意。 A、
6、B 项材料未体现, C 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1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解析: 材料“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被装进抛进城门口”体现了工业革命通过大量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特点,选 C。 A、 B 材料未体现,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20.卢卡契在评论 19 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
7、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 家是 ( ) A.拜伦 B.巴尔扎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解析: 结合材料时间“ 19 世纪”, C、 D 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排除 C、 D。由材料“忠实地描述他们”判断是批判现实主义,故选 B。 A 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答案: B 21.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 1943 年该局共花费了 110 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 )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
8、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解析: 材料中国家拨款开设公共工程,目的是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和生产,排除 D,故选 A。 B 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C 材料未体现。 答案: A 22.1952 年到 1964 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 7.48 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 15.69 倍。这是 (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解析: 1952 年 1964 年是赫鲁晓夫当政时期,他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9、,选 D。 A 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 B 项“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 C 项材料未体现。 答案: D 23.如果要给图 9 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解析: 由图片中的文字信息“让西欧强壮起来”,判断是欧洲复兴计划 马歇尔计划;图片右侧的“镰刀斧头”、中间的“美元”标志, 便可得出冷战的结论,选择 C。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答案: C 24.表 1 是 1980 年、 1996 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国
10、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 年 38% 43% 42% 30% 1996 年 40% 52% 52% 42%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解析: 比较材料中 1980 年、 1996 年的数字,可以看出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程度呈上升趋势,反映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1995 年 WTO 成立,排除 A, B 符合题意。 C 材料未体现。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扩大的,排除 D。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38.( 36 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 1300 多年,至 19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福建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