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生物.docx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生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海南卷 )生物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 A.蚕豆叶肉细胞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 解析: 蚕豆的叶肉细胞、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洋葱根尖的伸长区细胞均已发生了分化,失去了分裂能力,而蚕豆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周期,细胞分裂旺盛,故答案选 C。 答案: C 2.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 D 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
2、体上合成 解析: 磷脂是脂质中的一类物质,磷脂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A 正确;维生素D 和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 B 错误; 1g 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 17kJ 的能量,而1g 脂肪可以放出约 39kJ 的能量, C 错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车间”,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D 错误。 答案: A 3.下列过程中, 不 依赖膜蛋白的是 ( ) A.CO2进出肺泡上皮细胞 B.静息电位形成中 K+从细胞内到细胞外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 Na+从细胞外到细胞内 D.水盐调节过
3、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解析: CO2 进出肺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依赖于膜蛋白, A 正确;静息电位主要由 K+以协助扩散方式外流形成的,其动力来自细胞膜内外的 K+浓度差,并需要膜上 K+通道蛋白的协助, B 项错误 ;动作电位的产生是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Na+通道蛋白的协助而进行的协助扩散完成的, C 错误 ;在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 “ 水通道蛋白 ”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 D 错误 。 答案: A 4.关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相同 B.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 吸收
4、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 D.植物根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 解析: 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因细胞膜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而不同, A 错误;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过程,而土壤温度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对矿质离子的吸收, B、 C 错误;植物根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逆浓度梯度来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 D 正确。 答案: D 5.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与休眠种子的相同 解
5、析: 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需要水分的参与, A 正确;叶肉细胞中的水分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自由水,另外一种构成叶肉细胞的组分 结合水, B 正确;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存在, C 正确;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高于休眠种子的含水量, D 错误。 答案: D 6.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的叙述, 错误 的是 ( ) A.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 B.两种叶片中均含有类胡萝卜素 C.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 a D.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 ATP 解析: 叶片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二者均吸收蓝紫光, A 正确;当叶绿素含量高时呈现绿
6、色,含量少是则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 B 正确;叶绿素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C正确;黄绿色叶片在光下时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在光反应过程中能产生 ATP 用于暗反应的进行, D 错误。 答案: D 7.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 错误 的是 ( ) A.类囊体膜上产生的 ATP 可用于暗反应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进入叶绿体的 CO2不能被 NADPH 直接还原 D.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解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产生的 ATP 可供暗反应的进行, A 正确;小麦为 C3植物,当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气孔关闭, CO2供应不
7、足,此时光合速率降低,B 错误;进入叶绿体的 CO2被固定生成 C3化合物后才能被 NADPH 还原, C 正确;当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说明此时没有有机物的积累,长期如此,会导致幼苗生长受阻, D 正确。 答案: B 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 错误 的是 ( ) 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解析: 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和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升高,二者是协同关系, A 正确;在人们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发现引起植物弯曲生物的原因是
8、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B 正确;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输到侧芽的, C 错误;生长素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就会出现抑制生长的现象,D 正确。 答案: C 9.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 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 的是 ( )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 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 CO2 C 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 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 解析: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为鱼的生存提供条件, A 正确;鱼是异养需氧型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
9、原料, B 正确;在玻璃缸中,植物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再流向小鱼,但不能重新流回到植物,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C 错误;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能量的供应,而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长期黑暗,鱼和植物均会死亡, D 正确 10.下列物质中,能够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 A.脂肪 B.钙离子 C.糖 D.ATP 答案: D 解析: ATP 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源于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 答案: C 11.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 错误 的是 ( )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10、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温调节时下丘脑感受到变化,再通过神经 体液发送信息,进而通过身体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体温调节中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 程序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C 错误;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 C 1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 错误 的是 ( ) 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
11、直接支配 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 mRNA 和核糖体的参与 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 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可直接通过神经支配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胰岛素是蛋白质,合成时翻译过程需要 mRNA 和核糖体的参与;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这一过程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参与完成的;胰岛素 (降低血糖水平 )和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水平 )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答案: A 13.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 错误 的是 (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12、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 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 体液和某些分泌物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可杀菌;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大多数病原体可被吞噬细胞吞噬;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答案: D 1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解析: 注射一定量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会因此升
13、高, D 正确;外界溶液浓度比红细胞细胞质浓度高,红细胞失水, A 错误;血糖含量也会随即升高,家兔体内血糖调节机制使胰岛素分泌升高,通过抑制肝糖元分解,促进肝糖元、肌糖元的合成等过程,以降低血糖水平, BC 错误。 答案: D 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 的是 (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 处位于传入神经上 C.从 a 到 d 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 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解析: 由牵拉肌肉可引起神经冲动并传到 d 处,并且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可知 a(骨骼肌中 )位于感受器, b 位于传入神经, c 位
14、于神经中枢, d 位于传入神经, AB 正确;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引发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D 正确;图中 a 到 d 不包含效应器,不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错误。 答案: C 16.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 错误 的是 ( )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中的硝化细胞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解析: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动植物残骸 (包括秸秆 )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属于分解者;这些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后,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重新回到生物群
15、落,因此土壤微生物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是生产者。 答案: D 17.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 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 ) 解析: 由于一棵栎树可以为较大数量的昆虫提供食物,而第三营养级的每个个体都以大量昆虫为食,一只蛇也需要以较多第三营养级个体为食,故数量金字塔中第二营养级大于第一、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大于第四营养级, B 符合。 答案: B 18.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
16、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徙的习性。下列叙述 错误 的是 ( )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 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解析: 某些水鸟的迁徙会引起该物种周期性地离开和回归这一水生生态系统,引起该水生生态系统物种数量变化, A 正确;太阳能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由此输入到第一营养级, C 正确;减少芦苇和藻类等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少,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 B
17、错误;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有机物,被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答案: B 19.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 的是 (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 该种鱼的幼体不仅滤食浮游动物,并且与浮游动物都生活在水体上层,都以浮游藻类为食,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成年鱼以底栖动物为食所处营养级不低于第三
18、营养级,幼体滤食浮游动物与浮游藻类分别位于第三、第二营养级,两发育阶段所处营养级可以不同;池塘所有生物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占据不同的空间,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的分层也属垂直结构;但仅由该种鱼的成年鱼与幼体不足以构成垂直结构。 答案: D 20.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若要探究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下列做法中, 不 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是 ( ) A.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 B.待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观察其形态特征 C.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 D.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 解析: 如果该绿壳蛋是这只鸟的蛋,它将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海南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