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2009 年第 7 题)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分数:2.00)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3.(2008 年第 5 题)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分数:2.00)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
2、生产价值的时间B.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4.(2007 年第 5 题)货币的本质是(分数:2.00)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5.(2014 年第 4 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分数:2.00)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C.改良主义
3、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6.(2009 年第 6 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分数:2.00)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7.(2015 年第 4 题)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8.(2011
4、年第 4 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分数:2.00)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为俄国找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9.(2010 年第 1 题)1894 年 1 月 3 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
5、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分数:2.00)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0.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
6、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1.(2015 年第 20 题)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分数:2.00)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
7、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12.(2014 年第 19 题)1918 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账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分数:2.00)A.价值尺度B.流
8、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13.(2014 年第 20 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明显加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分数:2.00)A.经济危机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十分明显B.经济危机通常由国家间的贸易失衡直接引发C.经济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D.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4.(2013 年第 19 题)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的最新记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
9、系起来呢?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这就是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联为一体是因为(分数:2.00)A.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殖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5.(2012 年第 19 题)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分数:2.00)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
10、泉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16.(2011 年第 19 题)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B.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D.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17.(2010 年第 19 题)有一则寓言讲道:狐狸
11、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与它一起“平等”地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则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分数:2.00)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18.(2009 年第 21 题)“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因素。
12、”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分数:2.00)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D.既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19.(2009 年第 22 题)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分数:2.00)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20.(2008 年第 21 题)同一劳动
13、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分数:2.00)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21.(2007 年第 21 题)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分数:2.00)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22.(2006 年第 21 题)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分数:2.00)A.资本循环B.资本积聚C.资本周转D.资本集中23.(2015 年第 21 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分数:2.00)A.社会经济规制B.公共事业规制C.公众生活规制D.反托拉斯法24.(2013 年第 20 题)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及阶级关系调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为缓和劳资关系所采取的激励制度有(分数:2.00)A.职工参与决策制度B.职工终身雇佣制度C.职工选举管理制度D.职工持股制度25.(2011 年第 18 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
15、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有(分数:2.00)A.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B.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C.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D.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一元化26.(2006 年第 22 题)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分数:2.00)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27.(2014 年第 21 题)19261927 年初,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一年。此时正值列
16、宁的新经济政策在莫斯科和整个苏联燎原般发展,国家经济全面开花,市场上商品丰富、品类繁多,商店、饭馆、咖啡馆随处可见。邓小平在中山大学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大堆日用品,一日三餐也很丰盛。在此期间,邓小平还认真阅读和摘抄了苏联领导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许多论述。这一段经历对邓小平后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启示。邓小平与列宁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有(分数:2.00)A.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C.优先发展重_丁业快速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D.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28.(201
17、3 年第 21 题)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实践告诉我们(分数:2.00)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认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C.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29.(2011 年第 20 题)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分数:2.00)A.阶级斗争学说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理论30.(2010 年第 20
18、题)1989 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20 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 20 年后的 2009 年 11 月 9日BBC 公布了一份对 27 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 1989 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分数:2.00)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
19、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B.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对社会发展整个过程的认识31.(2013 年第 17 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分数:2.00)A.从自然界的压迫下解放出来B.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32.(2012 年第 20 题)关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除了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上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外还通过对资本
20、主义社会的深入实证的剖析,科学地论证了(分数:2.00)A.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B.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C.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D.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三、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33.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4.(2006 年第 35 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自 2002 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 2004 年 7 月 15 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 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 14
21、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 2005 年 8 月11 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 12 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 93 公斤,中国仅为 72 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
22、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人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分数:2.00)_35.(2008 年第 35 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IBM 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从上世纪 50 年代起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IBM 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他们仍有卓越的信誉。 在整个 60 年代和 70 年代虽然有 C
23、ontrol Data、Honeywell、Sperry Univae、Burroughs 和 NCR 等企业的竞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到 1980 年为止,IBM 仍占据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超过 80的份额。大型计算机是 IBM 的“金母鸡”,毛利高达 70。 80 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在与苹果、康柏、东芝、戴尔等企业激烈的竞争中 IBM 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 IBM 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