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9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带研究生,一开始不上专业课,而是让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经考核合格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这种教学安排的道理是(分数:2.00)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不善于处理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就无法在科学上取得成就3.“对事物从
2、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这是(分数:2.00)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分数:2.00)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5.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起点是(分数:2.00)A.客观事物B.社会实践C.感性认识D.思维抽象6.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分数:2.00)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7.恩格斯指出:“社会一
3、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分数:2.00)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所有科学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分数:2.00)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9.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C.分工协作关系D.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10.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分数:2.00)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4、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11.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分数:2.00)A.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B.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分数:2.00)A.简单再生产B.资本积累C.物质资料再生产D.可变资本13.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分数:2.00)A.商品二因素原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原理C.劳动二重性原D.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原理14.金融资本是由(分数:2.00)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在一起
5、而形成的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C.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D.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5.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6.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它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B.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它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D.它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17.解决矛盾的基本形式有(分数:2.00)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B.矛盾
6、双方同归于尽,被新的矛盾双方代替C.矛盾双方达到绝对统一D.矛盾双方达到融合18.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揭示的是事物的(分数:2.00)A.必然联系B.本质联系C.稳定联系D.内部联系19.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分数:2.00)A.物质生产实践B.社会政治实践C.科学文化实践D.精神劳动20.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利用 20 多年的时间观察和记录行星的位置,死后留下了丰厚的观测资料。他的助手开普勒利用这些观测资料,经过长期的分析、归纳、推算最终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这件事说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分数:2.00)A.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B
7、.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C.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D.必须为群众所掌握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分数:2.00)A.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2.物质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理由在于(分数:2.00)A.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B.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C.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D.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的23.胡适认为,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
8、邦,一言可以丧邦。”这种观点是(分数:2.00)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历史决定论C.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D.唯心主义英雄史观24.价值规律的内容包含(分数:2.00)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2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分数:2.00)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下降C.必要劳动时间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产生26.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原因在于(分数:2.00)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B.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C.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
9、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D.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2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变化包括(分数:2.00)A.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B.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C.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D.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曰益扩大2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是(分数:2.00)A.向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率先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B.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
10、世界的扩张C.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D.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29.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材料 2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
11、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 材料 3 河南有个“博士村”(节选) 近代以来连出 20 个博士、23 个硕士 在古老的湍河岸边,一座大桥将一座城和一个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个城就是邓州,而这个村就是大丁村。你可别小看这个人口不足 2 000 的村庄,它从近代以来,出了 20 个博士、23 个硕士、90 多个大学生,可谓人才辈出,声名远播,被称为“博士村”。人才辈出的奥秘是“文风鼎盛,好学成才” 接连出了这么多博士、硕士,而且不乏学界名流,这在
12、全省乃至全国恐怕都是很罕见的。那么,这个村里人才辈出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大丁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其中的奥秘就是文风鼎盛,好学成才。“很多村民的祖上就是举人,还有不少秀才。正是祖辈们这种好学成才的传统,为现在人才辈出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在这种浓厚文化氛围熏陶下,村里一直都有重知识、重教育的浓厚氛围。在我们村,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大家都会一起庆祝。村民再苦再累,也不会让孩子辍学。” “遗子黄金满籯(读 yng,竹笼的意思),不如一经。”意思是给子孙后代留下钱财,不如留下一部经书。朱子家训里有这样一句话:“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大意是,做人修身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要用好的方法。这正是丁氏
13、家族人才辈出的原动力。 “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在很多有志气的青年头脑中都存在。”大丁村历来有很多成功的榜样,这无疑让一代代年轻人受到很大很深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摘自郑州晚报2014 年 4 月 28 日(分数:4.00)(1).阐述材料 13 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数:2.00)_(2).研读材料 3,结合材料 1、2 所阐述的原理,分析当前倡导良好家风有什么重要意义。(分数:2.00)_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9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
14、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带研究生,一开始不上专业课,而是让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经考核合格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这种教学安排的道理是(分数:2.00)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不善于处理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就无法在科学上取得成就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15、A、D 选项是错误选项;B 选项是正确说法,但不是题干要表达的意思,题干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只有 C选项是符合题干的正确说法,所以 C 选项正确。3.“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这是(分数:2.00)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题干中的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即不从实践的角度、主体的角度去理解现实,不理解主体人在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性。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本
16、题的正确选项是 D。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分数:2.00)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同时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5.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起点是(分数:2.00)A.客观事物B.社会实践C.感性认识D.思维抽象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起点是理性领域的思维抽象,而不是作为感
17、性具体的“客观事物”“社会实践”“感性认识”。正确答案是 D。6.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分数:2.00)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作为质和量之统一的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范围。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形式,量变和质变各有不同的特点,然而,只有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才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所以,只有 C 项才是正确的答案。7.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
18、学推向前进。”这说明(分数:2.00)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所有科学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意思说实践是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选项 A、B 都是对的,但恩格斯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出新的课题。人类认识史也表明,人类认识所关注的焦点多数是社会实践所急需解决的课题,这些课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正确答案是 D,选项 AB 虽对,但不是最佳,故不选。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分数:2.
19、00)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反映。AD 两项,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属于能动反映的内在环节和必要途径,但并不是认识的本质,所以是错误的选项;C 项违背了能动的反映论原则,是错误的选项。只有 B 项是认识的本质。9.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C.分工协作关系D.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构成。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