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8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分数:2.00)A.阶级斗争学说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理论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分数:2.00)A.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
2、方式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分数:2.00)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B.混同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是相对主义的观点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分数:2.00)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D.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分数:2.00)A.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
3、识的新课题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D.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7.价值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分数:2.00)A.对评价标准的正确认识B.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C.对客体属性的正确认识D.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8.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一切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B.社会基本矛盾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C.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D.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9.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有(分数
4、:2.00)A.社会形态更替具有客观必然性B.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意味着人们没有历史选择的可能性空间C.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D.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10.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分数:2.00)A.商品的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B.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大C.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11.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有(分数:2.00)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1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垄断资
5、本主义得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分数:2.00)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初级的垄断资本主义D.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13.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B.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C.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等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增强,这使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增大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4.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
6、.00)_15.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分数:2.00)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16.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分数:2.00)A.物质生产劳动B.政治实践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科学实验17.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灾区人民的顽强努力,历经两年多的共同努力,一个崭新的绵阳城矗立在世人面前。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分数:2.00)A.多果一因B.同因异果C.一果多因D.同果异因
7、1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分数:2.00)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19.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分数:2.00)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2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分数:2.00)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21.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分数
8、:2.00)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2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分数:2.00)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人口因素D.社会意识23.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句话表明(分数:2.00)A.科技革命决定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B.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只有正效应而没有负效应D.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24.中国跨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中国人民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又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9、成功之路。这一事实说明(分数:2.00)A.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决定作用B.主体的选择可以不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C.在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主体没有选择的自由D.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25.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分数:2.00)A.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B.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C.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D.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26.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分数:2.00)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27.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分数:2.00)A.垄断消灭了竞争B.垄断缓和了竞争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D.垄断与竞争并存28.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
10、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的明确表达,它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分数:2.00)A.阶级性和先进性B.革命性和科学性C.阶级性和革命性D.群众性和先进性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29.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请阅读有关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回答问题: 材料 1 爱尔维修说:“我们在人和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人是环境的产物。”“造成各个民族的不幸的,并不是人们的卑劣、邪恶和不正,而是他们的法律不完善法律造成一切。”“必须有
11、天才,才能用好法律代替坏法律。”“一些伟大的君主在那里召唤天才,天才则召唤幸福。”“意见支配世界”。 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 2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摘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分数:6.00)(1).材料 1 为什么从“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出发却得出了“意见支配世界”的结论?(分数:2.00)_(2).结合材料 2,说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观点。(分数:2.00)_(3).请说明材料 1 和材料 2 的根本分歧。(分数:2.00)_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
12、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8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分数:2.00)A.阶级斗争学说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理论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
13、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所以 CD 是正确选项。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分数:2.00)A.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即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选项 ABC 都正
14、确,而选项 D 说法错误,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而非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分数:2.00)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B.混同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是相对主义的观点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 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题干中的话肯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同时肯定了偶然性的作用。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所以
15、,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D。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分数:2.00)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是统一的,所以 A 是正确选项;发展就是矛盾的转化,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所以 C 选项是正确选项;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属于典型的辩证法的观点,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 D 选项是正确选项;B 选项,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在表现形式
16、上却是不同的,不能说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所以 ACD 是正确选项。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分数:2.00)A.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 D.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
17、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B 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跟认识发展的动力无关。7.价值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分数:2.00)A.对评价标准的正确认识B.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C.对客体属性的正确认识 D.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建立在对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只有对客体和主体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评价标准是评价主体用于衡量价值关系的内在价值尺度,即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尺度,其以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而
18、非主体需要自身,所以选项 A 排除。选项 D 虽然包括客体属性但又不局限于客体,指涉范围过大,也在排除之列,所以正确选项为 BC。8.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一切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B.社会基本矛盾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 C.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D.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