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6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6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6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62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是因为(分数:2.00)A.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B.它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C.它力求全面地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它能够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
2、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段话说明(分数:2.00)A.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B.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C.人依赖于自然界D.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4.下列各项体现因果关系的有(分数:2.00)A.热胀冷缩,摩擦生热B.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C.冬去春来,昼夜交替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5.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分数:2.00)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6.“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
3、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有(分数:2.00)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已经超出了感动的意义,更催人行动。这件事说明价值评价是(分数:2.00)A.实践活动的精神驱动力B.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C.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D.实践活动发展的决定力量8.马克思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说明阶级是一个(分数:2.00)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历史范畴D.意识范畴9.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
4、:2.00)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D.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10.劳动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分数:2.00)A.社会分工的存在B.劳动者是自由的人C.劳动者一无所有D.市场范围的扩大11.超额剩余价值是(分数:2.00)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的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12.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形成的原因包括(分数:2.00)A.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5、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B.资本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D.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1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包括(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劳资与分配关系的变化B.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C.经济调节机制与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D.政治制度的变化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4.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1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分数:2.00)A.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B.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
6、学说C.唯物论和辩证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分数:2.00)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17.“大海捞针”是一种(分数:2.00)A.现实的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C.现实性D.不可能性1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分数:2.00)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9.2013 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发生频率之高、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这引起
7、人们的反思,促使人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寻求“同自然的和解”。“同自然的和解”的关键是(分数:2.00)A.树立自然中心主,B.摒弃人类中心主义C.树立正确的实践观D.放弃人类的主体性20.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了(分数:2.00)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接经验的作用C.感性认识的作用D.理性认识的作用21.价值揭示的是(分数:2.00)A.主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B.主客体之间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C.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D.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关系22.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
8、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表明(分数:2.00)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载体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3.“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这两种观点(分数:2.00)A.两者都是英雄史观的命题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C.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D.两者都是唯物史观的命题24.我国新一届政府特别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李克强指出,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来构建
9、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要进行社会救助,不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机会公平等。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分数:2.00)A.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25.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分数:2.00)A.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C.资本的技术水平不同D.资本的价值周转时间不同26.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分数:2.00)A.分权制衡B.权力分散C.民主集中D.政治协商27.金融寡头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分数:2.00)A.代理制B.个人
10、联合C.公私合营D.参与制28.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是(分数:2.00)A.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B.能代表工人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C.致力于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29.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有人以此为理由提出“创造者创造历史”的“新英雄史观”。在“新英雄史观”看来,人类中的少数,即提出新的生产方式、设计新的流通方式
11、、发明新的消费方式、创造新的社会分化或统一模式的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新的“英雄”是人类中新的文化信息的创造者,其中创立人类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大哲人、大科学家和大思想家是人类的大“英雄”,而人类中的多数,即广大人民群众不过是行为的模仿者,并不是创造者。 材料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12、、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分数:6.00)(1).材料 1 思想的错误倾向。(分数:2.00)_(2).材料 2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观点?(分数:2.00)_(3).根据材料 2,说明新时期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分数:2.00)_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62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是因为(分数:2.00)A.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
13、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B.它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 C.它力求全面地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它能够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科学性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4、。因此,此题选 ABCD。3.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段话说明(分数:2.00)A.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B.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C.人依赖于自然界 D.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题干中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人依靠自然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为此要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两者的和谐统一。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D。4.下列各项体现因果关系的有(分数:2.00)A.热胀冷缩,摩擦生热 B.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 C.冬去春来,昼夜交替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
15、的知识点是因果联系。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选项 A、B、D 都属于因果联系。选项 C 中“冬春”“春夜”之间有时间上的顺序性,而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5.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分数:2.00)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辩证法的理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
16、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所以 AB 选项属于正确选项;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D 选项也是正确的;只有 C 选项割裂了间断性和连续性的同一,是错误选项。所以 ABD 是正确选项。6.“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有(分数:2.00)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解析
17、: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马克思的这句话讲了两层意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B);“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理论的作用在实践中并通过实践表现出来(AD)。选项 C 错误明显,应该排除。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已经超出了感动的意义,更催人行动。这件事说明价值评价是(分数:2.00)A.实践活动的精神驱动力 B.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 C.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 D.实践活动发展的决定力量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评价的功能。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选项 D 夸大了价值性认识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6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