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4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4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47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47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分数:2.00)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3.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分数:2.00)A.时空B.运动C.静止D.实践4.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 )(分
2、数:2.00)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B.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C.以子之矛,攻子之盾D.我承认万事万物都有矛盾,但是我认为咱们班上没有矛盾5.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的是( )(分数:2.00)A.必然性和偶然性B.原因和结果C.内容和形式D.可能性和现实性6.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表明实践( )(分数:2.00)A.为认识发展提供条件B.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D.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7.“有用即真理”是( )(分数:2.00)A.主观真理论
3、B.实用主义真理观C.形而上学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8.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这体现的是实践标准的( )(分数:2.00)A.确定性B.不确定性C.客观性D.绝对性9.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表明( )(分数:2.00)A.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C.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相互决定10.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 )(分数:2.00)A.物品B.产品C.商品D.办公用品11.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分数:2.00)A.资本
4、家只占有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B.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C.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D.资本家对工人的雇佣剥削1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事实上的操控者是( )(分数:2.00)A.商业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银行资本家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3.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4.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三大工人运动是( )(分数:2.00)A.英国宪章运动B.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C.俄国十月革命D.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15.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有( )(
5、分数:2.00)A.庸俗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现代辩证唯物主义16.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 )(分数:2.00)A.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B.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C.实践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D.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17.关于“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B.度是事物保持自己量的质的界限C.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D.质和量的统一为度18.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有( )(分数:2.00)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B.自然规律可以重复出现,社会规律是历
6、史的,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C.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有人的参与,是主观的19.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中介是指( )(分数:2.00)A.工具和手段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C.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D.运用、操作工具的程序和方法20.关于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D.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21.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
7、)(分数:2.00)A.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B.把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相结合C.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D.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22.关于价值评价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评价是一种主观随意的活动B.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C.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D.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23.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分数:2.00)A.自由王国B.主观世界C.客观世界D.必然王国24.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
8、)A.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创造的决定性作用C.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一部“思想史”D.唯物史观肯定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唯心史观否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25.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是( )(分数:2.00)A.合规律性的过程B.合目的性的过程C.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D.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26.自然经济的特征主要包括( )(分数:2.00)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B.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9、C.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D.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27.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分数:2.00)A.劳动者被剥削者完全占有,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B.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C.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D.劳动者有一定经济基础2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分数:2.00)A.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C.改善和提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D.加快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29.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理论说明( )(分数:2.00)A.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B.社会
10、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C.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D.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47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分数:2.00)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不同回答B.对世
11、界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解析:解析: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3.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分数:2.00)A.时空B.运动 C.静止D.实践解析:解析: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4.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 )(分数:2.00)A.事物内部或
12、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B.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C.以子之矛,攻子之盾D.我承认万事万物都有矛盾,但是我认为咱们班上没有矛盾解析:解析: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BCD 都属于逻辑矛盾,都予以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5.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的是( )(分数:2.00)A.必然性和偶然性B.原因和结果 C.内容和形式D
13、.可能性和现实性解析:解析: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6.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表明实践( )(分数:2.00)A.为认识发展提供条件B.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C.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D.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解析:解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
14、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题干中引用恩格斯的一句话,重点在强调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认识的需要,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7.“有用即真理”是( )(分数:2.00)A.主观真理论B.实用主义真理观 C.形而上学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解析:解析: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A、C、D 都与题意不符合,都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8.实践检验和证明真
15、理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这体现的是实践标准的( )(分数:2.00)A.确定性B.不确定性 C.客观性D.绝对性解析:解析: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中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做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9.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表明( )(分数
16、:2.00)A.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C.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相互决定解析: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A、C 不符合题意,不选;D 表述错误,不选;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生产力的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10.用来
17、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 )(分数:2.00)A.物品B.产品C.商品 D.办公用品解析: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11.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分数:2.00)A.资本家只占有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B.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C.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D.资本家对工人的雇佣剥削解析:解析: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
18、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1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事实上的操控者是( )(分数:2.00)A.商业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 D.银行资本家解析:解析: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3.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14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