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1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1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17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17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分数:2.00)A.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B.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C.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分数:2.00)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
2、.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是( )(分数:2.00)A.宿命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5.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分数:2.00)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6.马克思指出:“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
3、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 )(分数:2.00)A.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自由是主观的,必然是客观的C.自由属于思想认识,必然是客观规律D.必然是对自由的认识和发挥7.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做斗争,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分数:2.00)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
4、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8.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分数:2.00)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9.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分数:2.00)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5、10.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职能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分数:2.00)A.政治统治职能B.公共管理职能C.国际交往职能D.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11.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分数:2.00)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C.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的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2.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分数:2.00)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B.消灭贫困、消灭歧视C.按劳分配D.按需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3.
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4.现代社会科技领域“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分数:2.00)A.科学知识可以创造出新物质B.批驳了不可知论C.为唯物主义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依据D.人类是自然的主宰15.近年来,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人造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分数:2.00)A.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B.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
7、加以利用C.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D.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16.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分数:2.00)A.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为人们所驾驭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因为( )(分数:2.00)A.它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其他规律是由对立统一规律推演出来的C.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它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18.有人认为,“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一观点(
8、 )(分数:2.00)A.说明科学研究必须要避免偶然性B.没有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偶然性发现必然性C.否定了任何现象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D.说明偶然性可以摆脱必然性的支配19.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分数:2.00)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20.“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这说明( )(分数:2.00)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互相转化C.真理超出自己适
9、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2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分数:2.00)A.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C.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D.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22.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 )(分数:2.00)A.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D.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
10、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2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 )(分数:2.00)A.满足群众一切需要的观点B.相信群众的观点C.为人民群众服务并对人民负责的观点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4.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个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分数:2.00)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5.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有( )(
11、分数:2.00)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B.创造新的价值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26.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分数:2.00)A.由于垄断占据主导地位,竞争作为垄断的补充存在B.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和巩固扩大自身的垄断地位C.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但包括经济手段,还包括政治手段甚至暴力手段D.竞争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2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的新发展、新变化,尤其是指 20 世纪 80-90 年代,以及新世纪以后的新发展、新变化
12、。这些变化主要有( )(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B.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C.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D.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28.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分数:2.00)A.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B.是由英雄人物的个人意志决定的C.违背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规律D.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9.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分数:2.00)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三
13、、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30.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获奖演讲讲故事的人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
14、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是: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请回答:(分数:4.00)(1).依据“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断言“谁干了坏事”,违背了什么哲学原理?为什么?(分数:2.00)_(2).从“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这件事中,你悟出了什么哲理?(分数:2.00)_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17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
15、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分数:2.00)A.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B.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C.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解析: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社会发展规律性学说、阶级
16、斗争学说,都是唯物史观的内容。A、B、C 三项均以偏概全。因此,正确答案为 D。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分数:2.00)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解析:解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在自然观上有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而在社会历史观上,虽然也有个别哲学家表述过某些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在总体上没有完整科学的唯物史观,即无论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其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历史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
17、史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形成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说明了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进而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所以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伟大的贡献。只要考生知道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就应该推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才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因此,正确答案为 D。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是( )(分数:2.00)A.宿命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必然性和
18、偶然性辩证关系的认识。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对历史的认识中,这是属于辩证法的观点。题干所引是马克思所说的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不能把偶然性从历史中排除出去,否则历史就会变得非常神秘。因此,正确答案为 D。5.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分数:2.00)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
19、活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题干是问人的感觉识别能力高于动物的原因,这是因为人有意识、有思维。选项 B、C 本身是正确观点,但是不符合题意,故不选。而 D 项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不仅人有感觉和心理,有些高等动物也有。因此,正确答案为 A。6.马克思指出:“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 )(分数:2.00)A.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自由是主观的,必然是客观的C.自由属于思想认识,必然是客观规律D.必然是对自由的认识和发挥解析:解析:本
20、题考查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其实质是考查自由的含义,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说自由是主观的,既不能完整解释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也就否认了自由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功能。因此,B、C 项错误。D 项对概念的表达正好相反,因此也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 A。7.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做斗争,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
21、大的差异,是由于( )(分数:2.00)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解析:解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一致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本题运用列宁的一段名言,说明三种奴隶的不同思想意识。他们虽然都处于奴隶地位,但每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有所不同,对自身状况认识和理解也不相同,这正是体现了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一致性),并没有
22、否定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的原理。A 项是错误观点,C、D 项也是表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但不符合题意要求。因此,正确答案为 B。8.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分数:2.00)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解析:解析: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或两个基本属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1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