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5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 5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24.00)1.诗缘情而绮靡 (分数:3.00)_2.钟嵘“滋味说” (分数:3.00)_3.北山移文 (分数:3.00)_4.洛阳伽蓝记 (分数:3.00)_5.北朝乐府民歌 (分数:3.00)_6.志怪小说 (分数:3.00)_7.文心雕龙 (分数:3.00)_8.正始之音 (分数:3.00)_二、简答题(总题数:11,分数:33.00)9.阮籍五言咏怀诗的思想艺术特点。 (分数:3.00)_10.“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解释括号中
2、部分。 (分数:3.00)_11.比较玄言诗与陶渊明诗歌的异同。 (分数:3.00)_12.分析鲍照的诗歌艺术成就。 (分数:3.00)_13.五臣注与六臣注的区别、时间与特点。 (分数:3.00)_14.郦道元水经注及其文学价值。 (分数:3.00)_15.简述南朝乐府民歌的特色。 (分数:3.00)_16.大小谢山水诗成就及其地位。 (分数:3.00)_17.试比较古诗十九首与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风格。 (分数:3.00)_18.指出庾信哀江南赋中所用的典故(典故的含义和作者的意思):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3、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分数:3.00)_19.简要评述南北朝志人小说。 (分数:3.00)_三、论述题(总题数:13,分数:43.00)20.试论述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分数:3.00)_21.结合曹丕典论论文的具体内容,给出你的评价。 (分数:3.00)_22.试析钟嵘评曹植的理论意义。 (分数:3.00)_23.有人说:“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你如何理解这一论述? (分数:3.00)_24.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建安风骨”。 (分数
4、:3.00)_25.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歌对建安诗歌有哪些延续? (分数:3.00)_26.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说到“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分数:3.00)_27.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分数:3.00)_28.“永明体”声律论的特点及其意义。 (分数:3.00)_29.论“永明体”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分数:3.00)_30.简析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的艺术风格。 (分数:3.00)_31.试论述南朝的“文笔之辨”。 (分数:5.00)_32.简述游仙诗的起源萌芽发展以及郭璞游仙诗的特色。 (分数:5.00)_考研中国古代
5、文学史分类真题 5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24.00)1.诗缘情而绮靡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诗缘情而绮靡”,是魏晋文论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点,它的本意是要纠正后人对毛诗序中“诗言志”的偏颇诠释,强调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源头和酵母作用。但它一经诞生,就在漫长的中国诗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
6、“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陆机从诗歌的内质和形式两个方面强调了诗歌的个体抒情性和文体审美性,更准确地表述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这一诗说影响了六朝及以后的诗歌理论和创作。2.钟嵘“滋味说”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南朝钟嵘在诗品序中始言“滋味”:“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钟嵘时代,五言诗正蓬勃兴起,渐渐取代四言诗的地位。与四言相较,五言诗增大了诗歌表现的容量,更利于表达复杂的情感与事物。钟嵘从理论上推崇五言诗,并认为它最有滋味,乃是诗歌发展之必然。滋味因此而成为重要的诗论标准。滋味说的主旨便是使诗歌具有它本应具有的审美感染力。钟嵘从纠正文坛时弊出发,反对用典、声律的过
7、分雕琢,提出自然之美,更进一步提出滋味说,其实质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既是诗歌创作的学说,也是审美的原则,更是品评诗歌的准则。3.北山移文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北山移文是南齐孔稚珪的一篇杰出骈文作品。北山移文揭露那些内心热衷于仕宦的文人为谋取高官厚禄,便以入山隐居起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和声望,等待朝廷的征召,以便一步登天。以山林的口吻讽刺揭露了某些封建士大夫假装清高,实则争名夺利的丑恶灵魂,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通过真假隐士对比来达到讽刺的目的。文章组对工整,辞藻华丽,音韵协调,生动流转。全篇基本上是由四字句和六字句相搭配而成
8、,另外也穿插运用了若干三言、七言句,使文章在整齐中又有流动变化。短句结构紧凑,长句舒缓,交互使用,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景和感情。4.洛阳伽蓝记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杨炫之。此书按照城内和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为纲,兼顾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胜古迹,同时叙述相关事迹。本书虽然以“伽蓝”为主题,但它所记述的具体内容却远远超出伽蓝和与之相关的佛教史素材的范围,涉及北魏时期的许多史事,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此书的文学价值也很高,整饬与散行兼美。全书善于
9、使用整齐的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有四六骈句,同时又发挥散句的长处,节奏感与自由韵律有机结合,形成了典丽而清拔的风格。5.北朝乐府民歌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北朝乐府民歌大多是北魏、北齐、北周时期由北方少数民族创作的乐府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今存七十首左右。北朝乐府民歌刚劲质朴,少有礼教束缚,多抒写社会离乱、战争惨烈、家庭离析。形式多样,有四言、七言、杂言等,不似南朝民歌形式比较单调。代表作有木兰诗,木兰诗也是北朝唯一的长篇叙事诗。6.志怪小说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志怪,就是记录怪异
10、,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后世唐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7.文心雕龙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 501502 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
11、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 10卷,50 篇(原分上、下部,各 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8.正始之音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雒下。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后世将正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也称为“正始之音”。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
12、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二、简答题(总题数:11,分数:33.00)9.阮籍五言咏怀诗的思想艺术特点。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阮籍的诗歌成就较高,其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是一组政治抒情诗,诗歌表现了诗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苦闷孤寂的情怀和忧生惧祸、孤独渺小的无奈和深沉的绝望,也批评了社会的黑暗和时政的腐败,同时表现了饮酒、求仙、隐逸等消极出世情绪。 (2)阮籍的诗歌继承了风、骚和古
13、诗十九首的传统,在艺术上大量地运用比兴、象征、用典等手法来抒情言志,因而形成了隐晦曲折、旨意遥深的艺术风格。钟嵘说他“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李善说他“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蔽。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文选李善注)。 (3)阮籍的咏怀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思的咏史、陶渊明的饮酒、庾信的拟咏怀,以及陈子昂的感遇和李白古风等,都明显地得到其艺术的沾溉。10.“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解释括号中部分。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三张二陆两潘一左:这八人是西晋盛世之太康文学的代表。“三张”是指张载、张亢、张
14、协,“二陆”是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指潘岳、潘尼叔侄,“一左”是指左思。他们的作品多追求形式之美,尤其八人中成就较高的陆机和潘岳更是达到了形式美的顶点。陆机更是被钟嵘诗品封为“太康之英”,左思也以其三都赋成就了“洛阳纸贵”的美谈。他们的努力也成就了西晋太康年间文学的十年之盛。11.比较玄言诗与陶渊明诗歌的异同。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陶诗和玄言诗联系密切,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玄言诗中已经潜藏着田园诗的题材因子,陶渊明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玄言诗并非都是抽象说理,好的玄言诗也能表现一定的辞趣,陶诗在这方面显然也受到了它的影响;三、陶诗与玄言诗
15、在语言上都不假雕饰,二者在风格上也是一脉相承的。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把诗变成了“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文字,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而陶渊明的出现,将玄言诗真正拉回到诗的轨道上来。他用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去说明所要表达的哲理,具有当时其他诗人无法比拟的形象性,所以对玄言诗是一种改造,又是一种突破,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1)情景事理的浑融。陶诗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语言来表现哲理,这同玄言诗的枯燥无味是根本不同的。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
16、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 (2)陶诗受到玄言诗的重大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诗中有许多玄学的语汇,其平淡的语言风格也同玄言诗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理解上。而在东晋的玄言诗中,表现人对自然的体悟和追求;到陶渊明,又更明确地提出归化自然的观念,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成为构成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 (3)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古代 文学史 分类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