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填空题 (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6 分 ) 1.小芳面向穿衣镜站立在镜前 1m 处,她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 _m;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 0.5m,则她在镜中的像 _(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 1m 处,人的像离镜子也是 1m 远; 当人远离镜子时,镜中的像视觉上变小了,但真实的大小没变,物像等大。 答案: 1;不变。 2.如图,小华同学穿着早冰鞋用力推墙时,自己却向
2、后运动,这一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同时也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小华同学穿着早冰鞋用力推墙时,自己却向后运动,这一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同时也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运动状态;相互的。 3.定值电阻 R1=10 , R2=20 ,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 S,则通过 R1、 R2的电流之 比 I1: I2=_; R1: R2两端的电压之比 U1: U2=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两电阻串联,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 I1: I
3、2=1: 1; 由 I= 可得,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 = = = 。 答案: 1: 1; 1: 2。 4.如图,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水温升高,是通过 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一段时间后瓶塞被水蒸气冲出去,其能量转化与热机工作中的 _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图中的塞子被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出过程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机械能的过程,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答案:热传递;做功。 5.“ 五 一 ” 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去登山。从小明家到山脚下 用时 30min,车的里程表显
4、示本次行驶的路程为 36km,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为 _km/h;小明登上山顶时,感觉呼吸有些困难,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1)t=30min=0.5h, 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 v= = =72km/h; (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压逐渐减小。 答案: 72;减小。 6.如图有关电与磁现象的图示中,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_;丙图通电嫘线管的左端为 _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安培定则。 (1)图甲中有电源,所以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乙中没有电源
5、,所以是闭合电路的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属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再利用安培定则即可确定螺线管的右端为 N 极,左端为 S 极。 答案:乙; S(或南 )。 7.如图,重为 50N 的物体挂在杠杆 B 点 , OB=0.4m, OA=1m,在 A 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 F,当 F=_N(杠杆自重忽略不计 )时,杆杆在水平置平衡;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也是杠杆,它属于 _(选填 “ 省力 ” 、 “ 费力 ” 或 “ 等臂 ”) 杠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6、: FOA=GOB 则: F1m=50N0.4m 解得: F=20N 平时测量质量的托盘天平是等臂杠杆。 答案: 20;等臂。 8.图为 “ 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 的实验装置。将阻值分别为 5 和10 的电热丝 R1和 R2,按如图方式接入电压为 3V的电路中,则电流通过 _(选填 “R 1” 或 “R 2”) 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多;通电 l0min, R2产生的热量是 _J。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通过电阻的电流 I 与电阻的通电时间 t 相等, 由题意可知: R1 R2,由焦耳定律: Q=I2Rt 可知,在相等时间
7、内,电阻 R2产生的热量多; 电路电 流: I= = =0.2A, 通电 t=l0min=600s, R2产生的热量: Q=I2R2t=(0.2A)210600s=240J ; 答案: R2; 240。 9.我国 “ 嫦娥 3 号 ” 携 “ 玉兔 ” 月球车登月成功。 “ 玉兔 ” 月球车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它把拍到的照片通过电磁波传到地球,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_m/s。月球车工作时利用的是太阳能,太阳能属于 _能源 (选填 “ 可再生 ” 或 “ 不可再生 ”)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磁波的传播;能源的分类。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 8m/s。太阳能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
8、属可再生能源。 答案: 310 8;可再生。 10.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的质量为 0.3kg,则书的重力 _N;若书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0.05m2,则书对桌面的压强是 _P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力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书的重力: G=mg=0.3kg10N/kg=3N ; 书对桌面的压力 F=G=3N, 书对桌面的压强: p= = =60PA。 答案: 3 60 11.截止到 2015 年,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已突破 10 亿辆以上,每辆汽车每年耗油1.8t,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_J(q 汽油 =4.610 7J/kg)。当汽车从身边经过时,我们会闻到汽油味,说
9、明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热量的计算;分子的运动。 (1)汽油的质量: m=1.8t=1800kg,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 =qm=4.610 7J/kg1800kg=8.2810 10J; (2)我们闻到汽油味,说明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 8.2810 10;无规则运动。 12.某品牌的电加热器工作电路如图所示,其额定电压为 220V,加热功率为 1100W,保温功率为 44W。单刀双掷开关 S接 b 时,电加热器处 _(选填 “ 保温 ” 或 “ 加热 ”)状态;电路中定值电阻 R1的阻值为 _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功率的计算。 由图
10、示电路图可知,开关 S 接 b 时,只有电阻 R1接入电路,电路电阻最小, 由 P= 可知,电压 U 一定时, R 越大,电功率越小 ,此时加热器处于加热状态; 由 P= 可知,电阻 R1阻值 R1= = =44 ; 答案:加热; 44。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10 。当开关 S1闭合, S2、 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1, R2消耗的功率为 P2;当开关 S1、 S2、 S3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1 , R2消耗的功率为 P2 ,且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0.9A.已知 U1: U1=1 : 6, P2: P2=1 : 9,则开关 S1闭合, S2、 S
11、3断开时,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_A;开关 S1、 S2、 S3都闭合时,R2和 R3消耗的总功率为 _W。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当开关 S1闭合, S2、 S3断开时,三只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 R1两端电压。 此时的电路电流为 I 串 = = ; 电阻 R2消耗的功率为 P2=I 串 2R2=( )2R2; 当开关 S1、 S2、 S3都闭合时,三只电阻并联,电流表 A1测量通过 R1+R2的电流,电流表 A2测量整个电路电流。 通过 R1的电流为 I1= = , 通过 R2的电流为 I2=I1+2-I1=0.9A- , 电阻 R2消耗的功率为 P2=I 2
12、2R2=(0.9A- )2R2; 已知 P2: P2=1 : 9, 即 = , 已知 U1: U1=1 : 6, 解得 U1=1V, U1=6V ; 当开关 S1闭合, S2、 S3断开时,电流表 A2示数为 I 串 = = =0.1A; 当开关 S1、 S2、 S3都闭合时,则电源电压 U=U1=6V ; 当开关 S1闭合, S2、 S3断开时,根据欧姆定律得: R 串 = = =60 ,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阻值等于各电阻之和可得: R2+R3=R 串 -R1=60 -10=50 ; 已知 = ,由 P=I2R= 可得: = , 解得: R2=20 ;则 R3=50 -20=30 ; 开关 S
13、1、 S2、 S3都闭合时, R2消耗的功率为 P2= = =1.8W, R3消耗的功率为 P3= = =1.2W, 所以 R2、 R3消耗的总功率为 P2+P3=1.8W+1.2W=3W。 答案: 0.1; 3。 二、选择題 (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4一 21 小題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22、 23 小题有 2 个或2 个以上选项正确,选项不全得 1 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4.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我
14、们可以利用响度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 A 正确; B、摩托车安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B 错误;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 C 错误; D、能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 D 错误。 答案: A 15.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 冰冻的衣服变干 B. 冰凌消融 C. 树枝上的雾凇 D. 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A、冰冻的衣服变干,固态冰变成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
15、不符合题意; B、冰凌消融,固态冰变成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树枝上的雾凇,气态水蒸气变成固态冰晶,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D、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气态水蒸气变成液态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6.下列有关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约为 2.6cm B.教室内的日 光灯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 2A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80 D.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1N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度的估测;温度;重力大小的估测;电流的大小。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20cm,物理课本长度略大于 20cm,在 26cm=0.26m
16、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 B、教室内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 40W 左右,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在 I= = 0.2A 左右。故B 不符合实际; C、人的体温在 37 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 80 。故 C 不符合实际; D、两个鸡蛋的质量在 100g=0.1kg 左右,受到的重力为 G=mg=0.1kg10N/kg=1N 。故 D 符合实际。 答案: D 17.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 A. 放大镜 B. 手影 C. 水中 “ 折 ” 笔 D. 水中倒影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实际是一个凸透镜,故 A 错
17、误; B、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正确; C、笔在水中的 部分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笔偏高了,故 C 错误; D、水中的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D 错误。 答案: B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 为定值电阻, R 为滑动变阻器。开关闭合后,逐渐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不变 C.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的动态分析。 由图示电路图
18、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滑片向右调节过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故 AB 错误;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变大,滑动变阻器分压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电阻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故 C 错误, D 正确 。 答案: D 19.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C.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D.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看到 “ 白烟 ” 开始计时更
19、准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声速;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A、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运动员是运动的。此说法不正确; 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此说法不正确; C、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会仍然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此说法正确;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此说法不正确。 答案 : C 20.如图所示, R1与 R2并联在电源电压为 3V 的电路中。只闭合开关 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同时闭合开关 S1和 S
20、2,电流表的示数为 0.5A,则 ( ) A.R1的阻值为 6 B.R2的阻值为 15 C.通过 R1的电流是 0.5A D.通过 R2的电流是 0.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欧姆定律的应用。 A、由图当只闭合 S1时,只有 R1连入电路,电流表测其电流, 根据 I= , R1的阻值为: R1= = =10 ,故 A 错误; BCD、闭合开关 S1和 S2时, R1与 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所以 U=U1=U2=3V, 通过 R1的电流不变: I1=0.3A,故 C 错误; 所以 I2=I -I1=0.5A-0.3A=0.2A,故 D 错误; R2= = =15 ,故 B 正确。 答案:
21、 B 21.下列各图与其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图茶壶的茶嘴与壶身构成了连通器 B.乙图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液体压强 C.丙图向两纸中间吹气,两纸向外分开 D.丁图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浮力变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原理;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A、甲图茶壶的茶嘴与壶身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故 A 正确; B、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与液体压强无关,故 B 错误; C、向两纸中间吹气,使中间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而外侧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所以两纸向中间靠拢,故 C 错误; D、漂浮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轮船从
22、长江驶入东海浮力不变,故D 错误。 答案: A 22. 2015 年 6 月 5 日是第 44 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主题是 “ 践行绿色生活 ” 。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其在结构与使用上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座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C.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D.用力捏闸是为了减小压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A、轮胎刻有花纹,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 A 正确; B、座垫做的较宽,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 B 正确; C、安装滚动轴承是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黑龙江省 绥化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