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docx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重庆 卷) 语文 一、(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亲和力 声名鹊起 闹 别 (bi)扭 称 (chng)心如意 B.倒胃口 皇天后土 瞭 (lio)望哨 金蝉脱 壳 (qio) C.哈蜜瓜 明眸皓齿 撑 (chng)场面 姹 (ch)紫嫣红 D.敞篷车 异彩纷呈 差 (ch)不多 白雪皑 皑 (i) 解析: A.称 (chn)心如意 B. 瞭 (lio)望哨 C.哈密瓜 答案: D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
2、理、更换、退货责任即日起开始 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的闪亮。白、红、黑结合得如此 高妙 ,令人惊叹。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 风生水起 。 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 比比皆是 。 解析:施行,指方针政策等从某一天发生效力。高妙,意思是高明巧妙,美善之至。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
3、形容极其常见。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就是要 _, _, _, 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
4、烈士 A. B. C. D. 解析:这一段的排序要注意内容的前后照应,后面说到铭记这段历史的原因是“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那么前面的内容应是先说 “惨烈悲壮”,再说“不屈抗争”,是惨烈,是悲壮,是不屈抗争。 答案: C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1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4-6 题。 传统技 艺 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技术,它富含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思 想情感,代表着技艺的精华,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核心。 “生产性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目的在于使其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具体而言,是指在
5、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丰 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的手工艺,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审美意趣。 在农耕社会,手工艺始于对自然物质的利用和各种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农业耕作所需要的犁、耙、锄,饮食起居所需要的陶罐、簸箕、箩筐,交通运输所需要的担、船、轿,以及织锦、染布、造纸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品
6、,都留下了手工艺的印记。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手工艺门类越来越齐全。至明清时期,一方面继承了宋代“巧夺天工”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受西方科技知识的影响,不仅手工门类齐全,技艺精湛 ,而且各种物品造型精致,装饰繁缛,极具艺术效果,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理想。由此可知,传统技艺是顺应生活的各个环节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最初满足人们简单的生活需要到后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 作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所有传统技艺不只是人们简单的生活所需,更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木雕、石雕、玉雕、泥塑、面塑给人以美的愉悦,剪纸、刻纸、皮影、年画
7、有丰富的 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文明的传承和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手工艺和手工艺品能给人以美的 感受,是人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与艺术、信仰紧密相连,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人类历史文化延续的见证。它所具有的民生价值、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均是其传承价值所在。 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因此,融入百姓生活,适应社会变迁需要,尽可能多地保护传统技艺存在的土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有删改)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传统技艺”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8、) ( 3 分) A.传统技艺是采用天然原材料、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生产技术。 B.传统技艺是顺应生活环境、由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到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由低到高的生产技术。 C.传统技艺是人们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生产技术。 D.传统技艺是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的生产技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概念含义的能力。 A 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答案: A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选项中, 没有 体现传统技艺传承价值的一项是 () ( 3 分) A.农业生产的犁、耙、锄等工具的利用 B.日常生活中医药的陶罐
9、、竹器等物品的制作 C.社会行业中的造纸、印刷、染织等手工艺 D.民俗文化中的剪纸、皮影、年画等艺术的创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应注意“体现传统技艺传承价值”这一题干。 A 项应是农业生产的犁、耙、锄等工具的制作。 答案: A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的途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除了生产性保护以外,还可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 5 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据文本第二段的信息概括得出答案。 答案:使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传统技艺转化成文化产品。(举例略)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
10、,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7-10 题。 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 揭傒斯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 屏 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 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 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侯以为 容 ,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 恚 ,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
11、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 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 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 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 证 ,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
12、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 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择自 揭傒斯全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药一入口不效,即 屏 去。 屏:摒弃 B.又必假邪魅之侯以为 容 容:容纳 C.被重刑厚罚而不怨 恚 恚:怨恨 D.其治以脉,不以 证 证:症状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时可将选项所给解释代入原文,结合语境来判断正误。 答案: B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富贵贫贱 /不责其报信 /而治无不效 /其不治 /必先知之 /
13、惟一用巫 /乃去不顾 /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B.无富贵贫贱不责 /其报信而治 /无不效 /其不治 /必先知之 /惟一用巫 /乃去不顾自是 /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C.无富贵 /贫贱不责其报 /信而治 /无不效 /其不治 /必先知之 /惟一用巫乃去 /不顾自是 /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D.无富贵 /贫贱不责其报 /信而治 /无不效 /其不治 /必先知之 /惟一用巫乃去 /不顾自是 /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可结合画线句子内容及标志词语来断句。 答案: 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
14、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 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B.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 C.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 D.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观点态度的概括和评价,考生可通读全文,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
15、总结,再对照选项一一落实,得出答案。 答案: A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0.把第三大题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日,是医于误,而且巫之晚也。 答案: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 答案:(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 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注意上下文语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重庆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