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docx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建 卷)语文 一、古诗文阅读( 27 分) (一)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师者, 。(韩愈师说) 答案: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宁溘死以流亡兮, 。(屈原离骚) 答案: 余不忍为此态也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答案: 大漠孤烟直 (5)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答案: 烽火连三月 (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答案 : 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注意平时积累,别写错别字
2、。 (二)文言文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 5 题。 与王昆绳书 ( 清 ) 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
3、逍遥纵脱, 岩 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 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就?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
4、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 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 注 】 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蔑蔑:藐小,不足称道。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 ,字退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义 笃 而辞质 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 期 期:约定 C.向人 索 衣食 索:搜寻 D.士友间
5、 鲜 不相庆 鲜:少 解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期: 期望。 答案 : B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3 分) 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 B. C. D. 解析: 筛选文中的信息。不是方苞的愿望。 答案 : D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僮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
6、心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情厚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解析: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错误。 答案 : B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2)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解析: 翻译文中的句子。注意重点词语和语意的流畅。 答案 : (1)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心中没有任何牵挂。 (2)虽然顶风冒雪,(进入旅馆)旅途劳累,也不敢有一刻荒废时光。 (三)古代诗歌阅读( 6 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
7、面的题目。( 6 分) 秋夜纪怀 ( 宋 ) 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 注 】 眀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技巧中的写景技巧,应从写景的角度入手。 答案 : 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8、题干问的是“第三、四两联”,就要奔向诗歌的最后两联。 答案 : 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2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6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6 分)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9、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到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 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 葛朗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把握。 A 项中“ 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 ”错误,应是关羽见赵云、张飞 双双立功,便带五百人马来攻长沙
10、;“与太守出城投降”错误,长沙太守已被魏延杀掉。 D 项不是 赵伯韬 。 答案 : AD 8.阅读下面的孟子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 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 滕文公上) 【 注 】 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3 分) 解析 : 首先到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然后概括归纳。 答案: “忧”的内容不 同: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
11、理解。( 3 分) 解析 : 首先到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然后概括归纳。 答案: “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 三、现代文阅读( 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 11 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 不殆的智识
12、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
13、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
14、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 民日报 2015 年 4 月 23 日) 9.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 分)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
15、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解析: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表述不全面。第一段“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而在文章最后三段又有具体解说,“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 柔和、平淡 ;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答案 : A 10.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
16、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2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所以“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 答案 : “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 11.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4 分) 解析: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答案 : 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白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
17、,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 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福建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