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生物.docx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生物.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海南 卷 )生物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 ATP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解析 :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其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A 正确;乙醇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 ATP, B 错误;氨基酸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借助膜蛋白通过细胞膜, C 正确;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程度地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D 正确。 答案: B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
2、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菌有核塘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解析: 细胞属于原核生物 , 细胞内有核糖体 , 无叶绿体 , A 正确 ;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 细胞内无细胞核 , 但有核糖体 , B 错误;水绵是真核藻类,细胞内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C 正确;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细胞核,无叶绿体,是异养兼厌氧型生物, D 正确。 答案 : B 3.ATP 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 ATP 生成 B.ATP 可为物质跨
3、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 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 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解析 : 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有 ATP 生成, A 正确; ATP 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 正确; ATP 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供能, C 正确; ATP 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 D 错误。 答案: D 4.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 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 CO2 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解析 :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 A 正确;脲
4、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 CO2, B 正确;蛋白酶和 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C 正确;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需用肽聚糖酶降解, D 错误。 答案: D 5.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 B.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C.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 解析: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是正常的细胞生命活动, A 正确;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B 正确;细胞凋亡可出现在个体发育全过程中, C 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 2 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D 正确。 答案: C
5、6.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 解析 : 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A 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B 错误;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 C 正确;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 正确。 答案: B 7.下列过程中,由逆转录酶催化的是 ( ) A.
6、DNA RNA B.RNA DNA C.蛋白质蛋白质 D.RNA蛋白质 解析 : DNA RNA 是转录过程,需 RNA 聚合酶催化, A 不符合题意; RNA DNA 是逆转录过程,需逆转录酶催化, B 符合题意;蛋白质蛋白质,是阮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C 不符合题意; RNA蛋白质是翻译过程,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8.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 ) A.脱落酸 B.乙烯 C.细胞分裂素 D.IAA 解析 : 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生长素,即 IAA,应选 D。 其他三项均为植物激素,但不是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 答案: D 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
7、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 (叶温 )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 36 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 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 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 0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A 正确;分析曲线可知,叶温在 3650时,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B 正确 ;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叶温为 25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植物乙, C 正确 :叶温为 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
8、的差值相等,均大于 0, D 错误。 答案 : D 3 10.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 (甲、乙、丙 )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搪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解析 : 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
9、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反之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两者浓度相等时,吸水量与失水量相等,水分进出达到平衡状态;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实验过程中,甲吸水、乙水分进出平衡、丙失水,所以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 A 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外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水分进出平衡, B 错误;实验中细胞与蔗 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 错误;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D 正确。 答案: D 11.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rRNA 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DNA 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D.核糖体上合成
10、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解析 : rRNA 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A 正确; DNA 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 正确;人体血浆 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抗体属于蛋白质, C 正确;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D 错误。 答案: D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 AaBbCcDd 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 16 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 AaBbCc 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 8 种 解析:孟德尔定律的前提是遗传因
11、子独立存在,不相互融合, A 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B 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 AaBbCcDd 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 3*3*3=27种 , C 错误 ; 按照孟德尔定律 , 对 AaBbCc 个体进行自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 2*2*2=8 种 , D正确 。 答案 : D 13.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除激素外, 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 B.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 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解析 : 除激素外, CO2 参与呼吸调节,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
12、A 正确;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纤维的支配, B 错误;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 (抗利尿激素 )调节,C 正确;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D 正确。 答案: B 14.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4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解析 : 皮肤散热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A 错误;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 器官, B正确;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C 正确;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13、, D 正确。 答案: A 15.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 解析:一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一些激素的化学成分不是蛋白质,如性激素的成分是固醇, A 错误;酶具有高效性 、 专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B 正确;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C 正确;激素通过与靶细胞结合传递信息,影响靶细胞的代谢活动, D正确。 答案 : A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14、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解析 : 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如能分泌促胰液素, A 正确;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B 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会改变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C 正确;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胞吐方式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D 错误。 答案: D 17.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D.激素的分泌量
15、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 解析 : 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A 正确;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 B 错误;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B 正确;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 D 正确。 答案: B 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 : 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A 正确; 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都是
16、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B 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 C 错误;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D 正确。 答案: C 19.关于等位基因 B 和 b 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等位基因 B 和 b 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5 B.X 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 B 和基因 b 的突变率 C.基因 B 中的碱基对 G C 被碱基对 A T 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 b 的 ATGCC 序列中插入碱基 C 可导致基因 b的突变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等位基因 B 和 b 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A 正确;X 射线的照射会影响基因 B 和基因 b
17、 的突变率, B 错误;基因 B 中的碱基对 G C 被碱基对A T 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C 正确;在基因 b 的 ATGCC 序列中插入碱基 C 可导致基因 b 的突变, D 正确。 答案 : B 20.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密码子位于 m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 RNA 上 B.密码子位于 t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 mRNA 上 C.密码子位于 r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 tRNA 上 D.密码子位于 r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 mRNA 上 解析 : 密码子位于 mRNA 上 ,是指 mRNA 中相邻三个碱基的排列顺序 ,具有不重叠无间隔的特点; 反密码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海南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