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7及答案解析.doc(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7 及答案解析(总分:13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45.00)1.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U /U,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A.集体负责制 B.集体负责制和个人负责制相结合 C.个人负责制 D.32 作责任制(分数:1.00)A.B.C.D.2.新民主主义政权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U /U。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分数:1.00)A.B.C.D.3.秦朝把杀伤、盗窃等危害封建
2、统治的犯罪称为_。 A.家罪 B.公罪 C.公室告 D.非公室告(分数:1.00)A.B.C.D.4.首次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并至于律首的封建成文法典是U /U。 A.曹魏律 B.泰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分数:1.00)A.B.C.D.5.新中国成立后,从U /U起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A.1954 年 B.1975 年 C.1978 年 D.1982 年(分数:1.00)A.B.C.D.6.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统一战线被称为U /U。 A.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B.爱国统一战线 C.人民统一战线 D.民主统一战线(分数:1
3、.00)A.B.C.D.7.我国宪法第 36 条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该规定属于U /U。 A.奖励性法律规范 B.禁止性法律规范 C.授权性法律规范 D.义务性法律规范(分数:1.00)A.B.C.D.8.下列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限的是_。 A.解释法律 B.修改宪法 C.制定基本法律 D.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分数:1.00)A.B.C.D.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是_。 A.唐律疏议 B.大明律 C.元典章 D.宋刑统(分数:1.00)A.B
4、.C.D.10.汉朝法律中规定的“群饮酒”罪中,“群”所限定的人数是U /U。 A.三人以上 B.五人以上 C.八人以上 D.十人以上(分数:1.00)A.B.C.D.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实施的是U /U。 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法律监督(分数:1.00)A.B.C.D.12.下列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U /U。 A.清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B.清末修律过程中,无论是商事法律的修订,还是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参与 C.清末司法改革使得大理院成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D.清末制定的律师法草案承认了律师地位
5、的合法性(分数:1.00)A.B.C.D.13.宋朝法律规定,土地等不动产交易时,须向官府缴纳契税,形成了以U /U确定土地所有权的制度。 A.黄册 B.红契 C.白契 D.草契(分数:1.00)A.B.C.D.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U /U。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责任(分数:1.00)A.B.C.D.15.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U /U。 A.法律制裁可以分为违宪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其中,违宪制裁是具有最高政治权威的法律制裁 B.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公法与资源的“第一次分配”相适应,而私法与资源的“第二次分配”相适应 C.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法律
6、关系有资格上的限制,这种资格的限制就是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D.法律推理的方法有两大类,一是形式逻辑方法;二是辩证逻辑方法。法律推理按照这两种方法可以分为形式推理、辩证推理两大类(分数:1.00)A.B.C.D.16.中国古代的充军刑创设于U /U。 A.两晋 B.唐代 C.宋代 D.明代(分数:1.00)A.B.C.D.17.在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张某对本市综合执法部门的工作有意见,欲就此提出质询案。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他应该获得联名的代表人数是U /U A.10 名以上 B.30 名以上 C.40 名以上 D.50 名以上(分数:1.00)A.B.C.D.18.凡调
7、整同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法学上称之为U /U。 A.法律体系 B.部门法体系 C.法律规范体系 D.法律部门(分数:1.00)A.B.C.D.19.“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刑事立法原则出自U /U。 A.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 B.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人民解放军宣言(分数:1.00)A.B.C.D.20.依据人的认知阶段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U /U。 A.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与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B.群体法律意识与社会法律意识 C.法律心理与法律思想体系 D.职业法律意识与非职业法律意识(分数:1.00)A.B.C.D.21.公法的调整方
8、式以U /U为主。 A.意思自治 B.私法自治 C.契约自由 D.强行干预(分数:1.00)A.B.C.D.22.劳动权属于以下哪一种性质的公民的基本权利?U /U。 A.平等权 B.政治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 D.人身自由权利(分数:1.00)A.B.C.D.23.中国早期法制的特点是U /U。 A.成文法,不公开 B.成文法,公开 C.不成文,公开 D.不成文,不公开(分数:1.00)A.B.C.D.24.我国法学研究中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政治渊源 D.效力渊源(分数:1.00)A.B.C.D.25.具有某种共同特点或历史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在法学
9、上统称为U /U。 A.法律体系 B.法律制度 C.法的历史类型 D.法系(分数:1.00)A.B.C.D.26.我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U /U修正时作出的。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分数:1.00)A.B.C.D.27.我国历史上首创法典编纂先河的封建成文法典是U /U。 A.秦律 B.法经 C.铸刑书 D.唐律疏议(分数:1.00)A.B.C.D.28.元代中央主审机构是_。 A.枢密院 B.大理寺 C.审刑院 D.刑部(分数:1.00)A.B.C.D.29.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10、U /U。 A.行为 B.精神财富 C.物质财富 D.无形财产(分数:1.00)A.B.C.D.30.据左传昭公六年载:“周有乱政,而作U /U。” A.禹刑 B.汤刑 C.九刑 D.吕刑(分数:1.00)A.B.C.D.31.以下哪一项不是国家主席的职权?U /U A.公布法律、发布法令 B.任免国务院的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 C.外交权 D.决定特赦(分数:1.00)A.B.C.D.32.“五四指示”关于土政策作了哪种改变?U /U A.没收地主土地改为减租减息 B.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 C.没收地主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土地 D.减租减息改为没收一切土地(分数:1.00)A.B.C.D.3
11、3.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废除封建帝制的宪法性文件是U /U。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D.“天坛宪草”(分数:1.00)A.B.C.D.34.在秦朝,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属于U /U。 A.公罪 B.私罪 C.公室罪 D.非公室罪(分数:1.00)A.B.C.D.35.抗日民主政权对“司法独立”的观点持U /U。 A.反对态度 B.赞赏态度 C.回避态度 D.怀疑态度(分数:1.00)A.B.C.D.36.人们根据法律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怎样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这是法的U /U。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社会作用(分
12、数:1.00)A.B.C.D.37.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公私法混合关系的是 A.婚姻法律关系 B.购销法律关系 C.租赁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分数:1.00)A.B.C.D.38.唐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U /U。 A刑部 B御史台 C大理寺 D中书省(分数:1.00)A.B.C.D.39.平权型的法律关系以U /U法律关系最为典型。 A.刑事法律关系 B.民事法律关系 C.行政法律关系 D.经济法律关系(分数:1.00)A.B.C.D.40.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袁记约法”政权体制上采用 A.总统制 B.委员制 C.责任内阁制 D.混合制(分数:1.00)A.B.C.D.41.中华民国民法
13、公布于U /U。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B.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C.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分数:1.00)A.B.C.D.42.明朝创设的耻辱刑是_。 A.充军 B.发遣 C.枷号 D.廷杖(分数:1.00)A.B.C.D.43.元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为U /U。 A.宗人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内务府(分数:1.00)A.B.C.D.44.在刑名后面增加法例的封建成文法典是U /U。 A.魏新律 B.泰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分数:1.00)A.B.C.D.4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U /U。 A.言论自由 B.平等权 C.宗
14、教信仰自由 D.批评建议权(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33.00)46.元朝时的中央司法机关包括U /U。 A.大宗正府 B.刑部 C.宣政院 D.都察院(分数:2.00)A.B.C.D.47.法学产生的前提是U /U。 A.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 B.立法发展到相当复杂的程度 C.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 D.社会上已出现一个职业法学家集团(分数:1.00)A.B.C.D.48.法律推理的特征是U /U。 A.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 B.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 C.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 D.其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
15、正当理由(分数:2.00)A.B.C.D.49.下列有关宋元时期法律制度的说法中,表述错误的是U /U。 A.宋代敕的效力往往高于律,但只有经过编撰的敕才具有反复适用的普遍约束力 B.宋代法律沿袭唐制,将借与贷作了区分,且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负债 C.北宋时期,在室女、遗腹子、继子和绝户之女都享有遗产继承权 D.元初将境内居民分为四等,最末一等为南人,且规定国家机构主要职务只能由前三等人充当(分数:2.00)A.B.C.D.50.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土地立法文件有U /U。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分数:2.00)A.B.C.D.51.以
16、下内容体现了法律作用的局限性的是:U /U。 A.法调整的范围是有限的 B.法的特性,如概括性、稳定性、滞后性、普遍性等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之间存在矛盾 C.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影响 D.法的实施受多方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数:2.00)A.B.C.D.52.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功能有_。 A.直接在宪法条文中以新内容代替旧内容 B.废除宪法原有的条款或内容 C.变动宪法中的规定 D.增补宪法的条款或内容(分数:2.00)A.B.C.D.53.关于会审公廨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U /U。 A.会审公廨最早确立于中英烟台条约中 B.在会审公廨中,凡是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由领事官员参加会审 C.在会审公
17、廨中,凡中国人与外国人间的诉讼案件,由本国领事裁判或陪审 D.会审公廨属于领事裁判制度的延伸和扩充(分数:2.00)A.B.C.D.54.在我国,有权推荐初步代表候选人的主体包括 A.各政党单独提名 B.各人民团体单独提名 C.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提名 D.1 个选民提名、3 个选民附议(分数:2.00)A.B.C.D.55.在疑难案件中,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实质推理U /U。 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 B.在法律中对有关主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 C.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 D.出现“合法”与“合理”的矛盾(分数:1.00)A.B.C.D.56.下列哪些近代宪法性文件规定的政体是总统制?U /U
18、。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分数:2.00)A.B.C.D.57.资政院的总裁与剐总裁必须具备的身份是U /U。 A.王公大臣 B.贡举生员 C.地方大员 D.三品以上大员(分数:2.00)A.B.C.D.58.U /U等属于财产责任。 A.赔偿损失 B.修理重作 C.罚款 D.没收财产(分数:2.00)A.B.C.D.59.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大体包括U /U。 A.责任法定原则 B.平等原则 C.责任自负原则 D.因果联系原则(分数:2.00)A.B.C.D.60.目前我国地方行政区的类型有U /U。
19、 A.一般地方行政 B.民族自治地区 C.经济特 D.特别行政区(分数:2.00)A.B.C.D.61.代表确定的指引作用的法律规范有U /U。 A.授权性规范 B.命令性规范 C.禁止性规范 D.强行性规范(分数:1.00)A.B.C.D.62.下列关于权力制约原则的观点,哪些是错误的?U /U。 A.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B.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 C.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D.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分数:2.00)A.B.C.D.6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权利
20、不受侵犯,如果要逮捕的话,必须U /U。 A.经人民检察院批准 B.经人民检察院决定 C.经人民法院决定 D.由公安机关执行(分数:2.00)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17.00)64.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分数:1.00)_65.简述法治条件。(分数:8.00)_66.简述我国宪法关于公民财产权的规定。(分数:8.00)_四、B分析题/B(总题数:3,分数:21.00)67.张明违反了法律规定,法院依法追究了他的法律责任。但张明所违反的法律是在张明出国期间由国内立法机关制定的,张明不知道有这种法律规定,他回国后也无人告知他已经制定了这一法律。张明认为不知者不为过,法
21、院不应当根据他不知道的法律规定处罚他,至少也应考虑对他予以减轻处罚。 请运用所学法理学知识及法律基本原理对上述材料分析。(分数:10.00)_68.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斗讼律:“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诸过失杀伤人者,各以其状,以赎论(渭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致;共举重物,力所不致;若乘高履危足跌及因击禽兽,以至杀伤之属,皆是)。”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这段文字反映了当时刑律发展到什么程度? (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数:1.00)_6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联考 综合 2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