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语文.docx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 )语文 第 I 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 3 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 20 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 “ 接受美学 ” 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发现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
2、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 ” “ 空缺 ” “ 否定 ” 三个要素。所谓 “ 空白 ”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 “ 空缺 ” ,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 “ 否定 ” 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
3、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 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 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
4、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 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 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 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
5、光。 (摘编自陈望 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 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解析: A 项原
6、文说的是 “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 ,而不是说它“ 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 ” 。 答案: A 2.下列理解和分析 ,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 “ 召唤结构 ” 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 “ 否定 ” 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 前理解 ” 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
7、,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解析:“否定”是文本具有的要素,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并未说要“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 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
8、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 性。 解析: B 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 “ 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 ” 。 答案: B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来护儿, 字 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儿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
9、,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 见劳勉, 炀帝嗣位 ,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 诣阕 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 “ 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架幸江都,谓 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 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
10、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 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 不能肃清凶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 “ 此亦岂异人意也! ” 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 来护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 /住白土
11、村 /地居疆埸 /数见军旅护儿 /常慨然有立 功名之志 / 及开皇初 /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 /护儿有功焉 / B.会周师定淮南所 /住白土村 /地居疆埸 /数见军旅 /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 及开皇初 /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 /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 /所住白土村 /地居疆埸 /数见军旅护儿 /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 /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 /所住白土村 /地居疆埸 /数见军旅 /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 /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 /护儿有功焉 /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 答案:
12、D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 “ 诣阙 ” 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答案: 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 分) A.来护儿少 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
13、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客。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解析:此题考查对 文章大意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 C 项错误在于因果关系不存在。 答案: 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
14、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 解析:题中,第 (1)句中的 “ 兴 ” 是发动之意; “ 咨怨 ” 是怨恨、叹气之意; “ 游幸 ” 即游赏; “ 非宜 ” 就是不恰当,不适宜。第 (2)句中的 “ 凶逆 ” 指凶恶的叛逆; “ 令 ” 是 “ 让 ”的意思; “ 抱恨泉壤 ” 即抱恨九泉; “ 何言 ” 即(能再)说什么呢。 答案: (1) 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制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 9 题。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 注 】 韩偓 (约 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 “ 乃晚唐巧句 ” ,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 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字进行分析。 答案: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
16、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9.这首诗 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 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根据诗的后两联分析作者感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庄子 逍遥游指出 “_ , _” 就像倒在堂舱地的一
17、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 居易琵琶行中 “_ , _”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_ , _”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理解,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答案: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3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25 分)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
18、。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噪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 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
19、束倚,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 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
20、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 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
21、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 : “ 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 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去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新课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