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1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1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下列关于不同法学流派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7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l 题)(分数:2.00)A.自然法学派强调人定法高于自然法B.历史法学派主张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C.社会法学派倡导法学应当关注法律现实的多种面向D.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学应当研究法与道德的内在关系3.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表现
2、形式的法律制度的总称,称为( )(2012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法的历史类型B.法制系统C.法律体系D.法系4.罗马法谚:“法律不理琐碎之事。”对此表述,正确的理解是( )(2014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6 题)(分数:2.00)A.“琐碎之事”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B.“凡事皆诉讼”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C.法律无法对所有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D.法律对于自身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问题一律加以规制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2014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2 题)(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C.自治州
3、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的终审判决6.下列关于我国法的溯及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9 年综合课单选第 14 题)(分数:2.00)A.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的原则B.行政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C.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的原则D.法治的一般要求是新法不具有溯及力7.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不可抗力属于客体法律概念B.我国宪法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属于公理性原则C.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都可以直接成为法官的裁判依据D.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可以由假定条件与法律后果组成8.我国刑法
4、规定:“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该规则所包含的逻辑结构要素是( )(2013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假定和行为模式B.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C.假定和法律后果D.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9.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2012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3 题)(分数:2.00)A.法律调整的范围B.法律规范的数量C.法律制定的主体D.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法10.下列关于我国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2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9 题)(分数:2.00)A.立法在内涵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立法
5、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权力C.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中央和地方的二元立法体制D.立法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的活动11.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4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法律实施就意味着法律的实现B.法律实施是法律实现的过程性与实效性的结合C.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变的过程D.法律实施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12.在当代中国司法活动中,法官运用的法律推理方式主要是( )(2014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7 题)(分数:2.00)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辩证推理D.类比推理13.甲工作时不慎将手指
6、切断,同事将其送往医院。医院拟为其行断指再植术,手术前发现断指已丢失。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016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2 题)(分数:2.00)A.甲与医院之间的医疗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B.按照法律关系客体的相关理论,该断指属于物的范畴C.甲的女友因其手指缺失而与其分手,这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D.由于切断手指是甲个人疏忽所致,其工作单位不必承担任何法律责任14.某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某利用其掌握的城市居民低保资格复核权,收受申请人好处费,被上级机关撤销主任一职。陈某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 )(2013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9 题)(分数:2.00)A.行政处罚B.刑事制裁C
7、.民事制裁D.行政处分1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是( )(2011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执政为民B.公平正义C.服务大局D.依法治国16.法律与道德相比较而言,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09 年综合课单选第 12 题)(分数:2.00)A.法律的要求更高B.法律规范的产生更早C.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更广D.法律规范的内容更加具体和明确二、多选题(总题数:7,分数:14.00)17.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
8、8.港口税务官对船长说:“照章缴税!否则警察抓你。”海盗对船长说:“按规矩交钱!不然把你抓走。”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角度来看,对上述两种情形理解正确的有( )(2015 年法学综合课多选第 25 题)(分数:2.00)A.税务官的话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B.税务官与海盗的话都体现了法的强制性C.海盗的话不能体现船长有交钱的义务D.税务官的话意味着船长有纳税的义务19.“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命题之一。该命题的含义包括( )(2011 年法学综合课多选第 21 题)(分数:2.00)A.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B.法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C.法是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D.法是上升为国家
9、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20.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要求的有( )(2015 年法学综合课多选第 23 题)(分数:2.00)A.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行使B.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受国家监督,不受社会监督C.司法权的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21.在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社会监督的有( )(2010 法学综合课多选第 23 题)(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B.民主党派的监督C.新闻媒体的监督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2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国家机关中,享有正式法律解释权的有( )(
10、2011 年非法学综合课多选第 51题)(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23.新婚夫妇张某与李某到某影楼拍摄婚纱照。由于影楼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所拍婚纱照片的底片报废,这对新婚夫妇遂将影楼诉至法院。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2 年非法学综合课多选第 50 题)(分数:2.00)A.新婚夫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是平权型法律关系B.新婚夫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只体现了双方的意志C.新婚夫妇与法院之间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为相对法律关系D.如果底片没有报废,新婚夫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照片三、简答题(
11、总题数:3,分数:6.00)24.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25.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2013 年法学综合课简答第 31 题)(分数:2.00)_26.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2010 年法学综合课简答第 31 题)(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10.00)27.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8.正义是现代法律的核心价值,司法是实现正义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13 年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达到 1400 多万件。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
12、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司法机关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我国法治发展的现实,论述通过司法实现正义的途径与措施。(2015 年法学综合课分析第 35 题)(分数:2.00)_近年来,有些人民法院在推进和谐司法过程中,推出了裁判文书中的“法官后语”,试图体现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司法理念的结合。下文是一起案件的案情、判决和法官后语:黄某因意外死亡,黄某单位分别给予其父母和其妻周某补偿款 2 万元和 9 万元。黄父、黄母拿到 2 万元补偿款后,诉诸法院,要求儿媳周某另行返还部分补偿费用于养老。法院最终判决周某给付原告 1 万元,并在法官后语中写道:“法律虽然可以公正地处理当事人
13、之间的财产纠纷,但金钱毕竟无法替代感情。真诚以待、敬老爱幼、相互帮助、重修亲情,是本案当事人今后应深思的问题和共同努力的目标。”判决后周某主动将 1 万元给付黄父和黄母。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1).什么是法律文化?该法官后语反映了哪一个层面的法律文化?(分数:2.00)_(2).该法官后语是否体现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结合,为什么?(2013 年非法学综合课分析第 67 题)(分数:2.00)_陈某夫妇靠捡拾垃圾为生,几年中“捡回”5 名残疾弃婴,并筹钱为孩子们治病。当地民政部门认为,陈某夫妇不具备法定收养条件,且未依法办理收养手续,属非法收养。该
14、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对相关法律规定表示无法理解,认为陈某夫妇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法律应予充分肯定。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1).请根据法与道德关系的原理,对陈某夫妇收养弃婴的行为进行分析。(分数:2.00)_(2).针对人们的态度和观点,阐述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2010 年法学综合课分析第 34 题)(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9.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0.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奏进呈刑律分则草案折载:“是编修订大旨折衷世界各国大同之良规,
15、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仍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清末修律处理外来法与本国固有法之间关系的原则,对于当代中国的法律移植有哪些启示?(2018 年非法学综合课论述第 58 题)(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1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下列关于不同法学流派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7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l 题)(分数:2.00)A.自
16、然法学派强调人定法高于自然法B.历史法学派主张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C.社会法学派倡导法学应当关注法律现实的多种面向 D.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学应当研究法与道德的内在关系解析:解析:自然法学派主张法是人的理性,强调自然法普遍永恒,且高于人定法,A 项错误。主张法是自由意志体现的是黑格尔,不是历史法学派,B 项错误。社会法学派强调研究“现实的法学”,研究法律现实的各个方面,C 项正确。分析法学派主张恶法亦法,试图将价值考虑排除在法理学科学研究的范围之外,D 项错误。3.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表现形式的法律制度的总称,称为( )(2012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法
17、的历史类型B.法制系统C.法律体系D.法系 解析:解析:法系是西方法学家首先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按照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源流关系和历史传统以及形式上某些特点对法律所做的分类。法系是具有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D 项正确。A 项中法的历史类型是根据法的阶级本质对法律进行的分类,包括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B 项中的法制系统是一国的法律制度体系。C 项中的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4.罗马法谚:“法律不理琐碎之事。”对此表述,正确的理解是( )(2014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6 题)(分
18、数:2.00)A.“琐碎之事”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B.“凡事皆诉讼”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C.法律无法对所有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D.法律对于自身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问题一律加以规制解析:解析:“法律不理琐碎之事”是指法律具有局限性,法律无法对所有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C项正确,D 项错误。这句谚语的意思不能从字面上理解法律不调整琐碎之事,而是说法律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调整,A 项错误。不管在什么社会、什么国家,都不可能“凡事皆诉讼”,法律具有局限性,有很多关系是法律所不能调整的,B 项错误。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2014 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2 题)(分数:2.
19、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C.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的终审判决 解析:解析: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主要区别:前者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或事,具有普遍性;后者的对象是特定的人或事,具有限定性。前者可以反复适用,后者仅适用一次。A、B、C 项都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D 项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为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本题选 D。6.下列关于我国法的溯及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9 年综合课单选第 14 题)(分数:2.00)A.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的原则B.行政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C.民法
20、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的原则D.法治的一般要求是新法不具有溯及力 解析:解析:法律的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坚持“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各法治国家通行的法律原则,BC 项错误,D 项正确。例外是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A 项错误。7.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5 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不可抗力属于客体法律概念B.我国宪法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属于公理性原则C.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都可
21、以直接成为法官的裁判依据 D.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可以由假定条件与法律后果组成解析:解析:法律概念中的客体概念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如动产、主物、支票等。不可抗力不是客体概念,而是事实概念,A 项错误。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公理性原则是从社会关系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得到广泛承认并被奉为法律的公理。政策性原则是国家关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决策、指示、决定及目的、目标。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属于政策性原则,B 项错误。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它们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与局限,它们甚至可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法理学 历年 汇编 4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