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97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关于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分数:2.00)A.党的领导理念可以追溯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B.应将党所倡导的政治文明充分体现在对法治实践活动的领导之中C.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集中体现在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D.党对法治事业的组织领导,主要是指党在宏观上把握好法
2、治发展和运行的方向,而不是通过组织建设对法治实践活动进行监督3.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B.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要求将道德统一到法律中来C.人民主体地位原则是指一切法律活动都应当交给全体公民来完成D.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就是要拒绝移植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和经验4.关于法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理解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总是存在于社会中,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B.法律以社会为基础C.法律一直是社会调整的首要工具D.运用法律可以解决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社会问题5.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
3、中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对民主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B.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唯一工具C.法为实现诚信友爱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D.法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提供有力保障6.下列关于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法律B.经济基础决定法的基本内容C.法能自发的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选择和确认作用7.法影响生产力的途径不包括( )。(分数:2.00)A.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允分调动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B.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利用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C.
4、法通过保护知识产权,确立科学的经济管理规则,使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D.法通过国家手段控制生产力8.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与党的政策区别的是( )。(分数:2.00)A.表现形式不同B.稳定性程度不同C.体现的阶级意志不同D.实施的途径和保障方式不同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执政党政策的共同点在于( )。(分数:2.00)A.表现形式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稳定性程度相同D.实施途径相同10.下列关于法律意识的表述,不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B.法律意识的形式和内容从根本上受到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也必
5、然受到上层建筑其他部分的影响C.法律意识必须依附于国家,没有独立性D.一定社会的法律意识与该社会的法律体系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11.下列法律文化属于物质性法律文化的是( )。(分数:2.00)A.法律制度B.法律学说C.法律意识D.法律心理二、多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2.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3.200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规定:“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
6、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该解释是学理解释B.该解释属于有权解释C.该解释和刑法本身具有同等效力D.该解释所采用的是文理解释1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了关于执行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对适用刑法的部分罪名进行了补充或修改,取消了原来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罪名,修改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该规定属于立法解释B.该规定没有正式的法的效力C.该规定的效力低于宪法D.该规定属于正式解释15.下列能够成
7、为法律推理的前提的是( )。(分数:2.00)A.法律B.宪法C.法律原则D.习惯16.法律推理的特征包括( )。(分数:2.00)A.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B.以法律和事实为两个已知的判断C.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D.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E.结果往往涉及当事人的利害关系17.形式推理方法中属于或然性推理的是( )。(分数:2.00)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辩证推理18.辩证推理的特点是( )。(分数:2.00)A.法官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命题时所进行的选择过程B.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C.法官对法律或案件客观事实的辩
8、证推理过程,它必须建立在事物多重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个客观基础之上D.法官经过对具体事物的矛盾运动的研究而作的复杂的推理过程19.下列选项中,满足辩证推理适用条件的有( )。(分数:2.00)A.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B.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C.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引发了疑难问题D.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两个法律命题相互矛盾20.出租车司机腾某囚运送产妇闯红灯收到交警处罚。有评沦认为,腾某虽涉嫌违法,但情有可原,不应处罚。评论意见的推理方式不属于( )。(分数:2.00)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辩证推理21.下列关于法律论证的理解,错误的是( )。(分数:2.00)
9、A.法律论证与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B.法律论证的过程主要是协商过程,不包含逻辑推理C.法律论证的融贯性要求裁判过程中价值与事实相统一D.法律论证结论的可接受性与司法独立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22.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特征的是( )。(分数:2.00)A.根据法律规范建立B.具有普遍约束力C.体现国家意志D.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23.法律关系按照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分为( )。(分数:2.00)A.基本法律关系B.普通法律关系C.诉讼法律关系D.相对法律关系24.下列关于法律关系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基本法律关系是由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所确认或创立的、
10、直接反映该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性质的法律关系B.隶属型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C.平权型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D.相对法律关系是存在于特定的权利主体和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25.下列关于隶属型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隶属型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B.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强制性,既不能随意转让,也不能任意放弃C.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是典型的隶属型法律关系D.大多数行政法律关系是典型的隶属型法律关系26.新婚夫妇张某与李某到某影楼拍摄婚纱照。由于影楼工作人员的疏忽,
11、导致新拍婚纱照的底片报废,这对新婚夫妇遂将影楼诉至法院,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新婚夫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是平权型法律关系B.新婚夫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体现了双方的意志C.新婚大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为相对法律关系D.如果底片没有报废,新婚夫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照片27.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分数:2.00)A.公民B.法人C.无国籍人D.社会组织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8.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29.简述法律职业伦理。(分数:2.00)_30.简述法
12、律解释的特点。(分数:2.00)_31.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分数:2.00)_32.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立法解释的主要任务。(分数:2.00)_33.简述辩证推理的特点。(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97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关于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分数:2.00)A.党的领导理念可以追溯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
13、义法治的思想B.应将党所倡导的政治文明充分体现在对法治实践活动的领导之中 C.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集中体现在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D.党对法治事业的组织领导,主要是指党在宏观上把握好法治发展和运行的方向,而不是通过组织建设对法治实践活动进行监督解析:解析:本题考核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3.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 B.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要求将道德统一到法律中来C.人民主体地位原则是指一切法律活动都应当交给全体公民来完成D.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就是要拒绝移植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和经验解析
14、:解析: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但是并不是说要把道德统一到法律中来,道德与法律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但并不是一切法律活动都应该交由全体公民来完成;全而依法治国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同时要注意移植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和经验。4.关于法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理解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总是存在于社会中,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B.法律以社会为基础C.法律一直是社会调整的首要工具 D.运用法律可以解决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社会问题解析:解析:近代以来,法律已成为社会进行调整的首要工具。所有其他的社会调整手段必须从属于法律调整手段或者与之配合,并在法律确定的范
15、围内发挥其作用。5.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对民主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B.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唯一工具 C.法为实现诚信友爱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D.法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提供有力保障解析:解析: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重要工具之一6.下列关于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法律B.经济基础决定法的基本内容C.法能自发的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选择和确认作用解析:解析:法对于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且通过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法的这种反作用并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在人
16、们的自觉活动过程中进行和实现的,要受到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和支配。7.法影响生产力的途径不包括( )。(分数:2.00)A.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允分调动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B.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利用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C.法通过保护知识产权,确立科学的经济管理规则,使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D.法通过国家手段控制生产力 解析:解析:法影响生产力的途径主要有:法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法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利用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实现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法理学 9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