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7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7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2,分数:5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针对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汽车的现象,有人认为,虽然刑法未规定吸毒驾驶构成犯罪,但是吸毒驾驶和醉酒驾驶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故而应以危险驾驶罪论处。这种观点属于(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5 题)(分数:2.00)A.扩大解释B.文理解释C.类推解释D.当然解释4.下列犯罪行
2、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3 题)(分数:2.00)A.甲因高兴将 3 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 2 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5.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单位犯罪都是故意犯罪B.单位犯罪都是以单位牟利为目的的C.单位犯罪都采用双罚制D.单位犯罪也可以只处罚自然人6.甲进入乙家行窃,乙将甲制服并报警。在等待警察到来期间,乙多次击打甲的头部,致其重伤。乙的行
3、为应认定为( )(2016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正当防卫B.假想防卫C.防卫不适时D.防卫过当7.甲指使 15 周岁的乙盗窃轿车,乙将盗得的轿车交给甲,甲销赃得款 10 万元。在本案中( )。(201 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2 题)(分数:2.00)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是教唆犯,且属于主犯C.乙是实行犯,是从犯D.甲是实行犯8.甲 17 周岁时因运输毒品被判处 3 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不久,又因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贩卖毒品被逮捕。甲属于(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7 题)(分数:2.00)A.再犯B.初犯C.一般累犯D.特别累犯9.下列情
4、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6 题,2012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题)(分数:2.00)A.甲为迫使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女子卖淫而对其实施强奸B.乙非法拘禁债务人张某 10 天,其间多次毒打张某,致张某伤残C.丙无证驾车,在被交警查处时使用暴力抗拒执法,失手将交警打死D.丁开设地下卷烟厂,制售劣质卷烟数量巨大,在县联合执法队前来查处时,组织数十村民围攻执法人员,迫使执法队暂时撤离10.甲于 2004 年 11 月 1 日实施了引诱不满 14 周岁幼女卖淫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引诱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处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不具备
5、追诉时效中断或延长的情况下,对甲的行为的追诉时效是(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14 题)(分数:2.00)A.5 年B.10 年C.15 年D.20 年11.某矿井在开采中瓦斯浓度超标,工人向矿主反映。矿主拒绝解决问题,并威胁不干活即开除,要求工人继续采矿,致 3 人窒息死亡,5 人重伤。该矿主的行为应定为(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5 题)(分数:2.00)A.重大责任事故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12.甲公司明知乙受贿,仍提供银行账户帮助乙将受贿所得兑换成美元,汇往境外,并收取乙支付的高额“手续费”。对甲公司的行为应认定为
6、(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20 题)(分数:2.00)A.受贿罪B.洗钱罪C.非法经营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13.下列情形中,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的是(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20 题)(分数:2.00)A.甲销售盗版图书,违法所得 20 万元B.乙开办公司专门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所得 20 万元C.丙公司未经证监会批准,非法从事证券业务,违法所得 100 万元D.丁开办废品站专门从盗窃犯罪份子手中收购赃物,倒卖牟利,违法所得 20 万元14.甲为了报复素有矛盾的刘某,捏造刘某贪污的材料向检察机关举报,导致刘某被逮捕。甲的行为构成( )(2017
7、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5 题)(分数:2.00)A.诬告陷害罪B.诽谤罪C.报复陷害罪D.伪证罪15.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刘某一时慌乱,请甲帮助自己。甲让刘某带 10 万元现金作“镇邪物”,找法师“消灾”。途中,甲趁帮刘某拿包之机,用书本调换了 10 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构成(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7 题)(分数:2.00)A.盗窃罪B.诈骗罪C.侵占罪D.敲诈勒索罪16.下列行为可以构成犯罪的是( )(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参加传销组织B.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C.雇用童工清理客房D.拐卖 15 周岁的男孩17.甲因抢劫被公安机
8、关追捕,逃至朋友乙家,对乙说:“公安要抓我,想在你这里躲几天。”乙遂收留甲在家。乙的行为构成(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8 题)(分数:2.00)A.窝藏、包庇罪B.包庇罪C.窝藏罪D.妨害公务罪18.检察员甲在承办一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时,接受一名本应被提起公诉的犯罪嫌疑人的家属 5 万元贿赂后弄虚作假,致使检察机关对该犯罪嫌疑人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甲的行为( )(2011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4 题)(分数:2.00)A.只构成受贿罪B.构成徇私枉法罪与受贿罪,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C.构成滥用职权罪与受贿罪,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D.构成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应实行
9、数罪并罚19.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20.对于下列毒品犯罪,我国可按照普遍管辖原则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有(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1题)(分数:2.00)A.无国籍人在外国生产毒品,后来到我国旅游,被我国司法机关抓获B.他国公民从第三国购买毒品回本国贩卖,被本国通缉,后被我国司法机关抓获C.我国公民在外国乘坐外国客机将毒品带往第三国贩卖,被他国司法机关抓获D.他国公民携带贩卖的毒品乘坐他国飞机在我国机场换乘时,被我国司法机关抓获21.下列关于犯罪地点在刑法
10、中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4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4 题)(分数:2.00)A.犯罪地点是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B.犯罪地点是犯罪的选择构成要件C.犯罪地点是某些犯罪的法定量刑情节D.犯罪地点是某些犯罪的酌定量刑情节22.下列关于刑法中法条竞合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1 题,2016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1 题)(分数:2.00)A.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B.处理法条竞合时一般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规则C.我国刑法中的法条竞合主要存在于刑法分则之中D.在竞合的数个法条中,仅应择一适用23.下列选项中,属于挪用公款“归个
11、人使用”的有(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5 题)(分数:2.00)A.甲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一有限责任公司使用,自己未从中获利B.乙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某街道办企业使用,自己从中收取利息C.丙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某国有企业使用,自己未从中获利D.丁将公款借给朋友,供该朋友的孩子出国留学24.简答题第 26-2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5.简述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5l 题)(分数:2.00)_26.简述刑罚特殊预防、一般预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008 年基础课简答第 26 题)(分数:2.00)_27.简述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
12、念及共同特征。(2017 年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32 题)(分数:2.00)_28.辨析题第 28 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9.有人认为:“没有杀人的目的,就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请运用相关刑法理论和规定进行辨析。(2016年非法学基础课辨析第 55 题)(分数:2.00)_30.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甲是某国有公司财务部会计,乙是社会无业人员。甲得知保管现金的出纳张某经常将保险柜钥匙放在办公桌抽屉里,于是与乙商量搞到单位资金的办法。一天,甲将乙悄悄带进单位财务部套间,藏在办公室的大壁柜内。中午时分,财务部的其他
13、工作人员外出就餐,甲趁机打开壁柜放出乙,然后自己也去就餐。乙迅速撬开张某的办公桌抽屉,取出保险柜的钥匙,打开保险柜,拿走了 40 万元现金。事后,二人将 40 万元现金平分。公安机关根据案情判断应有内部人员参与了该犯罪行为,于是找每个职工谈话,在与甲谈话时,甲交代了上述犯罪事实。乙得知甲被公安机关叫去谈话,立即给妻子丙打电话,告知其真实情况,让其赶紧为自己购买逃往外地的火车票。丙按照乙的要求购买了火车票,乙随即逃往外地。丙被逮捕后,经公安人员教育,打电话给乙,劝其回来投案。乙在丙的反复劝说下,在逃亡地向当地公安局投案,并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以下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6.0
14、0)(1).如何认定甲与乙的行为性质?(分数:2.00)_(2).如何认定丙的行为性质?(分数:2.00)_(3).甲、乙是否具有自首情节,丙是否具有立功情节?(2012 年法学基础课案例分析第 37 题)(分数:2.00)_甲(男,19 周岁)纠集乙(男,15 周岁)、丙(男,17 周岁)实施盗窃。在甲、乙破窗入室后,负责望风的丙因害怕而逃离现场。甲、乙窃得储物间的财物后共同进入卧室,乙发现女主人王某正在熟睡,遂对其实施强奸,乙得逞后甲也欲强奸王某,但因太紧张未能得逞。之后,二人携带财物逃离现场。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4.00)(1).甲、乙、丙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15、分数:2.00)_(2).甲、乙、丙具备哪些法定量刑情节?(2017 年法学基础课案例分析第 37 题)(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7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2,分数:5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3.针对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汽车的现象,有人认为,虽然刑法未规定吸毒驾驶构成犯罪,但是吸毒驾驶和醉酒驾驶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故而应以危险驾驶罪论处。这种观
16、点属于(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5 题)(分数:2.00)A.扩大解释B.文理解释C.类推解释 D.当然解释解析:解析:类推解释是指在一个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情况相似,但根本不可能为该法条的字面含义所包容的前提下,以其相似性作为援引某一法律规定为依据的解释方法。扩大解释,是指对法律用语解释后的含义大于其字面含义,但该含义处于该用语的可能含义范围内。类推解释是对类似事实的类比,而扩大解释是对规范的逻辑解释。本题中,并不是对“醉酒驾驶”本身进行扩大解释,而是将“吸毒驾驶”与“醉酒驾驶”进行类比,所以是类推解释,而不是扩大解释,C 项正确,A 项错误。文理解释是根据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说
17、明,题干不是对“醉酒驾驶”的字面含义进行说明,B 项错误。当然解释是指刑法规范虽然没有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及事物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在该规定的使用范围之内。本题中,“吸毒驾驶”不能根据事物的当然道理,解释人“醉酒驾驶”中,D 项错误。4.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3 题)(分数:2.00)A.甲因高兴将 3 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 2 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 解析:解析:不作为,是指消极的
18、行为,即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不作为行为构成犯罪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法律义务; (2)行为人具有履行这种义务的能力;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甲将儿子抛接的行为是作为,乙将婴儿扔出窗外的行为是作为,丙将女婴出卖的行为是作为,ABC 项都是以作为的行为方式构成犯罪。D项中丁具有抚养婴儿的法定义务,但是其不履行义务,而是将婴儿抛弃,造成婴儿重伤的后果,构成遗弃罪,是纯正不作为犯,D 项正确。5.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单位犯罪都是故意犯
19、罪B.单位犯罪都是以单位牟利为目的的C.单位犯罪都采用双罚制D.单位犯罪也可以只处罚自然人 解析:解析:单位犯罪有可能是过失犯罪:如污染环境罪,其犯罪主体就包括单位,A 项错误;单位犯罪未必是为本单位牟取非法利益,B 项错误;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即原则上除了处罚单位本身外,还要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但刑法第 31 条也规定,刑法分则有特别规定只实行“单罚”的,依照其规定。所以 C 项错误,D 项正确。6.甲进入乙家行窃,乙将甲制服并报警。在等待警察到来期间,乙多次击打甲的头部,致其重伤。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6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
20、)A.正当防卫B.假想防卫C.防卫不适时 D.防卫过当解析:解析: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本题中,甲进入乙家行窃,乙将甲制服,是正当防卫。但是在制服后,不法侵害已经停止,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已经消失,乙还多次击打甲的头部,就不再是正当防卫,而是防卫不适时,是事后防卫,是故意伤害,C 项正确。7.甲指使 15 周岁的乙盗窃轿车,乙将盗得的轿车交给甲,甲销赃得款 10 万元。在本案中( )。(201 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2 题)(分数:2.00)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是教唆犯,且属于主犯C.乙是实行犯,是从犯D.甲是实行犯 解析:解析:把他人当工具利用的不构成
21、共同犯罪。这种情形称为间接正犯或间接实行犯,分两种情况: (1)利用没有责任能力或没有达到责任年龄的人去实行犯罪的,利用者和被利用者之间不是共犯,利用者为间接实行犯。 (2)利用不知情人的行为。利用者为间接实行犯。成立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要求两个以上的共同犯罪人,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责任能力、达到责任年龄。本题中,15 周岁的乙未达到构成盗窃罪的责任年龄,甲乙不成立共同犯罪。既然不存在共同犯罪,也就没有主犯、从犯一说,ABC 项错误。本案中乙是未成年人,乙被甲利用,甲是间接实行犯,D 项正确。8.甲 17 周岁时因运输毒品被判处 3 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不久,又因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贩卖毒品被逮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历年 汇编 4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