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2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21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21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甲夜人乙家,盗走现金 1000元,正欲离去,被乙发现。甲为逃走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 )。(分数:2.00)A.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和故意伤害罪D.构成抢劫罪2.关于盗窃罪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在公共汽车货架上偷走他人大件行李的,不属于扒窃B.扒窃成立盗窃罪的,以携带凶器为前提C.扒窃时无论窃取数额大小,都成立盗窃罪既遂D.入户盗窃成立盗窃罪的,既不要求数额较大,也不要求
2、多次盗窃3.甲购得警服一套,于是身穿警服,在公路上拦截过往的外地车辆收取罚款,共计 2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招摇撞骗罪B.敲诈勒索罪C.诈骗罪D.抢劫罪4.甲、乙同乘一列火车。甲以为乙的手提包里有钱财,于是趁乙上厕所之机,拿走了乙的手提包。事实上乙的手提包内没有财物,只有一把手枪。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枪支罪B.盗窃罪C.侵占罪D.抢夺枪支罪5.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乘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从其手中抢过提包就跑,甲也随即与乙一同逃跑,当场被群众抓获。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匕首。甲、乙二人的行为
3、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D.诈骗罪6.(2011年真题)甲在商场看中一块价值 2万元的手表,便以选购手表为名,要售货员将手表拿来看看。甲在接到售货员递过来的手表后立即逃走。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抢夺罪B.诈骗罪C.侵占罪D.盗窃罪7.(2012年真题)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刘某一时慌乱,请甲帮助自己。甲让刘某带 10万元现金作“镇邪物”,找法师“消灾”。途中,甲趁帮刘某拿包之机,用书本调换了 10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B.诈骗罪C.侵占罪D.敲诈勒索罪8.(2013年真题)甲明知男友乙实施了抢劫商
4、店的行为,但为了掩盖乙的犯罪事实,在法庭审理时,作证说案发时乙在家中。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2.00)A.窝藏罪B.包庇罪C.伪证罪D.徇私枉法罪9.(2014年真题)甲路过某饭馆时见万某酩酊大醉,便冒充万某的朋友上前将其扶走,到一偏僻的地方后,将万某随身携带的价值 5 000元的财物全部取走。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B.诈骗罪C.侵占罪D.抢劫罪10.(2014年真题)药剂师甲明知不含毒品成分的药品已经过期失效,仍冒充为毒品卖给乙,乙将“毒品”卖给吸毒人员。本案中( )。(分数:2.00)A.甲和乙均构成诈骗罪B.甲和乙均构成贩卖毒品罪C.甲构成诈骗罪,乙
5、构成贩卖毒品罪D.甲构成销售假药罪,乙构成诈骗罪11.(2014年真题)甲乘杨某不备,用木棍将其打昏后,搜遍杨某全身,未得分文。经鉴定,杨某为轻伤。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2.00)A.抢劫罪(未遂)B.抢劫罪(既遂)C.故意伤害罪D.抢劫罪(未遂)和故意伤害罪12.(2015年真题)甲冒充公安干警,将正在赌博的张某等四人用手铐铐住,拿走其赌资及随身携带的财物2 71余元。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2.00)A.诈骗罪B.抢劫罪C.招摇撞骗罪D.敲诈勒索罪13.(2015年真题)甲在医院缴费单上加盖自己私刻的收费章,逃避支付妻子透析治疗费用 17 71余元。甲的行为( )。(分
6、数:2.00)A.按诈骗罪定罪处罚B.按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C.按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D.成立紧急避险14.(2015年真题)某私营健身机构经理安排会计甲将收取的 50万元会员费存入甲的存折,供单位日常开支。三个月后,甲取走存折中全部资金潜逃。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B.职务侵占罪C.侵占罪D.挪用资金罪15.(2016年真题)甲、乙二人驾驶摩托车夺取吴某挎包,因车速过快将吴某带倒,致其重伤。甲、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2.00)A.抢夺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16.(2016年真题)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盗窃罪规定的是(
7、)。(分数:2.00)A.在长途汽车上显露匕首后窃取财物的,属于携带凶器盗窃 B.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所穿衣服口袋内财物的,属于扒窃C.一年之内在公共场所扒窃两次的,属于多次盗窃D.进入宾馆客房窃取财物的,属于人户盗窃17.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到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活期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见。下班后,甲去银行取走该存折中的 6 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侵占罪B.盗窃罪C.诈骗罪D.金融凭证诈骗罪18.甲见候车室的椅子上坐着一女子和一男子,他们面前放着一手提箱,男子在睡
8、觉,女子在看报。甲以为手提箱是该男子的,遂提一只相同的手提箱走上前去,将手提箱互换,被女子发现。手提箱实际上是该女子的,她一直在紧盯着这只箱子。箱内财物计入民币 4 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侵占罪19.甲在某证券交易大厅偷窥获得在该营业部开户的乙的资金账号及交易密码后,通过电话委托方式在乙的资金账号上高吃低抛某一股票,同时通过自己在证券交易部的资金账号低吃高抛同一股票,造成乙损失50万元,甲从中获利 30万元。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2.00)A.法无明文规定,不是犯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操纵证券价格罪D.盗窃罪20.甲、乙
9、为劫取财物将丙杀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 2 000余元,甲、乙从丙携带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于是按照名片上的电话给丙的家人打电话,声称丙已被绑架,交钱放人,否则杀死丙。丙的家人立即报警,甲、乙被抓获。对于本案应如何处理?( )(分数:2.00)A.以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B.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C.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D.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21.下列犯罪中,以非法占有目的为构成要件的是( )。(分数:2.00)A.合同诈骗罪B.侵占罪C.挪用资金罪D.挪用公款罪22.下列抢劫行为中可依法适用死刑的有( )
10、。(分数:2.00)A.入户抢劫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C.抢劫金融机构D.抢劫致人死亡23.侵占罪的对象是( )。(分数:2.00)A.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B.遗忘物C.无主物D.埋藏物24.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 )。(分数:2.00)A.盗窃数额不大,但一年之内人户盗窃 3次以上B.盗窃信用卡后又使用,数额较大C.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造成当地断电 6个小时的严重后果D.偷开他人的汽车玩耍,将汽车变卖25.下列犯罪在量刑时应并处罚金的有( )。(分数:2.00)A.盗窃罪B.抢劫罪C.诈骗罪D.敲诈勒索罪26.(2014年真题)甲在长途汽车站窃得他人挎包一个,事后发现包内有现金 2
11、000元、海洛因 200克、手枪一把,遂将海洛因和手枪藏在家中。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B.盗窃枪支罪C.非法持有枪支罪D.非法持有毒品罪27.(2016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的有( )。(分数:2.00)A.甲发现所盗手表是仿制品,将其丢弃B.乙偷开朋友的摩托车,导致车辆丢失C.丙为泄愤,将多辆大货车中的柴油偷偷放掉D.丁到某办公室盗窃时未发现现金,遂砸毁办公室内多台电脑三、法条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28.(2012年真题)我国刑法第 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
12、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请分析: (1)本条中“财物”的外延如何界定? (2)本条中“多次盗窃”应如何理解? (3)本条中“携带凶器盗窃”应如何理解?(分数:2.00)_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9.(2013年真题)某公司会计甲,因欠下赌债,产生了占有单位资金的念头。甲偷配了一把由财务部经理保管的、存放现金的铁皮柜的钥匙。在公司发放工资之日,甲趁财务部无人,用偷配的钥匙打开铁皮柜,取走了工资
13、款 20万元,携款回老家。财务部经理发现工资款不见了,遂向公安机关报案。甲回家后,经家人劝说,返回公司,将 20万元工资款交给董事长并表示歉意。之后,在董事长的陪同下,甲到派出所供述了上述事实,同时反映某宾馆内经常有人聚赌。公安机关根据甲提供的线索,捣毁了设于该宾馆的赌场,缴获赌资 30万元,并抓获数十名涉赌人员。之后,检察机关以贪污罪对甲提起公诉,被告人辩称其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法院判决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以下问题并分别说明理由:(1)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2)甲具有哪些法定量刑情节?(分数:2.00)_30.(2014年真题)一天深夜,甲、乙以问路为名进入铁路道口值
14、班室。甲与值班员丙闲聊以分散其注意力,乙伺机窃取了丙的手机,被丙发现。甲、乙见行为败露,就将丙捆绑在值班室的床架上,并搜走了丙身上的 500元现金。其间,丙朝甲、乙喊叫:“快放开我,火车要来了!”甲、乙不予理睬,径自逃走。因为道口栏杆未及时放下,一列火车在通过该道口时,将一辆面包车撞翻,导致车上 3人重伤,面包车报废。 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 (1)对甲、乙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2)丙是否应负刑事责任?为什么?(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21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甲夜人乙家,盗走现金
15、 1000元,正欲离去,被乙发现。甲为逃走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 )。(分数:2.00)A.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和故意伤害罪D.构成抢劫罪 解析:解析:此为抢劫罪的转化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甲为逃走而将乙打成重伤,属于抢劫致人重伤,系抢劫罪的法定刑加重情节,不单独定故意伤害罪。2.关于盗窃罪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在公共汽车货架上偷走他人大件行李的,不属于扒窃B.扒窃成立盗窃罪的,以携带凶器为前提C.扒窃时无论窃取数额大小,都
16、成立盗窃罪既遂D.入户盗窃成立盗窃罪的,既不要求数额较大,也不要求多次盗窃 解析:解析:刑法第 264条觇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成立盗窃罪。扒窃的对象没有对体积的要求,选项 A表述错误。扒窃并不要求以携带凶器为前提,选项 B表述错误。扒窃不以数额大小为判定标准,但是刑事犯罪之所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本质上一定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了值得用刑罚惩罚的程度,否则不成立盗窃罪。选项 C表述错误。入户盗窃会破坏住宅的安宁,可能对住宅内的人构成威胁。因此,入户盗窃时,没有盗窃数额和盗窃次数的限制,即可成立盗窃罪。选项 D表述正确。3.甲购得警服一套
17、,于是身穿警服,在公路上拦截过往的外地车辆收取罚款,共计 2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招摇撞骗罪B.敲诈勒索罪C.诈骗罪 D.抢劫罪解析:解析:行为人冒充人民警察收取罚款数额巨大,其行为同时触犯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应当择一重罪即按诈骗罪定罪处罚。行为人获取财物的手段是假冒身份,而不是采用抢劫罪之使被害人不知、不能、不敢反抗或者丧失反抗能力的方法,故不能认定为抢劫罪之“冒充军警人员抢劫”。4.甲、乙同乘一列火车。甲以为乙的手提包里有钱财,于是趁乙上厕所之机,拿走了乙的手提包。事实上乙的手提包内没有财物,只有一把手枪。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枪支罪B.
18、盗窃罪 C.侵占罪D.抢夺枪支罪解析:解析:甲意图侵害此客体,实际侵害彼客体,根据客体错误的处断原则,应当按意图侵害的客体构成的犯罪定罪处罚。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甲的行为只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盗窃枪支罪。5.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乘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从其手中抢过提包就跑,甲也随即与乙一同逃跑,当场被群众抓获。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匕首。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 D.诈骗罪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抢夺罪的转化情形。根据刑法第 267条第 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不管行为人是否实际使用或以凶
19、器相威胁,均以抢劫罪论处。行为人只是携带凶器但没有使用,属于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形;携带凶器并使用的,属于典型的抢劫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携带凶器盗窃,行为人未实际使用或以凶器相威胁的,仅构成盗窃罪,不以抢劫罪论处。6.(2011年真题)甲在商场看中一块价值 2万元的手表,便以选购手表为名,要售货员将手表拿来看看。甲在接到售货员递过来的手表后立即逃走。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抢夺罪 B.诈骗罪C.侵占罪D.盗窃罪解析:解析:抢夺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公然夺取,是指当着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持有人的面或者在上述被害人可以立即发现的情况下,乘其不备,公开夺
20、取财物,行为人在夺取财物时并没有使用暴力和以暴力相威胁。审判实践中,抢夺行为一般是乘人不备,突然把财物夺走,但也包括在被害人有所觉察但防卫能力丧失的情况下(如患病、醉酒)把财物夺走的情形。抢夺罪与诈骗罪的最大区分是:在诈骗的情况下,被害人是“自愿”将财物交给行骗人,从表面看售货员也是“自愿”将手表交给行骗人甲,但这种交给不是送给甲,即不是因为受骗而交出财物,故不成立诈骗罪,而成立抢夺罪,A 选项正确。本题中甲的行为显然不是秘密窃取,也不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因此不构成盗窃罪、侵占罪。7.(2012年真题)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刘某一时慌乱,请甲帮助自
21、己。甲让刘某带 10万元现金作“镇邪物”,找法师“消灾”。途中,甲趁帮刘某拿包之机,用书本调换了 10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 B.诈骗罪C.侵占罪D.敲诈勒索罪解析:解析:本题从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让刘某带 10万元现金作“镇邪物”找法师“消灾”的行为看,似乎有诈骗的嫌疑,但刘某并没有将 10万元现金交给甲,而是甲趁帮刘某拿包之机,用书本调换了 10万元现金,这属于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A 选项正确。如果刘某主动将 10万元现金交给甲,则构成诈骗罪。另外,虽然甲采用了恐吓的手段,但主要是以迷信方式,是一种欺骗手段,而非以威胁手段使被害人
22、不得已交付财物,故不构成敲诈勒索罪。8.(2013年真题)甲明知男友乙实施了抢劫商店的行为,但为了掩盖乙的犯罪事实,在法庭审理时,作证说案发时乙在家中。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2.00)A.窝藏罪B.包庇罪C.伪证罪 D.徇私枉法罪解析:解析: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伪证罪与窝藏罪在客观方面容易区分;伪证罪与包庇罪最为相似,二者均具有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都具有作虚
23、假证明的行为,其主要区分是伪证罪是特殊主体而包庇罪是一般主体。本题中甲是证人而不是一般主体,故其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构成伪证罪。C 选项正确,A、B 选项错误。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枉法裁判。本题中甲不构成此罪,D 选项错误。9.(2014年真题)甲路过某饭馆时见万某酩酊大醉,便冒充万某的朋友上前将其扶走,到一偏僻的地方后,将万某随身携带的价值 5 000元的财物全部取走。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 B.诈骗罪C.侵占罪D.抢劫罪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