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8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8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86及答案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 86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并且能创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分数:2.00)A.是错误的,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是正确的,阐明了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C.认为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决定物质D.是正确的,阐明了客观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吕黎先生集,此文集是由作者的祖籍地得名的。B.“六艺经传”,六艺,指古代的六种技艺;经传,指
2、经典及解释经典的著作。C.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二十岁中进土。著有柳河东集。D.杜牧,字牧之,二十六岁中进士。诗歌清丽自然,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之作。3.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一的市场上,一国的商品要实现更多的价值,赚到更多的外汇,一般通过:(分数:2.00)A.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率B.提高本国货币价值以兑换更多的外汇C.减少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分数:2.00)A.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C.揣度 共商国是
3、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D.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5.下面三句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对三个人的描写。请在句后的括号中分别填写出相应人名的序号: 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分数:2.00)A.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B.林黛玉贾迎春薛宝钗C.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D.贾宝玉贾探春林黛玉6.根据语境,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语句是: 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于将军夜猎那从骑杂沓,传叫风生,会踏毁了
4、这平整匀纤的雪地;朵朵火燎和生寒的铁甲,_。(分数:2.00)A.会划破这诗情画意的世界B.会惊起树上栖息的禽鸟C.会缭乱了静冷的月光D.会打搅这晶莹的雪月,空阔的山林7.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B.教师安居工程今年将有三十套住房落成的消息传开后,广大教师弹冠相庆,称赞政府确实为他们办了件大实事。C.老将军回想起年轻的时候,被地主老财逼得铤而走险,参加了红军,拿起武器跟敌人作斗争。D.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参加扶贫的干部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使大家进一步明确政策,做到胸有
5、成竹。8.下列句子中,没有因词序不当而产生歧义的一句是:(分数:2.00)A.三个学校的领导研究这件事。B.最早的中国人自办的报纸昭文新报,1873 年在汉口出版。C.刘雄是来自中国农村的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第一块金牌的得主。D.凡大学本科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健康,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者,均可报名。9.根据历史的记载,人们发现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洪水发生是每隔 1011 年有一次大的周期,每隔 22年、110年左右有更大的洪水周期,这说明:(分数:2.00)A.河流的洪涝灾害和植被的破坏有直接关系B.河流的洪涝灾害和太阳活动周期呈正相关关系C.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改道D.中原地区的战乱与
6、洪涝灾害有关10.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C.信风和西风都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温暖而湿润D.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冬季北移,夏季南移11.选出字形、注音、字义全对的一组:(分数:2.00)A.万籁(l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 明眸善睐(l看 赏赉(l钱 倩(qi 影美丽B.隽(j 秀同“俊” 长歌当(dn 哭当作 喋(di)血血流出来的样子 愤懑(ma抑郁烦闷C.玷(di 污使有污点 平畴(ch田地 引擎(qn往上托 沁(q 人心脾渗入D.谛(引)听仔细 回溯(s)往上推求或回想 馨(xi散布
7、很远的香气 好高骛(w)远追求12.商品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它不管个别生产者如何生产,在市场上出卖时,只能是同样的商品基本上卖同样的价钱。这主要是因为:(分数:2.00)A.同样的商品具有相同的价值和使用价值B.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的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量是一样的D.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13.下面诗句如按写作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
8、路。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分数:2.00)A.B.C.D.14.李白成农民军 1644年初建政权,其同号为:(分数:2.00)A.大西B.大顺C.大齐D.张楚15.在我国,既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公民同违法侵权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法律武器是:(分数:2.00)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B.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D.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二、B填空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6.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今人常用来表达
9、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分数:2.00)A.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B.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17.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分数:2.00)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B.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C.认识来源于有准备的头脑D.在认识过程中机遇具有重要作用18.公民购买债券、银行储蓄、参加商业保险的共同点是_。(分数:2.00)A.都以获利为主要目的B.都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C.个人投资,利国利己D.都是风险投资行为19.19世纪中
10、期,日本是一个落后的_国家,_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分数:2.00)A.君主立宪 德川幕府B.封建 明治维新C.共和制 伊藤博文D.军阀割据 藩阀政治20.滥伐森林,必然破坏自然界的_,滥垦草原会造成土地_。(分数:2.00)A.生态平衡 沙漠化B.食物链平衡 沙漠化C.生态平衡 干涸和退化D.食物链平衡 干涸和退化21.内生矿床一般由_活动形成,外生矿床一般由_作用形成,变质矿床是由_作用形成的。(分数:2.00)A.地幔 地壳 张裂B.岩浆 地壳 张裂C.岩浆 沉积 变质D.地幔 地壳 变质22._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 12个国家的代表,在_集会,签订了_,建立了北大
11、西洋公约组织。(分数:2.00)A.1949 华盛顿 北大西洋公约B.1949 布鲁塞尔 北大西洋公约C.1952 巴黎 北大西洋公约D.1949 伦敦 北大西洋公约23.阿 Q的_使他常常陷入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满足状态,多年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阿 Q主义。(分数:2.00)A.精神胜利法B.心理战胜法C.要革命精神D.剪辫子精神24.病菌能使身体衰弱的人致病,而对体魄健壮的人却无可奈何;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可以使意志薄弱者迷失方向,失去人格,而对意志坚强的人却无能为力。这说明_。(分数:2.00)A.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是无足轻重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B.外因对事物的变化
12、发展,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C.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2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主要原因是_。(分数:2.00)A.任何一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生存B.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C.各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D.国际交往频繁,国际之间竞争激烈26.地壳厚度的_和硅铝层的_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数:2.00)A.均匀 连续B.不均 不连续C.均匀 放射式D.不均 连续27.宋代词人_雨霖铃中的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更常被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
13、、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分数:2.00)A.苏东坡B.秦观C.李清照D.柳永28._是近代绘画的奠基者,_是他的名作。(分数:2.00)A.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B.米开朗基罗 最后的审判C.莫奈 印象,日出D.乔托 哀悼基督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_。(分数:2.00)A.冼星海B.聂耳C.贺绿汀D.黎锦晖30.莎士比亚名剧_描写了丹麦王子对谋杀他父亲、骗娶他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分数:2.00)A.第十二夜B.李尔王C.奥赛罗D.哈姆雷特三、B阅读理解/B(总题数:5,分数:40.00)B阅读下文,回答问题。/BB杂言/B关于著作的作品遭人毁骂,我们常
14、能置之不理,说人家误解了我们或根本不了解我们;作品有人赞美,我们无不欣然引为知音。但是赞美很可能跟毁骂一样的盲目,而且往往对作家的心理更坏,因为赞美是无形中的贿赂,没有白受的道理,我们要保持这不该受的赞美,要常博得这些人的虽不中肯而颇中听的赞美,便不知不觉中迁就迎合,逐渐损失了思想和创作的主动权。有自尊心的人应当对不虞之誉跟求全之毁同样不屑理会不过人的虚荣心总胜于他的骄傲。在斯宾诺沙(Spinoza)的哲学里“心”跟“物”是分得清清楚楚的;他给“物”的定义是:只有面积体积而绝无思想。许多言之有物的伟大读物都证明了这个定义的正确。任何大作家的作品,绝不能每一部都好,总有优劣不齐。这当然是句老生常
15、谈,但好像一切老生常谈无人把它挂在心上。我们为某一部作品写得好因而爱好他的作品,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爱上了作者以后,我们每每对它起了偏袒,推爱于他的全部作品,一股脑儿都认为是圣经宝典。催眠得自己丧失了辨别力,甚至不许旁人有选择权。对莎士比亚的 bardolatry就是个例。这可以算“专家”的职业病,仿佛画师的肚子痛和女佣的膝盖肿胀;专门研究某一家作品或某一时期作品的人,常有这种不分皂白的溺爱。专家有从一而终的贞节,死心塌地的忠实,更如卑士麦所谓,崇拜和倾倒的肌肉特别发达,但是他们说不上文艺鉴赏,正像沙龙的女主人爱好的是艺术家,不是艺术,或影剧迷看中了明星,并非对剧艺真有兴趣。“文如其人”这句话靠
16、不住。许多人做起文来尤其是政府或硬性的学术文字一定要装点些文艺辞藻,扭捏出文艺姿态,说不尽的搔首弄姿。他们以为这样才算是“文”。“文如其女人”似乎更确切些;只希望女人千万别像这种文章。(钱钟书观察周刊第四卷第二期一九四八年三月六日)(分数:8.00)(1).文中“他的骄傲”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分数:2.00)A.对作品的自信B.对作品的过高估价C.创作的主动权D.作者的自尊心(2).作者用“画师的肚子痛与女佣的膝盖肿胀”比喻了文艺批评中怎样的一种具体形象:(分数:2.00)A.贬低B.实事求是的评价C.溺爱D.无所适从(3).作者为什么对“不虞之誉”疾恶如仇:(分数:2.00)A.丧失了创造性
17、B.缺乏智慧C.求全责备D.亦步亦趋(4).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作方法分析不恰当的选项是: 本文既批评了“不虞之誉”,也批评了“求全之毁”,论述全面、周详、深刻。 莎士比亚的 bardolatry并不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全文重点在1、3 段;2、4 段可看做“辅助性文字”,或补充证明某一观点,或作延伸,连带批评了相关的某种现象。段间隔行形式与题目内容保持了一致。 无论是作家作品,还是文艺批评,都要讲究良好文风,“文如其女人”“搔首弄姿”,最不可取。 作者提倡:作家要写真实,不媚俗;批评家要讲客观,不溢美。(分数:2.00)A.B.C.D.B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BB读书断想/B钟长江书和太
18、阳一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塞缪尔说过,好书可以引为诤友。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一窗明月的夜晚,远离了纷繁喧嚣的尘世、是是非非的人群,一书在握,热茶一杯,静心读了下去,渐渐便觉茶香满口书香满纸,尽可以刘伶醉酒,放浪形骸开心处开怀大笑,伤心处黯然神伤,激奋处拍案而起仰观苍天,俯察大地,一种腋生双翼的感觉油然而生。精骛八极,思接千载,神游古今,可以大荒无限,咫尺千里,豆芥巨观缩龙成寸。U自由自在晶莹剔透的灵魂啊,分明已化作奔月的嫦娥。/U静很美的冬夜,就着火炉,温一壶酒,读那些又静又美的书:可以是红楼梦,
19、可以是瓦尔登湖、追忆似水年华,可以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可以是周作人的小品,唐弢的书话。当然,日本古代作家的随笔也可以,英国作家包斯威尔的约翰生传也可以,板桥杂记、香艳丛书也没什么不可以。古人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忧愁烦恼袭来时,不妨读唐诗,吟宋词,看艾芜的南行记。如此,春天的风秋天的雨,会渐渐冷却你急躁的情绪;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可慢慢松弛你绷紧的神经。不知不觉中,你悠悠南行,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岭南见客羞遮面的村姑,无一不使你怡然自得,超然物外。此时烦恼何在!忧愁何存!一个生活得丰富圆满的人,是不
20、会没有寂寞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人永远是水,自身永远是鱼。即或能在水里自由地游弋,也不能够溶于水,更不能与水合一。固然有挚友的安慰,情人的蜜语,但是所有的思想与情感,只能被理解,无法被分享。无论一人独处,还是朋友聚会,那一丝半缕的寂寞之感,都会不召自来,你泪流满面,读了又读,身外的一切有如潮水般退去,袒露出一片宁静而安详的心灵的沙滩。世界尽管像大海一样在周围起伏汹涌,你却可以仰观星空,俯察贝石,安之若素,处之泰然。U这是一个孤独的境界,/U也是一个充实的境界。读千赋则善赋。读的书多了,便有了写作的欲望。没有为文造情的浮华,没有少年强说愁的伪善,一切顺其自然,有如小河小溪的水满了,就要向外溢。虽
21、稚嫩但不失清纯,虽浅显而不失率真,我想,这样“言为心声,发而为诗”的文字就有其存在的价值。生活是一本大书,生存是一种哲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智者所为。倘若能不囿于书,进而举一反三,引发出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则是一种生存之上的大境界了。(分数:8.00)(1).联系第二段内容来看,“自由自在晶莹剔透的灵魂啊,分明已化作奔月的嫦娥”,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00)A.读书产生丰富的联想B.读书能够产生智慧C.读书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升华D.读书能够提升知识水平(2).从第四段内容来看,读书可以起到几项作用?(分数:2.00)A.2B.3C.4D.5(3).联系第五段内容来看,“这是一个孤独的境
22、界”指什么:(分数:2.00)A.傲岸不群B.独有的思想与情感C.鹤立鸡群D.思想上的偏执(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作者认为书可以给人精神上的营养,好书可为诤友,好书可以相处一生。 静美的冬夜,火炉温酒,读静美的书,这是读书的乐趣所在。 “他人永远是水,自身永远是鱼”,是说一个人不能离开他人,但又要有自己独有的思想与情感。 作者认为读书多了,就会顺其自然地写出虽稚嫩但不失清纯、虽浅显而不失率真的文字。 作者认为读书而能不囿于书,体会生活而引发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才是人生的高境界、大境界。(分数:2.00)A.B.C.D.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BB建设面向 21世
23、纪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节选)/B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在市场中不断引入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然而他的理论很快便被遗忘了。熊彼特的思想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为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所广泛认同。究其原因,是科技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越来越明显。技术创新在西方国家已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甚至成了新的工业宗教。今天,学者们大都赞同这样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创造、流通和应用的过程。人们对这个过程的理解经历了几个阶段。五六十年代,人们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一个由科技推动的线性过程,创新始于科学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8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