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宏观经济学-1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宏观经济学-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宏观经济学-13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概念题(总题数:4,分数:20.00)1.自动稳定器 (分数:5.00)_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分数:5.00)_3.挤出效应 (分数:5.00)_4.固定规则与相机决定 (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35.00)5.古典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分数:5.00)_6.巴罗-李嘉图等价命题的基本要点。 (分数:5.00)_7.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工资黏性现象。 (分数:5.00)_8.宏观经济学中,近年来在某些长期有争议的领域已达成一些共识,
2、请归纳总结出这些已达成共识的观点(五个方面以上)。 (分数:5.00)_9.在卢卡斯对经济计量政策评估的批判中,预期起什么作用? (分数:5.00)_10.为什么按照理性预期假说,凯恩斯主义稳定性政策将是无效的? (分数:5.00)_11.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是怎样处理预期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是怎样处理预期的? (分数:5.00)_三、计算与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3.00)考虑一个索罗增长模型,生产函数为 F(K,AL)且规模报酬不变,劳动和资本的报酬为其边际产品,即*,*;另外,*,*,请回答以下问题:(分数:11.01)(1).请证明 w=Af(k)-kf(k);(分数:3.67)_
3、(2).请证明净产出等于要素报酬总和,即 wL+rK=F(K,AL)-K;(分数:3.67)_(3).经济增长的一个经验性事实是:资本的报酬率 r 基本不变,同时产出中分配给资本和劳动的比例也基本不变。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索罗经济是否表现出这样的经验性事实?在平衡增长路径上,W 和 r 的增长率是多少?(分数:3.67)_假设一经济中有如下关系:C=100+0.8YdI=50G=200TR=62.5t=0.25其中,C 表示消费,Y d表示个人可支配收入,I 表示投资,G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TR 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 表示税率。(分数:12.00)(1).求均衡收入。(分数:2.00)_(2)
4、.求预算盈余 BS。(分数:2.00)_(3).若投资增加到 I=100,预算盈余有何变化?(分数:2.00)_(4).若充分就业收入 Y * =1200,当投资分别为 50 和 100 时,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BS * 是多少?(分数:2.00)_(5).若投资 I=50,政府购买 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依然为 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多少?(分数:2.00)_(6).用本题为例说明为什么要用 BS * 而不是用 BS 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2.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中国自 2002 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和经济过热主要
5、是投资拉动的(2003 年固定投资增长率为 23.3%,2004 年为 25.8%,2005 年为 27.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2003 年为 2.3,2004 年为3.9,2005 年为 1.9)。因此,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很可能在今后几年出现“拐点”,进入紧缩和萧条,所以政府在治理当前宏观经济过热问题上,不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而应当从投资体制和产业政策方面入手。请用标准的 AD-AS 模型来说明上述观点的理论基础,同时对该种观点进行评价。 (分数:2.00)_1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以人均 GDP 为度量指标,2004 年东部是西部的2.61 倍。
6、请问:这种巨大的地区差距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有何影响?请给出具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后果的分析。 (分数:2.00)_14.对近年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及其经济影响做出评价,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分数:2.00)_15.在凯恩斯主义框架下,试分析增加政府购买(G),增加转移支付(R),减少税收(T)对产出(Y)的影响(请列出必要的数学模型);并就现阶段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评论。 (分数:2.00)_16.什么是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两者有何区别? (分数:2.00)_有一种理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利息率的增函数。(分数:2.00)(1).该理论是怎样得出的?(分数:1.00
7、)_(2).利用新古典综合派的分析框架,设想几种情况,检验该理论。(分数:1.00)_17.评析“凯恩斯革命”。 (分数:2.00)_18.简要概括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 (分数:2.00)_19.简要陈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政策含义。 (分数:2.00)_20.论述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与在他以前的经济学有关理论的主要区别。 (分数:2.00)_21.试述“两个剑桥之争”的内容及其评价。 (分数:2.00)_宏观经济学-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概念题(总题数:4,分数:20.00)1.自动稳定器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自动稳定器又
8、称“内在稳定器”,是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波动,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
9、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政策措施。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
10、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第二,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3.挤出效应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在 IS-LM 模型中,若 LM 曲线不变,向右移动 IS 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
11、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货币主义者认为,当政府增加政府支出而没有增加货
12、币供给时,那么实际上是用政府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总需求不变、生产也不会增长。所以,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增长。4.固定规则与相机决定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固定规则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按一个稳定的增长比率扩大货币供应。以 M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美国货币学派极力提倡稳定规则。货币主义认为,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联系,人们的货币需求与实际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必须和实际经济增长保持一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也应当保持稳定。他们主张用法律形式规定一个货币增长率,防止因为政冶压力而产生过头的政策行为。弗里德曼所建议的稳定规则,有三种选择:
13、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即货币增长率为零;按劳动力的增长率确定货币量的增长率,保持货币工资不变;以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和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也有一些学者对单一规则提出修正:一是制定货币增长率的目标幅度,而非单一数值指标;二是随时测算货币流通速度,据此调整目标值;三是建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实际收入增长率之间的非线性模型,以取得比线性关系更好的效果。 相机决定指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应根据宏观经济活动状态的客观要求和各项政策手段的特点,相机地决定和选择某项或某几项政策的手段。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三种搭配方式:松的财
14、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35.00)5.古典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古典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状态产出 Y f 的垂线,如下图(a)所示;凯恩斯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较为平坦,如下图(b)所示;在极端凯恩斯状态下,总供给曲线变成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水平线,如下图(c)所示。 6.巴罗-李嘉图等
15、价命题的基本要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 1976 年詹姆斯布坎南发表的题为巴罗的(论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评论中。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公债不是净财富,政府无论是以税收形式,还是以公债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财政支出无论是通过目前征税还是通过发行公债筹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公债无非是延迟的税收,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眼中,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根据这个定理,政府发行公债并不提高利率,对私人投资不会
16、产生挤出效应,也不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仍然未得到实际经济运行的论证。该定理是以封闭经济和政府活动非生产性为前提条件的。 李嘉图等价定理并不符合真实情况,因为它是在一系列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因此,李嘉图等价原理并不是经济的现实。7.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工资黏性现象。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价格黏性指经济变动中名义价格具有调整缓慢的倾向。新凯恩斯主义认为价格之所以有黏性,原因主要有: (1)市场的不完全,存在垄断竞争。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价格黏性。但实体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只占有很小的部分,非完全竞争是市场的主体。在这种市场上,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宏观经济学 13 答案 解析 DOC
